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侵略台湾的死伤人数竟两倍于甲午战争
2014年5月30日,台湾老中青三代保钓人士高举着“莫忘甲午耻”的旗帜,用“路过”铭传大学的方式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他们期盼能够唤起台湾大众对钓鱼台(岛)主权的重视,正是甲午战争的惨败让日本趁机窃取了钓鱼台(岛)。今天,台湾保钓义士们继承了120年前台湾人民用鲜血与生命保卫台湾的不屈精神,坚守着民族尊严。
历史不容忘记!
让我们一起回到100多年前,去追寻台湾人民保卫国土浴血抗战的历史足迹。
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山口县下关市阿弥陀寺町的春帆楼上,清朝大臣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一个礼拜后,1895年5月25日这一天,台北鼓乐喧天,鞭炮齐鸣。
随着“轰轰轰”21声礼炮的响起,一面蓝地黄虎旗在狂风中徐徐升起。在清朝割让台湾后,全台湾陷入悲愤中,为何在台北忽然举行这样盛大的庆典?
在庆典上只见穿着朝服的台湾巡抚唐景崧,毕恭毕敬地朝北京清廷方向行三跪九叩首大礼,然后他双手颤巍巍地接过“总统”金印,宣告“台湾民主国”正式成立。
一个大清朝巡抚怎么摇身变成了“总统”?为什么会成立“台湾民主国”?
台湾高山族抗日战士
当清政府割让台湾的消息传来,台湾人民鸣锣罢市,与爱国士绅一起涌进巡抚衙门痛哭请愿。台湾巡抚唐景崧也多达20余次上奏反对割地,要求毁约再战,然而腐败懦弱的清政府却回复,“台湾虽重,比之京师则台湾为轻”。明白无法依靠清政府的唐景崧与台湾人民一道共同加强防务建设准备与日本一战。
其实,从1894年10月临危受命担任台湾巡抚起,唐景崧就积极进行抗日保台的准备工作。他与刘永福、林朝栋等制定了台湾防守计划,令爱国士绅丘逢甲组织义军“守土抗倭”,联络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在募集军饷方面,唐景崧尽全力争取清政府拨款,在《马关条约》签订后还为台湾军民从中央争取到了五十万拨款。他派人驻上海购买军火,并从南洋大臣张之洞处争取到了两万支枪。1895年5月20日,清政府电令台湾大小文武官员退出台湾,唐景崧选择与台湾人民留守共同御敌。
唐景崧接受了丘逢甲、林朝栋、陈季同等人自主抗日保台的决议,就任“台湾民主国”总统,年号“永清”。在“总统宣言”中,唐景崧声明“台湾民主国”仍属于中国,他将建立起抗日领导机构,誓言组织台湾人民抵抗日本侵略。
从巡抚到“总统”,国难当头唐景崧义不容辞地担负起领导台湾军民抗日的重任,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战运动,成为保卫台湾的民族英雄。然而,唐景崧领导的抗战很快落入低谷,英雄一夜之间突然变成了千夫所指的懦夫。这到底是为什么?唐景崧离台真的是贪生怕死吗?丘逢甲又为何会对曾经的良师益友愤慨到要吃他的肉?
在小说《孽海花》中,讲到唐景崧的抗日失败,是因为他的两名宠将“李文魁”与“方德义”因争夺一个貌美丫鬟,自相残杀酿成兵变。
历史上并没有那段风流史,但李文魁的兵变却是真实地发生了。1895年6月3日,在李鸿章儿子李经方登上日本军舰办理割台交接的这天,基隆港被日军攻陷。6月4日傍晚,前线溃败的士兵蜂拥入城,四处奸淫掳掠,全城陷入混乱。军纪败坏的士兵在李文魁的带领下趁机哄抢库银火烧总统府。唐景崧不得不避往沪尾。当听谣传自己被日军悬赏六十万两,慌张的唐景崧赶紧搭乘德国籍轮船逃回厦门。
“大总统”唐景崧逃离台湾后,很多抗战核心人物也随即退出台湾,唐景崧的退出严重削弱了抗战保台运动的力量。大骂唐景崧不负责任的丘逢甲在继续带领义勇军血战二十余天后,最终寡不敌众,被迫退回大陆。
随着唐景崧、丘逢甲等抗战人士离台,日本人弹冠相庆,认为台湾唾手可得,却没想到等待他们的是一场更加轰轰烈烈的抗日保台运动。
那么,又是谁继续领导台湾人民进行抗日斗争呢?
唐景崧等退出台湾后,镇守台南的黑旗军将领刘永福被推举为第二任“民主国”大总统继续组织抗日。爱国人士纷纷毁家纾难,组织义军抵抗日军侵略,使日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
保卫彰化这一仗最为惨烈。1895年8月23日,日本亲王北白川宫能久中将率领15000人近卫师团围攻彰化。而驻守彰化的黑旗军等义军不足3000人,他们以少敌多毫不畏惧,与日军血战数昼夜,最终全军壮烈牺牲,黑旗军将领吴彭年、义军首领吴汤兴等血洒疆土。而日军的损失也同样惨重,日军指挥官亲王北白川宫能久中炮伤重不治,第二旅团团长山根信成少将阵亡。
日本侵占台湾
在兵力与装备上处于绝对劣势的黑旗军与台湾义军,曾多次组织逆势反攻,9月初甚至一路收复了大莆林、北斗、雲林等地,迫使日本紧急增派两万多援军。10月5日徐骧义军与日军激战,因力量悬殊伤亡惨重,徐骧壮烈殉国。
面对强敌,刘永福屡次派人向大陆各地巡抚求援,但清政府却严令浙江、闽南各地军民不得支援台湾。随着黑旗军和义军力量消耗殆尽,感到无力回天的刘永福向日军提出有条件议和,被拒后,不得已坐英国商船逃到厦门。
1895年10月21日,台南府城被攻陷。
日军在付出3万多人伤亡的代价后,终于侵占台湾。
但台湾人民反抗日本统治的斗争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据日本人统计,从1897年到1901年,短短数年间,台湾抗日志士被杀的就有11950人。而历史专家考证,到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光复”,台湾人民先后付出了60万人的牺牲。“台民愿人人战死而失去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硝烟纵然远去,但台湾人民当年的呐喊声犹在耳畔,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生生不息。
资料附录:
唐景崧(1841—1903),字维卿,广西灌阳人。同治四年(1865 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吏部主事。光绪八年(1882年),法越事起,自请出关赴越南招刘永福黑旗军。次年,抵越南保胜,劝刘永福内附。以功赏四品卿衔,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张之洞令其募勇入关,编立四营,号景字军,入越参加抗法斗争。中法战争结束后,率军回国。以功“赏花翎,赐号迦春巴图鲁,晋二品秩,除福建台湾道”。光绪十七年(1891年)迁布政使。二十年,署理台湾巡抚。
《孽海花》,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曾朴(1872~1935)中国清末民初小说家,出版家。家谱载名为朴华,初字太朴,改字孟朴(曾孟朴),又字小木、籀斋,号铭珊,笔名东亚病夫。江苏常熟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近代文学家、出版家。初版署名为“爱自由者发起,东亚病夫编述”。全书共三十五回;以苏州状元金沟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这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
北白川宫能久:(きたしらかわのみやよしひさ,1847年—1895年)(弘化四年二月十六(1847年4月1日)—明治28年(1895年)10月28日(11月5日?))为日本皇族,亲王,生于京都,曾赴普鲁士留学,近卫师团长,日本人一般称之为北白川宫能久亲王或能久亲王。戊辰战争时,反对官军,曾被被佐幕残余拥立为“东武天皇”。不久随着“奥羽越列藩同盟”失败而垮台。“台湾民主国”政权成立后,能久亲王率领近卫师团进攻台湾,展开为期数月的乙未战争。台南攻下后一周,北白川宫能久因感染疟疾而病死于台南豪族吴汝祥宅邸中。“终焉之地”兴建台南神社,遣体则运至丰岛冈墓地国葬。(高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