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智慧 从《战国策》看如何收服人心
先来看商鞅变法中的一个故事:徙木为信。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
卫(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卫(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金。”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卫(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金(当时也把铜被叫做金,一金代表一斤铜,当时铜的价值很高),以表明他说到做到。接着卫(商)鞅下令变法,新法很快在全国推行。
关于这个故事很有趣的一点就是卫鞅为什么要这样做?显然卫鞅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做法能获得民众的支持。前面分析过卫鞅的变法中民众实际是利益受损方,为什么卫鞅认为民众会支持这部伤害他们利益的新法?当然最后民众也确实支持了。这是由于卫鞅使用的一个策略。
当时卫鞅的变法必然受到秦王的全力支持,但他同时也要面对阻力。那么这些阻力来自何方?其实并不来自于民众,这是由于民众对于变法将会造成的后果一无所知。这也是卫鞅认为民众并不会反对新法的依据所在。接下来只需要略施小计,获得民众的拥护,再加上秦王的支持;那么任何的阻力都无法阻挡新法的推行。
无论是飞禽还是走兽,只要运用正确的诱饵,都可以将其捕获。人其实也一样,区别仅仅在于使用的诱饵不同罢了(不要把人想的有多聪明)。在这里卫鞅使用的诱饵就是十金,只需要搬块木头就可以得到十金。这就相当于现在随便走上街头,找个人给他几千块钱只是让他作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这种事情一般情况下只是顺手帮个忙而已,本不会要钱,但当你很大方的给了几千块钱时,对方反而会警惕起来。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人面对诱惑第一反应一定是判别是否安全,因为这本身就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对此卫鞅的办法就是加大诱惑,提到了五十金,这就相当于几千不肯那我就给你几万块钱。随着诱惑的加大对利益的渴望最终战胜了对危险的恐惧,有人上去搬动了那块木头。当然卫鞅兑现了他的承诺,这个搬木头的人顺利的获得了很大的利益。当一个人获取了巨大的利益,但预期的危险并没有出现时,那么他对这个事件的判断就会出现重大的变化。这就象你把几万块钱很豪爽的给了那个帮了点小忙的人,这之后他必然会对你非常的信任,就算你把他卖了,他都会兴高采烈的帮你点钱。
(图:商鞅)
这个故事中商鞅也确实把所有的民众都卖了。而当商鞅最终遭秦王车裂酷刑时,秦人也只能通过“不怜”来发泄一下而已。
第二则故事:秦惠王谓寒泉子
秦惠王谓寒泉子曰:“苏秦欺寡人,欲以一人之智反覆东山之君,从以欺秦。赵固负其众,故先使苏秦以币帛约乎诸侯,诸侯不可一,犹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之明矣。寡人忿然含怒日久。吾欲使武安子起往喻意焉。”寒泉子曰:“不可。夫攻城堕邑,请使武安子;善我国家,使诸侯,请使客卿张仪。”秦惠王曰:“敬受命。
秦惠王以寒泉子说:“苏秦欺负我们太甚,他企图凭一个人的雄辩之术,来改变山东六国君主的政策,企图连结合纵之盟来抗拒和欺扰秦国。赵国原来就自负兵力雄厚,所以就首先派苏秦用重礼联合诸侯订立合纵盟约。然而,诸侯各怀心思,企图和步调的不可一致性就像把很多鸡绑起来不能栖息在一处,合纵不成,这是很明显的道理。寡人为苏秦的事痛恨已久,因此想派武安君白起去会见崤山以东的各诸侯,让他们明白天下的局势。”
寒泉子说:“不可以这样。攻城掠地,可以派武安君率军前往,然而假如出使诸侯、为我们秦国争取利益,那大王就应该派张仪才行!”秦惠王说:“我完全接受你的意见。”
这一篇探讨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人的预期是如何形成的?寒泉子说的非常的对,本身秦惠王的想法就带有意气用事的成分;其实潜台词就是“这些小国弱国竟然不把我堂堂秦国国君放在眼里,我现在要用个大杀器去震慑一下他们。”寒泉子之所以要阻止秦王的原因就在于,事实上秦国的力量还没有大到战胜这些国家如探囊取物一般的程度。如果真的达到这种程度,寒泉子一定会说:大王使武安子前往也无不可。由于此时秦国的国力还需要加强,因此虽然有心讨伐,但也要将这种想法小心的隐藏起来,以到达迷惑对方的目的。用专业的说法就是要向对方展示出一个虚假的意识形态来。
(图:热播剧《芈月传》中的秦惠王)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武将肯定是不合适的,只有满嘴谎言的政客才是最佳人选。毕竟你用一把刀顶在别人的脖子上,然后说我要与你交朋友,那肯定是打死也不信。但你堆着满脸的假笑说想交个朋友,对方肯定也是满肚子的怀疑;但满肚子的怀疑总比打死也不信要强的多吧。
最后惠王能欣然接受这个建议,也说明他能控制的住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被自己的欲望所控制。这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