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日俄在张鼓峰打仗 结果诞生苏联名曲《喀秋莎》

2017-03-10 10:45:59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苏联著名歌曲《喀秋莎》很多人都听过,但是您可能想不到,这首歌曲源于张鼓峰事件,而张鼓峰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这边属于中国的国土上,

苏联著名歌曲《喀秋莎》很多人都听过,但是您可能想不到,这首歌曲源于张鼓峰事件,而张鼓峰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这边属于中国的国土上,日俄却纷纷去争夺,最后发生张鼓峰事件,也让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诞生了!

张鼓峰又名刀山,俄语称“扎奥泽尔纳亚”,意为湖对岸高地之意,今位于敬信镇防川村北1.5公里的中俄国界线上,海拔155.1米。山的东面和北面是长池(俄罗斯称哈桑湖)和波谢特平原,西北与沙草峰相连,西南与141.2高地相望,南面是防川村驻地,东南约2.5公里处是中、俄、朝三国的交界处。沙草峰位于张鼓峰西北2公里处的中国境内,海拔77.1米,东隔沙草峰泡子到中俄边界线1.2公里。峰东南3.5公里处有土字碑。

张鼓峰历来是中国的领土,但是沙俄在与清政府1858年签署《瑗珲条约》时,故意借条约不同文本偷偷把这一地区窃取。条约中文文本显示,按条约中划定的国界,张鼓峰是中国领土。条约俄文文本则把张鼓峰划归了沙俄。

事实上,按照1886年珲春界约,边境线通过张鼓峰东侧山麓。另外,1909年由珲春边务处员同驻洋馆坪中国军队共同绘制的地图,边境线也是通过张鼓峰东侧的长池以东地区,走向是由南到北。1911年由俄国参谋部调查并绘制的1:84000的地图,边境线也与1909年地图标注的边境线相同。1915——1920年东三省陆军测绘局发行的地图中,边境线是通过比珲春界约边境线略为偏东的地方。

伪满洲国认为张鼓峰和沙草峰是自己的领土,把它划入了珲春县界,主要根据如下:

1、按照1886年珲春界约,边境线通过张鼓峰东侧山麓。

2、按照1909年游珲春边务处员同驻洋馆坪中国军队共同绘制的地图,边界线通过位于张鼓峰东侧的长池(哈桑湖)以东地区,走向是由南到北。

3、1911年由俄国参谋部调查并绘制的地图,缩尺八万四千分之一,边境线和上述“2”中的边境线相同。

4、再有1915——1920年东三省陆军测量局发行的地图中,边境线是通过比上述”1“中的边境线略为偏东的地方。

苏方却不提由俄国参谋部绘制的地图,而主张按珲春界约规定的边境线通过哈桑湖西侧,并认为张鼓峰属于苏联领土。

苏军击毙日军勘测军人

在九一八事变后一年多的时间里,36号界标附近国境线一带,伪满军没有兵力驻守,只有少数国境警察巡视,处于半开放状态。伪康德元年(1934年)成立了国境监视部队,担任国防警备。该部全是招募的朝鲜青年,未受过军事训练,军纪涣散,滋扰百姓,不久被解散。又由吉林第二军管区指派、由延吉步兵第八团、汪清县步兵第九团和吉林市教导步兵第二团各抽出一个加强连(附重机枪和迫击炮)编成国境警备部队,直接归延吉地区司令部指挥,担任吉林省东部国境警备任务。

1938年5月,日军动员朝鲜军所属的会宁部队到张鼓蜂的姊妹峰张其峰修筑碉堡,20多天后撤回。

1938年6月底,苏军突然占领了张鼓峰,在山上构筑工事,布置铁丝网。日本人认为,苏军占据张鼓峰等于拥有了可以控制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战略要地。这时正是日军攻打汉口的前夕,为了避免与苏联的冲突,朝鲜军司令官小矶国昭采取不诉诸武力的方针。

7月,日本向苏联提出,张鼓蜂附近的哈桑湖地区属“满洲”领土,应划归“满洲”,遭到苏联拒绝。

1938年7月7日,关东军监听获悉苏联波谢特地区警备队长给在哈巴罗夫斯克苏哥洛夫中将的电报,判断苏军企图占据张鼓烽东北12公里的香山洞西方高地。当即通报朝鲜军(军司令官小矶国昭大将)、珲春驻屯队和该地的特务机关。朝鲜军立即令第十九师团及珲春驻屯队等注意警备。

7月15日,日军松岛伍长和伊藤军曹等一行3人,化装成朝鲜族农民,到张鼓峰附近侦察苏方军事设施。由住防川的居民金海南和高云八带路,进入苏境后,让金、高二人放哨,松岛、伊藤等人分头绘苏边境军事设施图。被苏边防军发现后,松岛被击毙,其余2人逃遁,这是张鼓峰事件的导火线。

7月16日,日本向苏联递交照会,以松岛之死为由,要求苏军撤出张鼓峰,否则采取措施。苏方声明日军侵犯了苏联领土,因而开枪击毙松岛。同日,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命令驻朝鲜的日本军司令官中村孝太郎中将集中所属部队待命。朝鲜军司令官命令驻罗南的十九师团长尾高龟藏准备出兵,控制国境线,并部署步兵4个中队、山炮兵2个大队和野战重炮兵1个大队。

7月17日,中村孝太郎命令尾高龟藏,部队务必于19日拂晓前集中到庆兴、阿吾地一带。

7月20日,日本驻苏大使重光葵向苏联政府强烈要求其撤出张鼓峰,否则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苏方负责。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答复:‘任何威胁吓不倒莫斯科’。

苏军加强战备,7月初,苏边防军10余人在张鼓峰西坡构筑防地,到11日增加到40余人。7月20日上午,苏边防军10名在沙草峰构筑了阵地。苏境沿线公路上军用汽车急增,波谢特港开进30多艘运输舰。

第十九师团长尾高龟藏中将被称为积极敢干的将军,属下各联队长也多刚强之士。至7月20日,师团将士受中央部对苏军非法越境以实力给予一击的思想影响,锐意进行夺回准备。

29日,10名苏军士兵到张鼓蜂以北两公里处构筑工事,尾高下令进攻,苏军坦克随即出动。尾高不向大本营报告,擅自命令佐藤联队出击,攻占山岭地带,完全违背了天皇的旨意。可是,天皇听到参谋次长多田骏的报告后,一反常态地命令说:“事已至此,无可奈何。望前线将士坚守边界,切忌越轨行动!”

7月30日下午,参谋本部收到朝鲜军参谋长北野宪造少将的急电如下:29日晨,约10名苏军士兵出现于沙草峰南方1公里的高地,越境开始构筑工事。古邑(古城)守备队以20名士兵于15时将其击退,以后该小队为了避免战斗,撤回到洋馆坪南方2公里的高地,正监视敌情。

于是以参谋次长名义,向朝鲜军、关东军两参谋长发出如下电报:沙草峰事件,目前可由正在坚持实施不扩大方针的现地部队予以处理,希命其及时报告现地情况。

经过多天的连续战斗,苏联获胜。

8月4日,日本提出议和。经过多轮谈判,日苏双方于8月10日在莫斯科缔结张鼓峰停战协定。协议规定,两国军队于8月11日12时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又经过双方代表现场交涉,双方同意在张鼓峰北坡阵地上各自后退80米,作为双方的警戒线。8月13日,日苏双方在张鼓峰东南坡交换了死者尸体。至此,历时13天的张鼓峰战役宣告结束。

此次战役,日、苏伤亡5940余人。张鼓峰事件后,日军把防川一带划为禁区,强行把洋馆坪、桧忠源、沙草坪、防川四个村的140多户居民迁走,使这里成为无人区,同时又在防川附近的图们江上立桩堵江,封锁图们江航道。从此,中国利用图们江航道的出海活动被迫完全中断。

张鼓峰战役失败后,日本北进计划失败,“南进”计划占了上风,这才有日军将远东战场南移太平洋,引起太平洋战争爆发,从而改变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格局。

苏联著名歌曲《喀秋莎》就诞生于张鼓峰事件。

该事件发生时,正值珲春地区的夏季,漫山遍野开着梨花和野玫瑰花,清澈的图们江如缎带一般飘落在一碧千里的原野中,从日本海吹来轻纱一样的薄雾。

苏联著名诗人伊萨科夫斯基就是从这美妙的大自然画卷中得到了创作灵感,写出了诗歌《喀秋莎》。苏联作曲家勃兰切尔看到这首诗歌后,把它谱成了曲,但当时并没有流行,而是在此后的苏联卫国战争中脱颖而出,并伴随着隆隆的炮声流传开来,很快成为世界名曲。

张鼓峰战役被毛泽东写入了他的著作《苏联人民的利益和中国人民的是一致的》文章中,因此更加著名。现在,在我方一侧的公路边上,建成占地300平方米张鼓峰战役纪念馆,警示国人时刻注意国防安全。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