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朱元璋最惧怕的渔夫 为什么会被射杀江中?
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沔阳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
1351年,徐寿辉起兵,建立天完政权,友谅投效其将领倪文俊麾下。1357年九月袭杀反徐寿辉的倪文俊,自称勤王,自称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诸路,连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
1359年,杀天完将领赵普胜,挟徐寿辉,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为汉王。次年,攻陷鸠州,杀徐寿辉,随即登基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
1363年,陈友谅率六十万水军进攻朱元璋,但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也在突围时中流箭而死。
如论反秦战功,项羽大于刘邦;论反元功绩,陈友谅也大于朱元璋。功大者未必事成,反秦反元反清抗倭,自古皆然。
陈友谅为了推翻蒙古人的统治,恢复汉室天下,组织了轰轰烈烈的红巾军起义,直至建立大汉王朝,尽管最终失败,其历史功绩不容抹杀。
对于陈友谅来说,失败是不能承受的,因为在与朱元璋在鄱阳湖交战之前,他一直都是成功者。对于陈友谅的悲剧,不得不仰天长叹「既生谅,何生璋」。
群雄逐鹿,诸侯相战,各路兴师之军也互相吞并,最后剩下三支势均力敌的主要部队:
一支是以陈友谅为首的队伍,占据着以武昌为中心的湖广、江西等广大区域,国号大汉;
一支是以朱元璋为首的部队,占据着以集庆(今南京)为中心的江苏、安徽一带的广大地域,国号西吴;
另一支是以平江(今江苏苏州)为统治中心、以张士诚为首的队伍,自称吴王。
这三支队伍为了争夺天下,在长江中下游多次进行过交战。朱元璋采取了一套「先南后北,先西后东」的战略方针,即先扫清自己身边的敌人,再去对付元军;
而对付身边之敌的先后顺序则是,先攻打西面强大的陈友谅部,再去征讨东面的张士诚部和方国珍部。
陈友谅则一方面继续反元斗争,一方面把重点放在与朱元璋争夺南中国地区,并以沔阳为中心,在汉水流域建立起强大的水师舰队,逐渐控制了武昌周边的长江水域和九江周围的鄱阳湖水域。张士诚则乘朱元璋与陈友谅争战的机会,不断扩张割据势力,北至徐州、南至绍兴。
1360年,眼见时机成熟的陈友谅亲率他苦心经营的内陆水军,用奇袭冲破了朱元璋的长江太平防线。
兵临集庆(今南京)城下,企图一举摧毁朱元璋的势力,不料中了埋伏,受到四面夹击,又因为潮落百艘巨舰搁浅,损失惨重,死者无数。陈友谅只得坐小船逃往江北,经陆路由黄州到了邾城。
后来,陈友谅在邾城整顿人马后,在举水与朱元璋部争战,夺得长江入口,退守到武昌大本营。陈友谅那些被俘的天完旧属部将相继倒戈投降。元璋出乎意料的接连胜利使他能吞并陈在江西的地盘,并收编了他余下的人马,势力大增。
陈友谅回到武昌后整顿兵马,又倾全国之力建造大舰,重组水师舰队。1363年,陈友谅又亲率号称60万人马的水陆两军乘艨艟巨舰再度东征,围困了重镇洪都(南昌)85天,久攻不下,朱元璋亲率20万军队前来解围。
陈友谅见机撤围,操转船头迎战朱元璋,于是两军屯兵数十万人遭遇于鄱阳湖上,欲进行一场生死大决战。
经过鄱阳湖水战,陈友谅势穷力竭,进退失据,被困在鄂州一带,于是计划进入长江流域守武昌大本营,便亲自指挥剩下的100多艘楼船战舰倾巢出动,向南湖咀突围。
不幸的是,陈友谅的座舰搁浅于九江口,在换乘艨艟小船出舱指挥战斗时被乱飞的流箭射中眼睛和头颅而死,终年四十四岁。陈的部属见主帅阵亡,大势已去,纷纷放弃抵抗,残部则溃散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