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古代科举考试好考吗?层层考验比高考难考多了

2017-03-08 17:27:19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在高考这个紧张、热烈的时刻,让一向有文化的小编带着你穿越一把,来点儿历史上关于考试的“冷知识”,放松一下心情。 不得不说的科举历史

在高考这个紧张、热烈的时刻,让一向有文化的小编带着你穿越一把,来点儿历史上关于考试的“冷知识”,放松一下心情。

不得不说的科举历史沿革

在我国,早期的人才选拔主要采取的是举荐制,魏晋南北朝奉行的“九品中正制”是为典型。

由于“九品中正”举荐制被世家大族把持,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仕途垄断, 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朝廷为更好地选拔人才,实行开科取士,每年各州荐举贡士入京考试,不论贫贵,一律以成绩定胜负。是为科举考试的初始。

科举制正式确立是在开皇十八年(598年)。当时,实行分科考试,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

隋炀帝即位后,将考试科目扩大为包括文才、武艺、品德、治能等方面十科,规定有一艺可取即应采录,且随才升擢,同时设进士科,以诗赋、试策为考试内容。从这方面看,历史上残暴荒淫的隋炀帝并不是草包一个,还是很有才能滴。

唐承隋制,将科举考试制度化并逐步完善。唐初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岁考一次,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目;制科由皇帝主持,按形势需要临时下令举行,名目常见的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学宏词、才堪经邦、武足安边等科。从这些名目上看,制科更注重实用。

宋朝科举进一步完备,科目以进士为重,增加殿试,由皇帝亲策。

个人认为,宋代对科举考试的另一贡献是考录的公平公正——考试时“锁院”,严禁出入,防止内外串通舞弊;同时在唐朝“糊名”(密封考卷上姓名)的基础上,实行“誊录”,即另派抄书手将试卷用正楷誉录,使考官无法辨认考生笔迹,保证公正阅卷。

宋代科举还有一个创新——三年一考,允许落第举子复试。

明代是一个君主集权的时代,表现在科举考试中,仅设进士一科,并规定试卷以程朱理学观点指导作文,用八股文体写作,即将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从起股以下,每部分用两股排偶文字,限定字数,故称八股文。

“八股文”应该说是明代对科举制的一个“贡献”。

清代的科举考试,分初步考试和正式考试两个阶段。

初步考试有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正式考试也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举行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举人,取得做官资格,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会试在第二年的二月份到京城考试,又叫“春试”,考中者称为贡士。会试考完的第二个月,大概4月份前后是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考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直接做官。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近代科学文化的传入和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清廷被迫“停科举以广学校”,废除了行之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

历代科举名衔及待遇

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状元,但每个朝代状元的含义有所不同。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

榜眼: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北宋初期,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

探花: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探花原本与登第名次无关。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便在曲江设“探花宴”,举行盛大宴游活动,宴席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郎只是一个戏称。南宋后期,将殿试一甲第三名改称为探花。元、明、清三代沿袭宋制。

贡士:自唐以后经乡贡考试合格的叫贡士。清代,会试考中的为贡士。

举人:原指被推荐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习惯上被人称为“老爷”。

科举考试的题目

隋朝科举制度正式确立后,《诗》、《书》、《周礼》、《礼记》、《易》、《春秋》、《孟子》、《论语》、《大学》以及《中庸》等儒家经典以及从隋唐开始的诗赋等为考试内容,此后少有变化。

类型上,主要是帖经和策问,诗赋和杂文,经义和墨义,再加上宋初以前的诗赋。

帖经:简单地说就是主考官任意选择经书中的一页,用两张纸覆盖左右两边的字,中间开一行,另裁纸为贴,帖盖数字,让考试者写出读出,类似于现在的填空题。

策问:大部分涉及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吏治等方面的问题,命题形式和现代语文考试中的论述题或命题作文。

杂文:是以封建官吏所常用的篇、表、论、赞为体裁,让考生作文,类似今天的应用文写作。

经义:以儒家经典中的一段一句或不同章节同一主题的句子为题目,让应试者作文,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类似今天的读后感。

墨义:取儒家经典中的句子让应试者应答,或者要求对答这个句子的含义,或要求对答下一句,或要求对答注疏,类似今天的名字解释或简答题。

这是一份清末光绪年间凤阳府寿州文童胡敏修的乡试卷,黄宣纸,高26厘米,统卷无隙,全长2米余。右上角钤有“初复”和“第叁图名”字样,中间有竖长方格双线蓝框,内写“寿州”二字,其下有两个双线蓝圆圈,内注“文童”二字,再其下便是一贴糊于卷上并钤压有“关防换坐”四字的蓝框印戳记及考生姓名的一张糊名纸。在糊名上同时又钤压一枚凤阳府的朱墨厚边四方官印。从这份“文童”试卷的对策题上看,该试卷具有清末废科举制时改“试史论”为“时务论”的革新特点,并以“糊名法”与“誉录法”两种办法防弊。使该卷又极具文物价值。

关于科举制度的成语故事

独占鳖头:唐宋时期,皇宫前面石阶的正中铺有一大块雕刻巨鳌的长方形巨石,象征皇帝的宫殿如同被巨鳌支撑着,永远巍然屹立。殿试结束后宣布名次时,及第者要站在皇宫前石阶下面的两侧恭候。名次宣布完毕后,状元要站到雕有巨鳌的石阶上,迎接殿试榜。因此,把中状元称为”独占鳌头”。现在泛指名列第一或居于首位。

蟾宫折桂:古代传说,月亮中不仅有桂树,还有一只金蟾,因此月亮也称蟾宫。古代科举考试中进士称登蟾宫,于是,有了“蟾宫折桂”这个成语,比喻应试得中。

金榜题名:“金榜”是科举考试中殿试的排名榜,因书写在黄纸上,也称黄榜。登上金榜,就意味着做官的开始,从此就能步步高升,大富大贵。后人们把殿试的录取榜上有自己或某人的名字称为“金榜题名”。后泛指考试被录取。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时乡试(由各省在省城主持的考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由礼部在京城主持,考中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皇宫由皇帝主持的最高级别的考试,考中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也称殿元)。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获得第一名,称“连中三元”。现用来比喻在一项考试或比赛中接连取得三科或三次优异成绩,或在三次考试或比赛中连续获得优胜。

沆瀣一气:据北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记载,唐僖宗时,科考主考官崔沆发现有个叫崔瀣的考生,认为是本家人,尽管崔瀣的考试成绩很差,仍然把他取为进士。于是被考生嘲笑说,这场考试“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沆瀣,本来是夜间的水气,夜间的水气是在黑暗中飘荡的,考生们把这对座主门生的名与字的本意相扣,比喻暗中勾结,臭味相投。后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名落孙山:据宋朝范公《过庭录》记载:有个叫孙山的人参加乡试,考中最后一名。回乡后,一位老人向他打听自己的儿子考中了没有,孙山委婉地回答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意思是:我是榜上最后一名,你的儿子还在我的后面,言下之意是说他落选了。后来就用“名落孙山”作为没有考取的委婉说法。

科举故事

“状元”一词始于唐代

唐代,凡举人进京会试,须先到礼部投状报到,故当时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又称状头。唐高祖武德五年(622),朝廷开办贡举,考取进士四人,第一名是孙伏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唐代状元没有特殊荣耀,因为当时状元既不像宋代那样由皇帝经殿试“钦点”,也不是全凭考场上的答卷定名次,通常是由考官决定。而考官受人请托和接受推荐,取谁为状元都属正常现象。

宋朝状元最“拉风”

相比唐代,宋代更加重视科举,不仅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而且给予新科进士各种荣耀——皇帝亲自接见并赐宴,就是黄梅戏“女驸马”中的琼林宴等;另外,皇帝还诏令宫中卫士为状元清道开路,打马御街,招摇过市,全民观礼,荣耀无比。

最大的状元和最年轻的状元

据传说,状元中年龄最大的是北宋时期的梁颢,参加科考47年,登龙门时已82岁了。梁颢中状元后,官至翰林学士、当过开封府尹,92岁才寿终正寝。

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要数唐朝的贾至和明朝的丁显,都是17岁得中状元,可谓少年得志。丁显中状元颇有戏剧性——据说当年殿试前,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枚特别大的钉子牢牢钉在墙上。朱元璋第二天阅卷时,看见丁显这个名字,认为与梦境相合,于是将丁显钦定为状元,人们称之为“应梦状元”。

苏州是个“状元窝”

据统计,自隋唐至明清大约进行过科举考试788次,有名字记载的状元671名。虽然中状元实属不易,但历史上曾有“状元窝”出现。

明清两朝共出状元204名,而苏州独占34名。其中清朝114名状元中苏州就占了27名,被称为“状元窝”。

历史上真有一个女状元

黄梅戏《女驸马》中,冯素珍女扮男装考中状元被招为驸马的事被渲染得活色生香,其实,这并不完全是虚构,历史上确实有一个女状元,出现在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1853年定鼎南京后开科取士,先后录取几百名进士。当时专门设立女科,19岁的傅善祥一举夺魁,成为女状元。傅善祥最初在东王府当秘书,后提升为殿前左丞相。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