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三顾茅庐 诸葛亮玩“三顾”给他带来哪些利益?

2017-03-09 10:54:42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中国读书人多以清商自诩,其实,他们身在山林,心在朝阙,待机而出,作帝王师。就说那个诸葛亮吧,他生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中国读书人多以清商自诩,其实,他们身在山林,心在朝阙,待机而出,作帝王师。就说那个诸葛亮吧,他生于东汉末年,本是个躬耕南阳的平民百姓,可他那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是他的真心话吗?他不甘心躬耕,孜孜不倦地攻读圣贤书,并经常与一些名士纵论天下,自比管仲、乐毅,不然,徐庶怎能知道他的本事?又怎能向刘备极力推荐他?显然,诸葛亮说“苟全性命”、“不求闻达”不是他的真心话。他不甘于在农田里躬耕,一辈子当农民。他要一展平生抱负和才能,去干一番事业。如果这时有人请他出山为官,他是巴不得的。

那么,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为什么玩起了“三顾”呢?要刘备三顾茅庐,屈身三请?作为读书人的诸葛亮,虽在山野,他何尝不知道东汉的严光,汉光帝刘秀无论怎样敦请、礼遇,就是不肯出山受官。后来他披着羊皮袄在富春江边钓鱼,被刘秀派去的人发现,“一着羊裘便有心,虚名使谓到如今。”他若是和渔夫一样穿蓑衣,就根本无处可寻,也就无人知晓。他知道越是不肯出山,名望越高。否则,谁知道严光的大名。

为了出名,为了能当上“帝王师”,他不能这样顺顺当当,一请便到。诸葛亮到底是诸葛亮,他上演了一出比严光更精彩绝伦的好戏。刘、关、张一顾也就在一请时,正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顶风冒雪,不远百里,从新野来到隆中。将近茅庐,忽闻路旁酒店有人为诸葛亮唱赞歌,走近草堂又见一少年(此人是诸葛亮之弟诸葛均)拥炉抱膝在歌咏诸葛亮,可还是见不着诸葛亮。刘备只好辞拜,方上马欲行,只见一人骑驴踏雪而来,口吟诸葛亮常吟的《梁父吟》,此人乃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还不见诸葛亮。你看,酒店人歌之,其弟赞之,其岳父捧之,是不是诸葛亮事先安排好了的?刘备二顾,仍不见诸葛亮面。三顾时,诸葛亮觉得炒作已成熟,但他仍不能让刘备这么顺利。诸葛亮佯装在草堂上昼寝未醒,刘备只好在门外立等半晌,又等一个时辰,诸葛亮方醒,便开始亮相,吟了一首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这才让客人相见。

我们再来看看诸葛亮的“隆中对”,把天下大势分析得精当入微,头头是道,清清楚楚,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思想和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如果诸葛亮不是事先有所准备,他见了刘备怎能有这样现成的“隆中对”?三顾之后,诸葛亮的戏终于圆满结束,诸葛亮终于出山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如愿以偿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成为帝王师,成为历代将相之师表,百姓崇敬的英雄。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