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府院之争 是总统和总理政治意见不同引起的吗?

2017-03-12 19:46:11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发生在民国六年的府院之争在历史上就像是一个闹剧,现下很少被提及,熟知历史的人除外,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府院之争。

发生在民国六年的府院之争在历史上就像是一个闹剧,现下很少被提及,熟知历史的人除外,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府院之争。袁世凯死后,原先以他为中心的政府体系崩溃,黎元洪成为了大总统。这位新任大总统身后依仗的是国民党和南方的地方势力,而任职国务院总理的段祺瑞,以北洋正统派首领自居,又有日本做为保障,两者势均力敌,谁也不服谁。所以府院之争,按照我们今日的话来说,也可以算得上是一场“南北方之争”。当时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想扩大自己的权利来争取绝对的话语权,于是在政见上有很大的分歧。黎元洪一派为了限制段祺瑞的专制独行,主张扩大国会的权利,而为了缩小黎元洪的权利,段祺瑞一派则提出改两院为一院的想法……

就在国内内部矛盾重重的同时,一战中美国对德国宣战,要求中国与其行动一致,在要不要紧跟美国步伐,对德国宣战这个问题上,黎、段两人的态度也不相同也使这次的战争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几次交锋之后,黎元洪借着段祺瑞越权引众怒的机会,罢免了他的总理之位,引得段祺瑞愤然离京,但段祺瑞并没有就此认输,而是指出在《临时约法》中并没有规定总统有权能罢免总理,因此并不承认黎的免职令,准备以实力进行反扑。这场以总统和总理为首的总统府和国务院的争斗被称为“府院之争”。

府院之争在历史上就是一场闹剧,可如果说造成这场闹剧的原因仅仅是总统和总理两个人的矛盾不和,这种说法就太过片面了,那么,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黎、段两人不和是府院之争发生的原因,却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说白了,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只是些小打小闹,根本上不得台面。究其根本,这场斗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人背后各方势力利益的争夺。首当其冲的是国会内部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稳健的一派主张维护总统和总理的平衡以此来保证政权的稳定,激进的却主张与内阁进行斗争。为了对抗斗争,拥护段总理的议员自成一派,反对两院制国会、地方分权等主张,要求采取中央集权,实行一院制的国会制度,以此来维护内阁。

斗争愈演愈恶劣,地方分权的想法得到了南方各派系军阀的支持,而中央集权的主张又迎合了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方中央皖系军阀的支持,议员们也就分门立派,争论不休。国会里也就出现了一群国会议员为自身和派系的利益,勾结军人,乃至于进行金钱交易的行为,整个国会被闹得乌烟瘴气,成了一个争名夺利的名利场。北洋政府中的西式民主至此完全成为世人的笑柄。也正是因为背后有以国会为支撑,黎、段两人的矛盾才能不断升级,以至于演变成今日我们所熟知的府院之争。

府院之争持续了两年时间,在这场权利的争夺战中,黎段两人分毫不肯相让,愈演愈烈的斗争中,他们究竟争论了一些什么呢?矛盾冲突点先是在于谁来当国务院秘书长这个问题上,徐树铮是段总理颇为器重的手下,年少有为的他在袁世凯死后成为了秘书长。但黎元洪十分不满意这位徐秘书长的傲慢无礼,在内务部长孙洪伊的支持下,想要换掉徐树铮。段总理又怎么会让黎元洪换掉手下爱将,便借着孙洪伊的工作失误反对换人。最后两人几乎闹到撕破脸的程度,还是徐世昌出面将徐、孙两人同时撤职才暂时结束纷争。之后两人之间的小摩擦一直不断,而真正使斗争白热化是关于中国是否参加一战的问题。为了使国会同意主战的要求,段祺瑞将手下的督军全部叫到北京,组成了“督军团”,向黎元洪施加压力。此举未成之后,段祺瑞又要求总统同意对德宣战,抱着平息风波的态度,黎元洪勉强同意这份文件并盖章。但还不满足的段某人又在国会上指手划脚,终于惹了众怒。与此同时,段祺瑞与日本的交易被人揭发。借此机会黎元洪撤了他的总理之位,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同时发声明称不承认黎的免职令。之后,作为督军团团长的张勋收到了黎总统的邀请,上京为两人作调解,不料张团长却又搞了一场复辟,最后被段祺瑞镇压。而此次事件过后,黎元洪也辞去了总统一职。总统改人,争斗结束,这便是府院之争的全过程。

众所周知,府院之争是总统和总理政治意见不同,争夺权力而引发的斗争。这只是最直观的的感受,拨开这层外衣,府院之争的实质是什么呢?总的来说,这场斗争是当时军阀混战,各派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的结果。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上位总统,和总理段祺瑞两人为了争权,不和已久。而此时的国会内部也发生了矛盾,形成水火不容的两派,一派支持黎元洪,一派支持段祺瑞。原本只是黎段两人的矛盾也就演变成了南方非北洋系军阀以及直系军阀对抗北方中央政府皖系军阀的暗战。

又说在府院之争走向激化并最终决裂的问题上,美国和日本也起了推波助澜、不可忽视的影响。究其原因,是美日在在中国是否对德宣战的问题上出尔反尔。一开始,美国准备对德宣战时,希望中国能与其上步调一致,因此美国支持黎元洪,同时也想利用这个机会扩大在中国的霸权,抵制日本在中国势力的扩张。而日本则看中了段祺瑞一心利用其总理的势力来实现控制中国的梦想,支持段祺瑞。随着局势的转变,中国如果参战将有利于日本而非美国,美国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不希望中国参战,相反,势力日渐巩固的日本又希望中国参战。由此可知,府院之争是黎段两人以及其代表的利益集团之间权利争夺的结果,美日在中国参战问题上的对立态度最终导致了这一事件的发生,所以,实质上是美日在中国的争夺。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