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是导致周幽王被杀的主要原因吗?
关于周幽王的死因,很多人将其归结到烽火戏诸侯所致。简单的说,就是“不做死,不会死”。不过,在笔者看来,烽火戏诸侯最多只能算是导致周幽王被杀的表面现象和直接原因。至于西周首都被攻破以及国君之死,其根源在于井田制的崩溃,包括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瓦解。当然,这些深层次的因素不仅导致了周幽王的死亡,更终结了西周的历史。除了经济基础和政治因素外,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因素也是导致周幽王被杀的主要原因。
原来是周幽王上位后不理世事光知道吃喝玩乐,打发人到处找美女,在得到褒姒后对其十分宠爱,后来,褒姒为周幽王生下儿子姬伯服。褒姒生下儿子姬伯服后,周幽王对她更加宠爱。要什么给什么,简直是要星星不给月亮的形式,但是褒姒却像是没感觉似的从来没有笑过,未了博得褒姒一笑最终,周幽王竟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立褒姒为王后,姬伯服为太子。太史伯阳因周幽王太过宠幸褒姒,认为祸患已经形成,谁也无法改变,西周必会灭亡。
不仅如此,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而原来被周幽王废掉的王后的父亲是申国的诸侯,知道了这个消息,就联合犬戒进攻周朝的都城镐京。五年后,酉夷犬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在西周时期各少数民族中,对周朝威胁最大的主要有两个少数民族,一个就是位于现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东夷。西周初期由于采用了宽容怀柔的政策,和东夷的关系还颇为融洽,但后来在产生矛盾时西周政权一味的使用武力手段,在周康王晚期最终导致了与东夷的全面战争。对东夷中的一支---淮夷作战竟长达200余年,从周康王开始,到周宣王时期战争才基本结束,而且最后还是采取了政治为主军事为辅的策略,早知现在又何必当初呢?和东夷的作战因为时间和规模都是空前的,因此消耗了周朝大量的财力物力。
另一个就是犬戎,在周文王时代本来已经降伏了犬戎的大部,其中的一支犬戎部落更是直接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最后因功得到了封侯的待遇,就是后来的申国。成为了周朝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典范。申国与另一个诸侯国秦国一起守卫着周朝的西北方向,抵御并多次打击了其他犬戎部落的侵犯,在西周的西边形成一道坚强的屏障。但在周穆王时期因为与犬戎的矛盾放弃了军政并施的政策,对犬戎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虽然最后以周朝的胜利而告终,但从此与犬戎各部结下了深仇,(这种结果不但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死敌,还导致了西周政权面临和东夷、犬戎长时期两线作战的窘境。)以后犬戎各部不时的侵犯周朝边境,直至与原本同族的申国联合攻下了镐京。
由于大多数诸侯国最初是由与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宗亲和亲密的异姓功臣分封的,因此对于周朝天子忠心耿耿,尽职尽则。除了按时交纳各种赋税之外,还积极的安抚边远地区的荒蛮部落,为西周政权的稳固立下汗马功劳。在西周初期基本上各诸侯国之间都相安无事,但后来因为时间久远,经过六、七代人以后,当初亲密无间的血缘亲情以及血统关系开始慢慢疏远。各诸侯国之间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勾心斗角,一些诸侯开始在自己的封地内停止继续往下分封,将权力慢慢收回集中。对王朝的赋税和纳供越来越少,这样就从经济上极大的制约了西周国力、财力的发展和巩固。在一些诸侯国实力开始加强的同时,还寻找各种借口讨伐、吞并那些实力弱小的诸侯国,诸侯国的数量在减少,而剩下的诸侯们则势力越来越强盛。并逐渐的有了更进一步的不臣之心,这些情况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为周幽王乃至西周的灭亡提供了客观条件。
总而言之,周幽王即便不玩烽火戏诸侯的把戏,也无法改变西周被灭亡的结局。同时,连国家都有被终结的历史必然,国君怎么可能安存呢?当然,历史没有如果,并且对于周幽王来说,命运的终结既是时势所致,也是自身顽劣不堪的性格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