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清朝贸易故意亏本用1.5两白银买1斤葡萄

2017-03-15 14:57:20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熬茶”,是信仰藏传佛教的信徒到寺院礼佛、布施的一种俗称。西藏的各个寺庙素有饭前熬一锅酥油茶,于开饭时饮用之习俗。所以凡到寺院礼佛

“熬茶”,是信仰藏传佛教的信徒到寺院礼佛、布施的一种俗称。西藏的各个寺庙素有饭前熬一锅酥油茶,于开饭时饮用之习俗。所以凡到寺院礼佛的人,都得先熬茶、并在僧众喝茶时布施。因为西藏青菜稀少,尤其牧区群众以奶食、肉食为主,所以就养成了喝茶的习惯,需要用茶去除体内的油垢。在寺院的熬茶活动,熬茶是表相,布施和念经才是这项宗教仪式的实质。

201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译的《清代军机处满文熬茶档》,这批档案不仅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对蒙古准噶尔入藏熬茶的态度,也反映出蒙藏民族彼此的认识和关系。2007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博士毕业的吕文利早在其翻译出版前就已经接触到这批珍贵的文献,近六年来,他主要根据这批档案,针对乾隆初年准噶尔部三次入藏熬茶事件,陆续发表多篇研究论文,还曾引发日本同行的关注。

乾隆初年,清朝、蒙古和西藏之间的关系如何?蒙古准噶尔部为何要三次入藏熬茶?他们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在与准噶尔人的贸易中,清朝为何要“赔本赚吆喝”?清朝如何最终平定准噶尔?围绕上述问题,澎湃新闻对吕文利进行了专访。

吕文利,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研究员,师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成崇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边疆史地和边疆理论。今年年初,他刚刚出版了新书《丝路记忆》,此书是由他在《环球人物》杂志开设的“一带一路”历史人物专栏文章的基础上结集而成。此外,他关于蒙古准噶尔部入藏熬茶事件的研究专著也将在今年面世。

澎湃新闻:清军入关前,蒙古和西藏的关系如何?

吕文利:15、16世纪时,存在各种势力竞争,东北有满洲崛起,北方有蒙古各个集团和部落,当时的蒙古并不是铁板一块,西藏也非常混乱,教派林立,也有很多地方势力,各教派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与地方势力联合,在斗争中,格鲁派及其所依靠的势力渐处于下风。

宗喀巴在15世纪初创立了格鲁派。格鲁派主要得到了帕竹政权及其属下贵族的支持,在前藏地区很快建成了甘丹寺(1409)、哲蚌寺(1416)和色拉寺(1418)三座大寺,并于1437年在昌都建立了强巴林寺,于1447年在后藏桑珠孜修建札什伦布寺,势力渗透到藏东及后藏地区。格鲁派势力的兴起引起了其它教派的猜疑和排斥,尤其是噶玛噶举派及其支持者仁蚌家族的排斥,因此它就想要对外寻求其他势力的支持,最后就选择了蒙古势力。

东蒙古的俺答汗虽然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后裔,但是正统大汗的地位被宗主部察哈尔大汗占据,随着俺答汗势力的增长,他越来越不满足于自己的状态。尤其是正统大汗博迪汗去世之后,其子打来孙汗即位,按辈分,他是俺答汗的侄子,俺答汗更加桀骜不驯。

但俺答汗光觉得自己牛不行,蒙古人对黄金家族以及宗主部的正统观念根深蒂固,俺答汗想要代替宗主大汗,必须在意识形态上下一番功夫。于是他尝试了各种办法,如请求明朝封他为顺义王,他想据此号令蒙古诸部,但由于这个封号是明朝封的,在蒙古诸部没什么号召力。俺答汗还尝试了诸多宗教,最初他笃信萨满教,但萨满教实际上强化了正统大汗的地位,而且有殉葬等陋习,不适于俺答汗的要求;他还尝试过白莲教,赵全等白莲教首领从中原逃入蒙古地区后,得到了俺答汗的重视,但是由于白莲教“喝城”破墙术不灵,被蒙古人看破,重要的是白莲教没有办法与游牧经济相结合,最后也被俺答汗放弃。而汉人的儒家文化早已被实践证明不适用于蒙古地区,伊斯兰教此时还没有影响到东蒙古地区。

1571年,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阿兴喇嘛来到土默特向俺答汗传教,他巧妙地利用了转世轮回的教义,说俺答汗是忽必烈的转世,这正中俺答汗下怀,如果以忽必烈的转世为号召,则不但可以破除察哈尔的正统大汗地位,而且可以成就自己的霸业。1578年他和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在青海的仰华寺会面。这次会面成为蒙藏历史上——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现在被学术界低估了,其实它的意义非常重大,从此以后藏传佛教继蒙元时期之后再次传入蒙古地区,像春风一样几乎吹遍了蒙古草原的每个角落。

在这次会面上,索南嘉措赠送给俺答汗“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的称号,“咱克喇瓦尔第”就是“转轮王”,“彻辰汗”的称号忽必烈曾经用过,是“聪明睿智”的意思,所以这个称号是从佛教和蒙古传统里来的。“转轮王”是佛教认为世俗间最高的统治者,隋唐时很多皇帝都称自己为“转轮王”,武则天就称自己“金轮圣神皇帝”,这是佛教传进来后一种特殊的政治修辞。

“转轮王”的称号被赠送给俺答汗之后,他在蒙古的势力就越发强大了,四世达赖喇嘛从其家族中产生,就是他实力强大的反映。但是因为佛教转世的观念,“转轮王”的称号既可以送给他,也可以送给别人,于是喀尔喀部的阿巴岱汗等人也要自称“转轮王”。

正是因为蒙古诸部都信仰了藏传佛教,大家都想当转轮法王,而且这其中又有西藏各种派别和势力的竞争。这时,恰好西蒙古(即卫拉特诸部)也想对外发展,于是和硕特部的固始汗就向青海进兵,打败了当时盘踞在青海的却图汗(即喀尔喀部朝克图台吉,也称为绰克图台吉。他信仰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即红教〕,所以与格鲁派为敌,因林丹汗以战争的形式统一诸部,造成察哈尔等部很多蒙古人纷纷逃往漠北喀尔喀部,造成了喀尔喀部各势力为争夺逃民而内战,朝克图台吉在战争中失败,于1634年逃往青海,后称“却图汗”〔即绰克图汗〕。)以及白利土司,并在1642年占据西藏,成为青藏高原的霸主。

1642是什么样的年份?两年之后清军就入关了。这个时候明朝正在北边和满蒙联盟打仗,西蒙古就进了西藏,由此达赖喇嘛与和硕特部建立起蒙藏联合政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

澎湃新闻:蒙古准噶尔部后来逐渐崛起之后,面临的形势是什么?

吕文利:盘踞在今天新疆的蒙古准噶尔部在噶尔丹统治时统一了天山南北。噶尔丹一直对西藏抱有强烈的关注,他曾经在西藏学了十年的佛法,是温萨活佛的转世。所以对喀尔喀部发动战争也是以宗教为借口。

噶尔丹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枭雄,他有几步策略:首先是把天山南北统一,然后往东占据外蒙古,以此为踏板,进入中原地区。但不幸的是,他碰到的对手是康熙皇帝,针尖对了麦芒,尤其是准噶尔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无法与蒸蒸日上的清朝相比。康熙皇帝很有策略,他看到准噶尔侵扰喀尔喀部,面对喀尔喀部领袖的求援却按兵不动,说等你归附我了才出兵,于是1688年9月,喀尔喀部土谢图汗、哲布尊丹巴率属民向清朝正式提出归降。所以才会有1691年的多伦诺尔会盟。

多伦诺尔会盟标志外蒙古喀尔喀部归附清朝,清朝也顺势完成了对外蒙古的统一,这时准噶尔的兵锋就不可避免地与清朝相遇了。经过了几次大仗,尤其是昭莫多之战后,准噶尔实力大损,1697年,噶尔丹去世。

随后是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统治准噶尔,大体在前20年与清朝基本上算是保持了和平,1717年,准噶尔势力侵入西藏,打败了蒙古和硕特部的藏王拉藏汗,促使清政府驱准保藏策略的实施。到策妄阿拉布坦的儿子噶尔丹策零当首领时,也是和雍正皇帝打了5年的仗,双方都觉得吞并不了对方,尤其清朝仅仅在雍正八、九、十年派出的西路军所耗费的军费就为500余万两白银,清朝觉得不行了,恰好准噶尔也需要休养生息,于是双方开始谈判。

到了乾隆四年,谈判成功,他们谈的是准噶尔和喀尔喀部游牧场的分界线,因为当时喀尔喀部已经被清朝纳入自己的版图了,所以是清朝和准噶尔的谈判。当时清朝已有和沙俄签订条约的经验,尤其雍正皇帝想以和沙俄签订条约的办法来和准噶尔签订条约,其实他们已经受到近代条约观念的训练,但根据日本学者涉谷浩一的研究,最后的边界并不像雍正皇帝期望的那样明晰,两家只是划定了游牧的范围和牧场的边界,草草了事。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