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琳若是不死 嘉庆会不会放和珅一条生路?
提起和琳这个人,部分人可能觉得不是很熟悉,要提起和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和琳就是和珅的亲弟弟。
和琳,钮钴禄氏,字肴斋,满洲正红旗人,生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他初入官场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吏部笔帖式,后累迁至工部郎中。乾隆五十一年署理杭州织造,次年被擢升为湖广道御史,最后官至四川总督、一等宣勇伯、太子太保,成为了乾隆晚期嘉庆早期的著名将领。
和琳在乾隆五十四年任湖广道御史的时候,曾揭发湖北按察使李天培利用国家运粮食的官船,私自给两广总督福康安拉运木材(福康安和和珅一直不对付,此次揭发不知是否为和珅背后支持)。此事被乾隆知道后,经调查属实,结果李天培被流放到边疆;福康安遭到乾隆的严厉训斥,并被罚总督俸禄三年、罚公俸禄十年。
因为这件事和琳受到了乾隆的赏识和信任,名声也开始大了起来,很快和琳就升为兵部右侍郎,兼署工部左侍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月,和琳被授予正蓝旗汉军都统。
同年的二月,廓尔喀(今天的尼泊尔)悍然兴兵侵略我国的西藏。乾隆命将军福康安前往西藏抗击外侵,同时让和琳也前去办理西藏事务,并督促供应征讨大军的粮草。要说福康安真是个大量之人,前面虽然被和琳检举过,但他并不记恨和琳。
在这场抗击外敌侵略、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战争中,福康安和琳同舟共济,配合默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和琳的卓越表现,不仅赢得了乾隆的更加信任,而且也给了福康安好感,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八月,和琳被擢升为工部尚书。从此他的官越做越大,皇帝不断将许多重要的事交给他去办,不久和琳又被任命为镶白旗汉军都统,乾隆让他办理西藏善后事宜,划定廓尔喀与哲孟雄(今属印度)边界,改红教为黄教,设立铸钱局。由于和琳实心任事,更加受到乾隆的重用,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原任四川总督的福康安调任云贵总督,和琳便接任了四川总督。
乾隆六十年(1795年),贵州、湖南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苗民起义,乾隆命云贵总督福康安前往征讨,并让和琳驰赴酉阳堵击。这时和琳正在从西藏回京的途中。接到上谕后,立即率军进击,接连打了许多胜仗,有力的配合了福康安。
乾隆六十年八月,和琳因战功被封为一等宣勇伯,九月乾隆又赏赐给和琳皇帝穿过的貂尾褂、黄带子,之后赏赐不断。
嘉庆元年(1796年),福康安病死军中,乾隆命和琳接替福康安,继续率领全军战斗,和琳不负众望领兵夺取了尖云山炮台,收复乾州。六月,因战功皇帝赏赐三眼花翎。此时的和氏兄弟,和珅在朝廷把握朝政,权倾朝野,和琳在外地控制军权,一将一相,一文一武,真是不可一世。
可惜好景不长,和琳因为之前在围攻平陇的战役中,由于受瘴气之毒而死于军中,享年44岁。乾隆闻知和琳病亡的消息后,非常震惊和悲痛,晋封他为一等宣勇公,给治丧银5000两,并赐陀罗尼经被,赠谥“忠壮”,命配享太庙,入祭贤良祠和昭忠祠,还批准他们家为和琳建立专祠。
嘉庆四年(1799年),和珅被嘉庆赐死之后,朝中大臣揭发和琳凭借他哥哥和珅的势力邀功;嘉庆也追究和琳在征剿苗民起义时,牵掣福康安,出师无功,于是下令将和琳的神碑撤出太庙,毁掉专祠,夺其子丰绅伊绵公爵,改袭三等轻车都尉。
嘉庆皇帝对和琳的处理明显有失偏颇,他虽然是和珅的亲弟弟,但与和珅在为人、性格等方面不一样。和琳是一个性格比较爽朗的人,他并没有仗着哥哥的势力欺压群臣,结党营私,危害国家。反而他在多年的为国征战中,出生入死,屡建奇功,为大清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若是活着,考虑到他身居要职,手握兵权在外,嘉庆或许还能饶过和珅的小命呢。
而和琳死后遭受的待遇,完全是因为受他哥哥和珅的牵连。和琳也是大清唯一一个被撤出太庙的配享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