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东吴建国路 鲁肃通敌与吴国的弯路

2017-03-13 17:42:20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东吴自孙坚、孙策父子立国之日起,总给人一种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感觉,有时甚至是横冲直撞。但自从鲁肃走进孙权的生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东吴自孙坚、孙策父子立国之日起,总给人一种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感觉,有时甚至是横冲直撞。但自从鲁肃走进孙权的生活,似乎一切都变了,一向勇往无前的吴人安静了下来,他们固守吴楚,再无进展。一个人的影响真有这么大吗?

最大的嫌疑其实就是著名的榻上对,这是一次改变了东吴历史的重大事件,然而东吴这个全新的国家方针的出生背景却迷雾重重。《三国志•;鲁肃传》记载,鲁肃在见孙权之前已经答应刘晔的游说,准备去投靠一个叫做郑宝的倒霉蛋。这个倒霉蛋具体是什么人我们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榻上对完全不适合他。而纵观榻上对,这不是一个可以灵光一现就能够想出来的东西,需要经过反复的思索、研究,而且榻上对的主体只适用于东吴。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非常类似,但诸葛亮在推出隆中对之前,很可能早已经认准了刘备,所以苦心积虑的钻研出隆中对去吸引刘备的眼球。然而鲁肃的情况不同,他本没打算投靠孙权,而且是突然被周瑜拉去见孙权的,供他思考的时间很短,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站在孙权的角度上去分析国际形势,从而推出榻上对的理论呢?

——猜测1:鲁肃入吴前已经是某个势力的人了,榻上对是使孙权不怀疑他这个间谍的诱饵。

——猜测2:鲁肃天生丽质,立马就能得出榻上对的结论。(如果成立,那两个诸葛亮也追不上他。)

——猜测3:投靠郑宝是假的,鲁肃一早就在为东吴考虑,榻上对早在他投靠孙权前就已成型。(如果成立,那么陈寿就造假,因为他白纸黑字写着:“肃答然其计。葬毕还曲阿,欲北行。”但是以陈寿治史的态度来看,这并不太可能。)

这三种猜测,个人认为第一种可能性更大些。猜测2中的鲁肃似乎更像是穿越小说的主人公,要不就是超级计算机成精,否则以普通人力实在难以做到。诸葛亮如此NB的大政治家也没说弄个隆中对就弄个隆中对啊。猜测3也不能成立,上面的括弧中已经说明。

那么假如鲁肃真的在此之前已经为他人效力,这个人会是谁呢?我们再次以结果为导向,从后往前推,很简单,鲁肃为东吴做的所有规划,都是刘备获利最大。

这个阴谋又是如何最终得逞的?把目光放在公元208年的当阳长坂坡。此时刘备已经是丧家之犬,惨不忍睹,乞丐见了他都会落泪。而鲁肃在出发来到这里前对孙权说:“若备与彼(刘表旧部)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就是说如果刘备已经成功和平演变了刘表的旧部,那么东吴会与荆州刘备联合抵抗曹操;如果刘表旧部排斥刘备,两家分裂,那么东吴会采取其他手段“图之”,这个“图之”的意思很有可能就是抢在曹操前趁荆州混乱以武力抢夺,然后抵抗曹操,保全东吴。然而实际情况怎么样呢?这个时候的刘表旧部在蔡家和蒯家的带领下已经投降,很明显他们和刘备不是一条心,按照鲁肃临行前对孙权说的话,他应该立刻掉头回去,然后商量怎么“别图之”。但是鲁肃没有那么做,他来到长坂坡,跟窘迫的刘备进行了一次会谈,其间鲁肃说“为君计,莫若遣腹心使自结於东,崇连和之好,共济世业。”很奇怪,败亡的刘备急需救命稻草,但鲁肃的说词却好像即将要被消灭的不是刘备而是孙权。这里不妨再大胆的猜测一下:鲁肃口中的“腹心”恐怕并非诸葛亮,而是他鲁肃自己。后来刘备到周瑜军中,求见鲁肃一面,《三国志•;先主传》注引《江表传》记载:“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瑜曰:‘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又孔明已俱来,不过三两日到也。’”让人摸不着头脑,周瑜为什么不让刘备见鲁肃?鲁肃又不是为刘备效力,他们有什么不能见的呢?这一出无间道MS被公瑾看出了些许破绽……

在召开如何对待曹操的大会上,鲁肃力排众议,坚决抵抗。但跳出三国看三国,其实此时孙权对刘备的依赖性远不如刘备对孙权的依赖性。刘备背叛过曹操,所以曹操是一定要除去他的,刘备这个时候已经被推上了案板等待宰割,孙权不伸援手刘备必定死无全尸。而孙权不同,他和曹操有亲戚关系,曹操对孙权也不会一定要斩草除根,孙权还有退得余地。况且东吴有其他选择,或者单独抵抗曹操,或者联合其他势力抵抗曹操,并非没有刘备不可。鲁肃的力排众议虽然确实对孙权有利,但却更似声嘶力竭的为刘备争取好处,他在联刘过程中的作用远远大于诸葛亮,而后来证明孙刘联盟显然是刘备获利更多,始作俑者的鲁肃到底是哪一边的人呢?

至于帮刘备借荆州,那简直是吃里爬外的典型案例。在“周瑜篇”里我简单分析过刘备这个人,他向来是忘恩负义的,对曹操收留之恩,他是偷袭徐州,然后联合袁绍在背后搞曹操。对待刘表的收留之恩,也是欺负人家的儿子,霸占荆州,导致刘琦莫名其妙去世。还有后来对待孙权的荆州。说实话,用道德标准来评价刘备,他简直就是恬不知耻的大流氓,还经常用道德仁义来标榜自己,实在是既做婊子又立牌坊。

他这个无耻之徒,是袁绍、曹操手下的智囊团们一致公认的,周瑜也是一样的看法。奇怪的是,能够提出榻上对的智者鲁肃却无视这点,如磕了药一般几乎是强迫着孙权把江陵借给刘备。匪夷所思!如若东吴真的地盘多到需要往外借,那总要看看对方是什么人吧?就像今天银行贷款一样,刘备这个贷款人的信誉都快负到十八层地狱去了,从来不还贷款不说,还经常反咬一口,说银行欠他的钱。这样的人鲁肃却执意要把钱借给他,要么鲁肃走走道疯了,要么刘备给他回扣了。

刘备的坏账在孙权那里是个麻烦事,因为此时孙权已经在鲁肃的撺掇下和刘备结盟。我想这个时候的孙权肯定恨不得把鲁肃全家的女人都送去做军妓。后来孙权对陆逊评价鲁肃说:“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可见孙权在刘备耍无赖以后已经彻底推翻了鲁肃的战略构想,不再准备继续联什么刘了。他说鲁肃光会说大话,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而鲁肃的接任者吕蒙“图取关羽,胜於子敬。”

刘备在鲁肃的“帮助”下,成功上演了虎口脱险的好戏。吴损兵戮力,摧曹公于赤壁,走曹仁于江陵,备毫发未损,坐拥其利,更寻曹公之衅,进取西蜀,皆肃谋所致也。

那么鲁肃为东吴究竟贡献了什么呢?想来想去,只有榻上对那句: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在这之前或许孙权并没想过做皇帝,也没想过走皇帝路,是鲁肃为他指了这个方向,算是一功吧。然后作为一个吴臣,他为刘备所作的,远比为孙权所作的多太多了。

在周瑜过世之后,鲁肃一度掌控了东吴的命脉,但是自公元210年周瑜去世,到公元217年鲁肃去世这七年间,也就是鲁肃掌权的七年,东吴除了与张辽一战之外,再无其他对外战事,一改自孙坚以来的进取战略,突然放下了前进的脚步,似乎一夜之间从一只凶暴的大老虎变成了HELLOKITTY。

反观刘备,公元214年入川拿下刘璋,217年又在汉中拿下曹操,政治版图翻了三倍还多。甚至在214年勒兵向东吴,已经具有了与东吴抗衡的实力,这个时候东吴却已经发展至少二十年了。用篮球术语说,刘备在这七年里打了孙权一个4:20的小高潮,而且继续占据主动。这都是鲁肃为孙权谋划的结果。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