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亡国之谜 史上最“富强”的宋朝为什么会灭亡
北宋王朝经历了一百六十余年的发展,不管从人口、疆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诸方面都可谓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尤其是其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在中国历史上也可算一个巅峰时期。然而,东北地区刚刚崛起的金国,只用了一年时间,就用铁骑摧毁了这个庞然大物,其原因何在呢?
北宋王朝经历了一百四十年的稳定发展,到宋徽宗即位,或可说进入了一个“太平极盛之世”。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叙写,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描绘,我们都可看到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荣景象。从人口方面说,宋徽宗初年,户数已超过两千万,一些学者估计人口已过一亿,在农业社会中,人口是衡量国家强弱的主要尺度,而一亿人口,还有近百万的兵力,这在当时的世界上,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大国。从疆域方面看,自崇宁以来,随着对西夏战争的节节胜利,“斥大土宇,靡有宁岁”,直到宣和元年(1119),宋军在统安城战败,方被迫与西夏休兵。后又攻辽,从金军手中讨得燕云诸州,增置燕山府及云中府路。宋徽宗对这时国家的富盛,也颇自鸣得意,时时粉刷太平,好大喜功。词臣奉命进诗:“四海熙熙万物和,太平廊庙只赓歌。”
然而就是这个看上去庞然富强的宋王朝,这个拥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宋帝国,在与东北刚刚崛起的小国——金国的较量中,仅一年多的时间,这座外观金碧辉煌的大厦竟然轰然倒塌,京城陷落,二帝及大批人员被掳,万民涂炭,其怵目惊心的惨状,实在惨不忍述。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貌似富强的帝国会如此不堪一击?为什么这个上亿人口的宋王朝会如此迅速地被金兵的铁骑所摧毁?尤其是这摧毁仅仅用了两国军队交锋后的一年时间,这到底是金兵有这么大威力,还是宋王朝自取辱败呢?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北宋最后的两个皇帝,及其周围人们在北宋王朝最后的日子里的各色精彩表演,或能对这个问题有所领悟。
宋徽宗是历代帝王中屈指可数的天才艺术家,他在音乐、绘画、书法、棋艺、诗词等方面确有不俗的才华,如在书法上独创瘦金体,他的花鸟画精致逼真,他懂音乐,词也填得不错。然而处置军国大事的昏聩,生活奢侈腐化的程度,手下奸臣贪官的数量,也都和历代昏君有一拼。他指挥着规模空前的宫殿、后苑等的建造,穷侈极丽,设立造作局、应奉局,开运“花石纲”,挥霍民脂民膏,用之如泥沙而不惜。他酷嗜女色,五、七日必御一处女,即授名号或进阶,退位时出宫女六千余人,总数盖以万计。甚至还不满足,专设行幸局,毫无顾忌地微行于妓馆酒肆,追声逐色,寻花问柳。其纵情于声色狗马,竭天下以自奉,浩大的宫廷开支,完全由人民的血汗在供养。
同时,宋徽宗口头上也自诩“永惟继志之重,深念守文之艰”。很快沿袭哲宗“绍述”神宗的变法方针,进一步惩罚反变法派,采取了财政、教育诸方面的新政,如继续方田均税,重视农田水利,进行盐法、茶法改革,奖励开发矿业,有学校科举改革,加重赋税,崇奉道教等。其一系列新政呈现着复杂的情况,不能说其中没有合理的有积极意大的成分,但大多是搜刮民脂民膏的内容。而崇奉道教就更是荒唐可笑,自封“教生道君皇帝”,一大批自吹道术高明的道士被徽宗尊为上宾,玩着自欺欺人的把戏。
宋徽宗周围的一帮宠臣,人们号称“六贼”:有宰臣蔡京、王黼、朱勔和宦官童贯、梁师成、李彦。人称蔡京为公相,童贯为媪相,梁师成为隐相。其实,当时的奸佞决不止上述六人,再加宦官杨戬、兰从熙、谭稹等,官员李邦彦、高俅、蔡京诸子蔡攸等及孟昌龄、孟扬、孟揆父子等,这些人窃据要津,援引亲故,广结党羽。如蔡京之子六人、孙四人同时为执政、从官,其他奸臣同样效仿,一时乳臭童稚,目不知书而官已列禁从者比比皆是。于是招权纳贿,货赂公行,尤其是对民众的各色残酷掠夺,有关史料俯拾皆是。
不要以为这些奸佞都是草包,其中一些人也是才子。如蔡京就是大书法家,进士及第,文章也写得漂亮,首倡“丰亨豫大”之说,鼓吹太平盛世,徽宗朝曾四度为相,长达十七年之久。其弟蔡汴与京同年进士及第,王安石招为女婿而从安石学,官中书舍人兼国史修撰时,“文饰奸伪,尽改所修实录、正史”,二任宰执之官。蔡京诸子也颇有文采,如蔡絛著有《国史后补》、《北征纪实》、《西清诗话》、《铁围山丛谈》等。王黼《宋史》本传称其“为人美风姿,目睛如金,有口辩,才疏隽而寡学术,然多智善俟佞。”
尽管官场上一片乌烟瘴气,宋徽宗仍在标榜要惩治腐败,针对官员的受赇作弊,朝廷也处分了一批官员。如河北路转运副使李昌孺、河北监司贺希仲、滁州知州唐恪、提点江东路铸钱王阐等官员,都因贪墨而遭贬黜、然而,其体制中没有多少权力制衡机制,尤其是对最高当局,基本上没有监督能力。从而其体制腐败的根子就在皇帝本人,他其实就是最大的受贿者,其周围一大批高级贪污犯更备受皇帝的青睐,恩赏有加。
面对隐伏危机的表面盛世,也有一些正直的官员和太学生,起而痛陈时弊。如官员李纲上疏,被贬谪某县税务。太学生朱梦说屡次上书,被贬官池州。太学生雍孝闻力诋蔡京家族,被流放而死于海南。甚至有人上奏历数蔡京、童贯诸奸臣之罪,“中外大骇”,而宋徽宗却对此类忠言完全置若罔闻。
燕人马植由童贯荐引,献联金灭辽之策,宣和二年(1120)入金谈判,缔海上之盟。宣和四年(1122),金人约宋攻辽。在长期作战中,陕西军成为宋军精锐,然而在童贯率领下两次进攻辽都燕京,都被打得一败涂地。金军乘势拿下燕京,这时也看清了大宋王朝外强中干的实质。金军在向宋横敲一笔军费后,将古城洗劫一空,留下几座残破不堪的空城给宋。而宋朝君臣却还在自我陶醉,为收复燕云诸州,“功臣”们一一加官晋爵,徽宗还命人撰写《复燕云碑》来歌功颂德,似乎太祖、太宗未竟的事业,真的由他来完成了。所以,在金兵进攻之前,大宋王朝始终给人们一个盛世富强的印象。宣和七年(1125)十月,金太宗下诏伐宋,兵分两路:一路攻太原,一路攻燕京,然后会师开封。领枢密院事童贯在河东听到金军南侵的情报,竟以赴京汇报为名丢下军队,逃之夭夭。十二月,燕京宋军投降,不过金兵在山西太原、河北保州一带还是遭到宋军的殊死抵抗。此时,徽宗才感到事态的严重,被迫下诏罪己,承认种种弊政,并于二十三日匆忙传位于钦宗,不负责任地把一副烂摊子撂给儿子。应该说此次金军初攻南方,宋军尚有抵抗能力,而徽宗却己吓得仓皇南逃,蔡攸、童贯、高俅等也随同而去。
靖康元年(1126)年初,宋钦宗见父王南逃,也想逃往陕西,在李纲的一再苦谏下,这才打消去意。命李纲为尚书右丞、亲征行营使,负责东京防务。金军打到东京城下,宋军防守严密,金兵死伤累累而不能得手,只得遣使入城议和。钦宗求之不得,在宰相李邦彦的力主下,答应割地赔款的苛刻条件,派兄弟亲王为人质赴金营,并派官员向民间勒索准备和议的金银。后各地勤王兵陆续抵京,名将种师道也率军到来,其将姚平仲立功心切,说动钦宗偷劫金营,李纲也不反对。然而劫营失败,姚弃军亡命。金军向钦宗追究责任,钦宗恐金症再次发作,罢免了李纲和种师道,遣使谢罪,准备交割北方三镇。可见,钦宗面对险恶的局势毫无应对能力,只是来回摇摆于投降和冒险之间。
消息传出,群情激愤。二月五日,太学生陈东率千余学生伏阙上书,军民不期而至者数万,要求罢免议和奸臣,复用李纲、种师道,反对割地乞和。群众把登闻鼓抬到东华门外,擂得震天价响,并围攻和诟骂主和奸臣李邦彦等。开封府派兵围住学生,指责学生胁迫中央。学生反驳道:“以忠义要求朝廷,不比你们以奸邪要挟天子强吗!”陈东挺身于斧钺之间,凛然无惧。钦宗自知大义有亏,众怒难犯,只得宣布李纲、种师道复职,并让李纲出面安抚学生,这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金帅得知宋廷主战派占了上风,外围勤王兵又在不断增加,自己久攻开封不下,怕处于不利境地,在得到钦宗同意割让三镇的诏书,并带着勒索来的金银,引兵北去。开封被围近四十天,到二月中旬终于解围。
四月三日,徽宗一干人悠然自得地返回京城,似乎只是做了一次江南旅行。这时要求惩办众奸臣的呼声弥漫于朝野,去年年底,陈东就率数百名太学生伏阙上书,要求朝廷严惩“六贼”,钦宗于是将“六贼”流放和赐死。然而其以为危机已过,把名将种师道罢职赋闲,后在其他官员的要求下,才让种师道出为河东河北宣抚使。师道建议集中兵力扼守黄河以北军事要塞,阻遏金军的再次南侵,朝廷置之不理。
六月,钦宗将李纲排挤出朝,去太原指挥军事。由于前线武将直接听命于皇帝,李纲指挥不动,只得提出辞职。钦宗居然以“专主战议,丧师费财”之罪名,将李纲贬官流放,安置夔州(今重庆奉节)。另一方面,钦宗以为和议可恃,不思备战,且压制抗金舆论。同时,钦宗与徽宗父子之间在权力问题上又勾心斗角,也根本无心备战。
八月,金兵再分两路南下。九月攻克太原,十月攻陷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十一月,金兵安然渡过黄河,并遣使到东京,提出两国割河为界。钦宗满口答应,还急派官员前往交割。闰十一月初,两路金兵会师东京,开始大规模攻城。钦宗这才想起已被流放的李纲,驿召他进京主持防务(然而李纲还在途中,东京就已陷落了)。这时开封还有禁军、勤王兵与民兵近二十万,如合理调配,至少可抵挡一段时间。而钦宗偏偏相信道士郭京的妖术,所谓只须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即可扫荡金兵。二十五日,郭京驱兵迎敌,谁知一触即溃,金兵乘机攻入城门。次日,钦宗遣使金营乞和,金帅提出割地和人质等条件。钦宗又亲往金营为质,献上降表,受尽凌辱,才被放回。
金帅已摸透徽、钦二帝的心理,不立即俘虏他们,而是先让他们下令收缴城内的武器、马匹,剥夺宋人的反抗能力;而后又让他们下令官府为金军搜括民间所有的金银财物和妇女。钦宗回来后,即下令搜括计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帛一千万匹,牲畜七千余匹及妇女一千五百名,弄得城内翻江倒海,搜财抢人,根刷殆遍,民不聊生。靖康二年(1127)正月十日,将钦宗与亲王、大臣等再召到金营囚禁。二月六日,令钦宗跪听金帝诏书,宣布徽、钦二帝废为庶人,另立他人为王。而后下令剥去钦宗帝服,礼部侍郎李若水抱帝大骂,被毒打砍死。次日,徽宗与皇族也押到金营,徽宗哀求能留广南一小郡奉祀祖宗,遭到拒绝。十一日,百官不得已推举张邦昌为帝。三月七日,金帅为张邦昌行册命礼,张一再痛哭,表示不忍叛立,然已身不由己。
四月一日,金军押着大批俘虏和战利品启程北撤,俘虏包括二帝、皇后、妃嫔、太子、亲王、公主、宗室、外戚、宰执和其他官员、伎艺、工匠、娟优等各色人群,共计十余万人。金银、马匹、丝帛、车辂、法物、礼器、文物、图书等战利品,不可胜计。而此时的开封城也已被战火焚毁,形同废墟。昔日繁华、富裕、昌盛的大宋王朝,只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基本被摧毁。它毁于猖撅一时的金兵铁骑,更毁于这两个卑劣低能的皇帝。他们在压迫摧残自己的民众方面,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在抵抗外族的侵暴面前,又显得如此的懦弱无能和卑鄙无耻。当然,那些奸臣也难逃助纣为虐的谴责。那么,何为主要因素呢?
这使我们想到:为什么面对如此卑鄙、昏聩的君主之统治,人民根本就无可奈何?人民几乎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力,只有听从命运的安排:来一个所谓的“好”皇帝,便以为是人民的大救星,感谢帝王恩赐的太平盛世;遇到昏君暴主,也只有痛苦的承受,同时许多人仍在高歌皇恩浩荡。最多只有少数人在作一些无谓的上书痛陈之类的抗争。这就是中国传统君主专制体制的运作特色,这个体制有时也的确能构造起外表相当金碧辉煌的大厦,然而它绝不是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之上,其质地是极其脆弱的。约一百五十年后,蒙古铁骑也只用了年余时间,就从北方誓如破竹般地南下,攻克南宋都城临安,皇帝与后宫、众臣数千人被俘北迁,靖康之难一幕又逼真地重演,元政权很快就取代了宋王朝。通过上述的实例分析,我们领悟到这座大厦突然就会轰然倒塌的主要原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