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宋美龄的户籍卡 她的面貌特征栏为何是空白?

2017-03-12 18:23:49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在南京展开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户籍调查,留下了数以万计的户籍卡。2006年底,南京市档案馆从南京市公安局浦口石佛寺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在南京展开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户籍调查,留下了数以万计的户籍卡。2006年底,南京市档案馆从南京市公安局浦口石佛寺仓库接收了这批尘封60载、由当年民国“首都警察厅”保存的户籍资料,历时四年进行整理、编录,开放150万张民国时期南京市户籍登记卡片对社会提供查阅利用。包括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头百姓的户籍资料,其中由于蒋介石户籍卡的缺失,宋美龄的户籍卡位于名人之首,她的卡片身份证号是1字111112号,户籍卡上写着:户主蒋中正,姓名宋美龄……

民国户籍卡要登记指纹

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在民国史上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1939年颁发的《国民兵役证施行办法》规定,适龄服役男子必须办理“国民兵役证”,这应该是民国政府实行身份证制度的雏形。其实早在1931年,民国政府就已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户籍法》,规定要开展户籍登记和户口调查,用以掌握各地人口分布情况。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复原、接收和整治工作,面对千疮百孔的南京市政,当局于1945年底开展了居民户口总清查,并于1946年1月修正颁布了《户籍法》,明确提出“已办户籍登记之地方的制发国民身份证”。同年6月,行政院颁布了《户籍法施行细则》,对国民身份证的有关事项作出了具体规定。1947年3月又颁布了《户籍普查法》,为更大规模地开展户籍人口调查完善了法律依据。1947年上半年,国共关系完全决裂,国民政府“戡乱总动员”发表。经筹划准备,1947年至1948年,南京市民政局会同首都警察厅连续开展了两次“户口总清查”与“户口总复查”的大规模户籍行动。

民国户籍卡统一格式为14×8厘米,填报内容十分细致,除了常规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籍贯、教育程度、职业、与户主关系、身份证等常规内容外,还包括外貌特征、宣誓时期与宣誓地点、兵役、义务劳动、保甲番号、左右手指纹等,户籍卡正反面有28项之多。卡片对一些个人主要特征作了详尽地描绘,如左撇子、瘸腿、麻子脸等,都会一一描述。卡片的“职业”一栏更是无所不包,从大学教授、政界要员,到卖烧饼的、拉人力车的、制扇的、种菜的……这批沉睡多年的户籍档案,真实地记录了60年前作为国民政府首都的南京曾经开展的户籍调查登记管理的历史。它们是1945年至1949年间南京城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头百姓的户籍资料,其中不乏桥梁专家茅以升、画家傅抱石、教育家吴贻芳、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吴良镛、农业专家吴隆平及国民政府高官戴季陶、于右任、陈诚、白崇禧、张灵甫、傅斯年等各界名人。那些斑驳的字迹、泛黄的照片,仿佛都在诉说着当年南京城中的斯人斯事……

宋美龄户籍卡的户主是蒋中正

由于蒋介石户籍卡的缺失,宋美龄可算作整理出的民国百余万户籍卡中的名人之首了。她的卡片身份证号:1字111112号,户籍卡上写着:户主蒋中正,姓名宋美龄,教育程度留学,年龄45岁,本籍广东,寄籍南京,与户主是夫妇关系,保甲番号—1区31保1甲,住址黄埔路国防部内。卡片上没有贴照片,也没有填写面貌特征、指纹信息。这应该不是宋美龄本人亲笔填写的,卡片上的内容可能是当时的户籍登记人员填的。因为没有人敢问她要照片,也没人敢看她双手上的指纹是什么,估计除了蒋介石,也没人敢妄论她的面貌特征,因此都是空白。

宋美龄,海南文昌人。1897年3月23日生于上海一个传教士兼商人家庭。宋美龄在家排行第四,大哥宋子文,二弟宋子良,三弟宋子安,大姐宋霭龄,二姐宋庆龄。1918年5月,宋美龄加入了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开始从事社会服务工作和社会活动。

1922年,宋美龄在上海孙中山家中与蒋介石相识,并以蒋介石为英雄而加以仰慕。此后,蒋向宋求婚。1927年12月1日,宋美龄与蒋介石在上海举行了隆重的结婚仪式,蔡元培等为证婚人。结婚后的宋美龄,充分发挥其第一夫人的影响,进入了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

蒋介石夫妇在南京的主席官邸

蒋、宋结合后,宋随蒋到南京安家,成为蒋生活、工作中的得力助手。宋善于交际,为人和蔼,富有生活情趣,对蒋的生活关怀备至,悉心照顾。对蒋的内外政策也持积极支持之态。在日常生活外,她常进行一些社会工作。为救助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的遗族,1928年,她在南京卫岗创办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此后宋美龄只要在南京,每周至少去学校三次。1931年,宋美龄利用上海银行团捐赠犒赏军队的余款15万元,在中央军校大门外东侧,即今南京市中山东路307号大院内兴建三栋宫殿式建筑,作为励志社社址。经过宋美龄的倡导,黄仁霖等人的经营,励志社不仅成为接待外宾、办理各项具有现代化意义的中外联谊机构,而且又向青年军官潜移默化地输入了不少现代观念和生活习惯。

30年代的南京,曾经是个大兴土木的城市。1929年宋美龄随蒋介石参加孙中山奉安大典后,途经南京小红山一带,见这里环境清幽,便建议蒋在此兴建房舍,以便谒陵途中歇脚,获蒋首肯。1931年别墅动工,1933年一座两层楼的中西合璧古典建筑竣工。据说美术大师林风眠特意在阳台的栏杆上,雕刻34只千姿百态的凤凰,寓意别墅动工之时恰逢女主人34岁。美龄宫最早的名称是“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此楼虽非蒋介石与宋美龄出资兴建,但因曾经为蒋介石官邸,蒋介石常与宋美龄来此休息和度假,而被南京人称作“美龄宫”。

宋美龄与南京卫岗牛奶

宋美龄与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和南京卫岗牛奶有着深厚的渊源。提起卫岗牛奶,在南京可谓家喻户晓,创办80多年的南京老品牌卫岗牛奶与宋美龄有着不解之缘。1926年7月,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的统一,国民革命军正式从广东出师北伐。残酷的战斗中,大批军人牺牲,而他们的后人也因此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困境。

1928年11月,国民政府决定创办“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收容和培养北伐战争中阵亡者的子女和亲属。学校董事会由宋庆龄、宋美龄、何应钦等九人组成,名誉校长为宋庆龄,实际校长为宋美龄。在宋氏姐妹的督促下,筹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蒋介石也亲自多次前去,最后决定在四方城前建校。中山陵的建筑设计师吕彦直画了校舍的地盘图,后因病改由朱葆初继续绘制校舍的详细建设图纸。学校占地面积共200余亩,于1929年9月落成。校门为传统牌楼式,校门正面由国民党元老谭延闿书写“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背面是蒋介石亲笔题的“亲爱精诚”四个大字。遗族学校设有小学六个年级,入学年龄6至11岁。另设一个职工科农事班,入学年龄最大不超过20岁。

宋美龄曾对外说,1928年她在南京卫岗创办的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办得成功是她一生最满意的事。当时宋美龄采纳西式教学方法,根据“手脑并用,自力更生”的办学方针,办起了遗族学校实验农场、实验牧场、实验园艺场,让各科系的学生边学习边劳动。优质的牧牛和牛奶是遗族学校的一大特色。宋美龄从美国和加拿大引进30多头黑白花纯种奶牛,生产出号称当时中国最好的牛奶。学校规定学生每天上午第二节课之后,必须饮一磅牛奶。遗族学校喝牛奶的风气,还影响了南京城里的众多富裕之家,大家纷纷开始喝奶强身。抗日战争时期,卫岗奶牛厂被汪伪政府占用,更名复兴牧场。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在卫岗原址复校。1946年秋,宋美龄协助遗族学校接收了联合国救济总署无偿援助的45头奶牛,1948年又从美国引进一套“巴氏灭菌法”鲜奶加工小设备,卫岗牛奶厂得到进一步发展。作为校长,宋美龄经常抽出时间来学校看望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倾注了很多心血,学生们都亲热地称呼她为“宋妈妈”。

改革开放后,来南京卫岗55号寻根的海外同胞很多。有一次来了20多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中有人坐着轮椅,还有人带着心脏起搏器。其中一位老先生回忆他上遗族学校的经历:当年,他当空军的父亲战死后,母亲送他来到了学校。在大门口,他们碰到了校长宋美龄,母亲对着宋美龄深深一跪。宋美龄扶起他的母亲,说:“孩子就交给我们,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把他培养成人。”故地重游,老先生们感慨万分。他们在小礼堂开了个追思会,表示永远忘不了在南京卫岗度过的那些岁月。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