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芈月传历史背景 秦昭王时代耗尽商鞅的成果

2017-03-16 12:43:55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读《秦本纪》秦昭王一节,如果不做前后左右的对比,你会觉得芈月、秦昭王一朝最是了得。但见杀敌如麻,克城无数,开疆扩土,天下无敌。可是

读《秦本纪》秦昭王一节,如果不做前后左右的对比,你会觉得芈月、秦昭王一朝最是了得。但见杀敌如麻,克城无数,开疆扩土,天下无敌。可是如果你翻翻前后,看看左右,便会惊讶的发现,其克城无数大多是过眼云烟,很多城池很快就丢失了,杀敌如麻至少有两起是白起谎报战功。而这期间,纵向比较,秦惠王在位24年,便兼并了巴国、蜀国,义渠国。横向比较,赵国吞并了中山国,齐国吞并了鲁国、宋国,楚国灭了吴国、越国,魏国叫卫国俯首称臣。就连韩国也吞并了郑国,瓜分了西周天子的36座城池中的绝大部分。只有秦国,芈月秦昭王加起来在位56年,却只占领了南阳郡和半个南郡。打仗是要吃粮花钱死人的。“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芈月、秦昭王一朝,败光了商鞅变法积攒下来的家底。一对败家子而已。

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七年,拔新城。”可是新城很快就丢了。何以见得?往下看,“十三年,左更白起攻新城。”为什么又去攻新城?丢了嘛。而且从字面上看,白起这次是打了败仗,没能攻克新城。

再比如,四十八年,“司马靳北定太原,尽有韩上党。”可是很快,秦军攻邯郸不得,遭赵魏联军反击而大溃,河东郡守王稽弃地逃走,秦副将郑安平率两万秦军降敌,上党、太原皆丢失。何以见得上党、太原丢失了?顺着《秦本纪》往下看,秦庄王“二年,使蒙骜攻赵定太原。”秦庄王三年“王龁攻上党。”

再看惊人的杀敌。《秦本纪》说伊阙之战,白起刚刚在十三年攻新城不克,转脸便在十四年,“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可是对比《世家》我们才知道,赵魏联军总兵力一共才24万,难道白起一仗将敌人一个不剩全部杀死啦?若真如此,却为什么没有占领争夺的要津伊阙呢?《魏世家》的记载是:“秦将白起败我军伊阙二十四万。”谁的记载合理?我看应该是《魏世家》的记载合理。秦军只是击败了24万韩魏联军,并没有将其全部消灭,更没有夺取争夺的要津伊阙。后来诸侯联军又畅通无阻地出伊阙击秦,便是明证。

至于长平之战,白起说他将赵军45万全部消灭,则毫无疑问是谎报战功。恰恰相反,后来的战事显示,赵军在长平,除了主将赵括突围时死在乱箭之中,其主力并没有遭到重创,反倒是秦军“死者过半国内空”。

《秦本纪》是“记吃不记打”。只记克城,不记失城。只记战胜杀敌还多有夸大,不记战败被杀被俘。比如三十八年,秦将胡阳深入河内攻赵国的阏与城,被赵奢打得大败,死伤无数,《秦本纪》只轻描淡写三个字“不能取”。再比如蒙骜、王龁攻上党太原,被魏无忌合纵五国打得大败,河内之地复又悉数丢失,《魏公子列传》记载“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秦本纪》却坏事好写道:“魏将无忌率五国兵击秦,秦却于河外。”秦军在黄河以南阻击他们。所以,只有前后对比着看,与《世家》、《列传》以及其他史料参考着看,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制定了军功军爵的制度,一干精明的将军发现,这个制度有个大漏洞。秦昭王好大喜功有点傻,宣太后芈月又沉湎于淫欲只精通宫斗,于是这帮人就偷奸耍滑,四面开花到处攻城略地,最远打到齐国。打下城池就回来找太后秦王领赏,守不守得住无所谓,丢了更好再去打,又骗一封赏赐,何乐不为?于是芈月、秦昭王一朝便上演了一出战国时期最可笑又最可悲的闹剧,56年间秦军18次渡黄河在河内攻城略地,结果到秦昭王死时,河内城池悉数丢失,几乎一无所获。哦,不对,也不能这么绝对。五十三年,秦昭王派将军摎又偷偷渡过黄河,在黄河岸边原本早已是秦国河东郡的地界中,攻取了吴城,并作为了不起的战功记录在史册中:“使摎伐魏,取吴城”。

很快,秦昭王死后,秦国衰落的恶果开始逐渐显现。几年后,秦庄王三年,被魏无忌打到家门前,函谷关吃紧。秦始皇六年,更是叫赵魏锐师打到蕞邑,此地离咸阳只有30公里,就是后来项羽亡秦之后驻军的戏水鸿门。这是自商鞅变法秦国强大之后120年间不曾有过的惊险,罪魁祸首就是太后芈月,和她的傻儿子秦昭王。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