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盗掘慈禧陵墓引轰动 为何最终不了了之?
1866年(同治5年),清朝咸丰皇帝的定陵终于完工,将驾崩于5年前的咸丰皇帝安葬。按照清朝的祖制,咸丰皇帝的两位皇后慈禧、慈安的陵墓将在定陵附近选址,建一座皇后陵。
看了承修大臣提出的修建陵墓报告后,慈安倒没有说啥,慈禧太后却怒了。她说:“哪个陵里葬两个太后?这不是明着欺负我们姐妹?”
承修大臣只好打破祖制,提出双妃园寝的样式。
慈禧太后还不满意,问:“我们是两个太妃吗?谁说我们就不配一人建一陵?”
一个太后修建一个陵墓,这显然是再次打破祖制。可是,在只手遮天的慈禧太后面前,谁敢说一个不字?
于是,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各自拥有了一个陵墓。
慈禧太后陵墓于1873年(同治12年)正式动工。6年后,这项庞大的工程终于完工。那时候,已经换了一个皇帝,已到了光绪5年,即1879年。耗银500多万两。
但慈禧太后并不满足,她后来又进行了历时13年的重修工程。重修工程直到慈禧太后死前几天,才宣告完成。
慈禧太后的陵墓里,陪葬了数不胜数的金银珠宝。
据清末大太监李莲英和他侄子所著的《爱月轩笔记》记载:慈禧尸体入棺前,先在棺底铺三层金丝串珠锦褥和一层珍珠,共厚一尺。头部上首为翠荷叶;脚下置粉红碧玺莲花。头戴珍珠凤冠,冠上最大一颗珍珠大如鸡卵,价值一千万两白银。身旁放金、宝石、玉、翠雕佛爷27尊。脚下两边各放翡翠西瓜、甜瓜、白菜,还有宝石制成的桃、李、杏、枣200多枚。身左放玉石莲花,身右放玉雕珊瑚树。另外,玉石骏马八尊,玉石十八罗汉,共计700多件。葬殓完毕,又倒入四升珍珠,宝石2200块填棺……
慈禧太后陵墓自然吸引了无数的盗墓贼。由于其陵墓当初在建造之时,就考虑到防盗的因素,因此不但地宫入口非常隐秘,而且修建得十分坚固。所以,一般的盗墓贼,很难挖掘开慈禧太后的陵墓。
直到民国军阀孙殿英的出现。
这些年,以“盗墓”为题材的小说、影视作品红极一时。大大小小的“摸金校尉”们,大显神通,在一般人不敢近身的坟墓里盗取财物,来去自如。
不过,这些“摸金校尉”们与民国时期的孙殿英比起来,都是渣。
1928年7月,时任国民党第12军军长的孙殿英以“剿匪”为名策划了一起东陵盗案,盗掘了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和乾隆皇帝的裕陵,制造了近代中国最大的一件盗墓案。
在盗墓中,孙殿英动用了军队,使用了炸药,最终打开了地宫入口,让一个巨大的宝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
孙殿英打开定东陵和裕陵的地宫后,获得了数不胜数的珍珠、翡翠、玉石、象牙、雕刻、字画、书签、宝剑等珍贵文物,共装了30辆大车。
孙殿英虽然是秘密进行盗墓,可纸包不住火,很快,孙殿英盗墓的事情就被公之于众。舆论哗然。满清的遗老遗少特别激愤。特别是已经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纠结了一帮人,上告到蒋介石那里,要求严惩孙殿英。
蒋介石表示,一定会依法处理这件事情:“呈文具悉,通饬所属,一体严密缉拿,务获究办,毋稍宽纵。”
然而,孙殿英却不慌不忙。他一边推卸责任,一边从东陵赃物中挑选了一批珍贵的珠宝,送给蒋介石、何应钦、戴笠、宋子文、孔祥熙、宋霭龄、阎锡山等人。
在打开慈禧地宫后,发现了慈禧嘴里含的一颗夜明珠,“分开是两块,合拢就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时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堪称无价之宝。孙殿英为讨好蒋介石,特意将这颗夜明珠委托戴笠送给了宋美龄。
这批珠宝送出去后,孙殿英不但没有遭到惩罚,反而不断加官进禄,提任安徽省主席、暂编第五军军长等职。于是,轰动一时的东陵盗案最终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