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满蒙联姻是延续二千年和亲政策的终结?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这一时期的满蒙联姻是先秦以来延续二千余年和亲政策的终结。这一时期的满蒙联姻多数为亲上加亲。比如同一家族的姑姑、侄女、姐妹同嫁一个人。嫁给满清帝王的蒙古妇女所生的女儿又嫁给她们的娘家的子弟。还有蒙古族女子出嫁满族后,她们所生的女儿又嫁回蒙古族,真可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我们都知道,西汉的和亲对象有匈奴、乌孙等政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和亲对象主要有乌桓、匈奴、吐谷浑、柔然、突厥等;隋唐时期的和亲对象主要有突厥、吐谷浑、吐蕃、铁勒、契丹、奚、宁远、于阗、回纥及南诏等;辽朝的和亲对象主要有西夏、吐蕃、阿萨兰回纥、阻卜、大食及高丽等;西夏的和亲对象主要有辽、吐蕃、蒙古等;蒙元时期的和亲对象主要有西夏、金、高昌、高丽等。而清朝的和亲对象主要是蒙古各部,而且在蒙古诸部中尤以科尔沁部为主。而且他们的联姻不仅对象比较单一,没有像唐朝那样与许多少数民族政权和亲,满蒙和亲也仅限于中国的北方地区。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无论是后金还是明朝,谁能得到蒙古的支持,谁就基本掌握了征战的主动权。努尔哈赤、皇太极与蒙古的联姻,不仅改变了明、后金之间的力量对比,而且蒙古在协助后金抗明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后金的对明战争中,特别是科尔沁部功不可没。这一篇我要说的是皇太极的中宫皇后哲哲,哲哲是蒙古科尔沁莽古思贝勒的女儿,姓博尔济吉特氏,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被皇太极娶为妃子,皇太极登基后,被册封为中宫皇后,也就是孝端文皇后。
皇太极和哲哲的这门亲事是由努尔哈赤决定的。起初,科尔沁蒙古与后金的关系并不太好。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科尔沁部首领明安曾和叶赫、辉发等九部组成联军,向努尔哈赤发动大规模进攻,结果被努尔哈赤运用机动灵活的战术击败。次年(1594年)。明安主动与努尔哈赤建立了友好关系。从此,双方的联系一直不断,关系越来越好。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科尔沁蒙古王公当福晋,科尔沁蒙古王公也把自己的女儿送给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作后妃。通过双方的联姻,进一步巩固了满蒙联盟。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哲哲离开娘家后,努尔哈赤命皇太极亲自迎到辉发扈尔奇山城,在此大宴亲朋,与哲哲举行了婚礼。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努尔哈赤死了,经过激烈争夺,皇太极于当年九月继承了汗位。哲哲被封为中宫大福晋,此后,哲哲的母亲科尔沁大妃便常来盛京看望女儿。每次这位大妃来盛京,皇太极都要亲自迎接,并赏赐给许多金银珠宝、绫罗绸缎。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登基之后,对其后宫进行册封。盛京(今辽宁沈阳)的后宫,包括清宁宫、关雎宫、永福宫、麟趾官和衍庆宫,是后妃居住之处。皇太极有后妃15人,其中7人来自蒙古,这7人中又有3人来自蒙古科尔沁部,她们都姓博尔济吉特氏,而且是姑侄两辈。原来的中宫大福晋哲哲现在被封为清宁宫中宫皇后;哲哲的大侄女海兰珠是莽古思之子贝勒寨桑之女,现在被封为宸妃,居于关雎官;小侄女布木布泰是海兰珠的妹妹,现在被封为庄妃,居于永福宫;其他两宫来自蒙古阿霸垓部,一个是塔布囊博第塞楚祜尔之女巴特玛·璨,被封为衍庆宫淑妃,另一个是阿霸垓郡王额齐格诺颜之女娜木钟,被封为麟趾宫贵妃。
崇德二年(1637年),哲哲的母亲大妃又来到盛京,皇太极举行了极其隆重的欢迎宴会。过了两天,大妃也设宴回请皇太极及其后妃。此后不久,皇太极追封已经去世的岳父莽古思为和硕福亲王,派人在他墓前立碑,并封大妃为和硕福妃,“以示优典”。哲哲皇后恪守妇道,从不嫉妒,也不过分注意皇太极和其他嫔妃的关系,生活得平平安安。惟一的遗憾是她未能为皇太极生下儿子,因此,后来又把两个侄女进奉给皇太极为妃,颇得皇太极的宠爱。
崇德八年(1643)八月,皇太极突然发病死去。哲哲皇后身不由己地卷入了一场新的争夺皇位的斗争。她虽无能,但作为皇后又有极重要的作用,对此,急欲立自己的儿子福临为帝的庄妃便利用她来对付一些可能的反对势力。她曾和庄妃一起说服皇长子豪格放弃争夺,争取大贝勒代善支持福临。最终使福临继承了帝位,是为清世祖。而她自己和庄妃都成了皇太后。顺治六年(1649)四月,哲哲去世,时年5l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