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大意失荆州 诸葛亮为什么要故意失荆州?
说诸葛亮故意失荆州,网友们可能会惊讶,为什么要故意失荆州呢,荆州明明是关羽丢掉的。历史上,诸葛亮是以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流芳百世的。怎么可能故意失荆州?失荆州对刘备来说,不是普通的损兵折将,而是断其臂膀,坏其基业。诸葛亮不可能故意失荆州啊!诸葛亮不可能故意失荆州吗?如果诸葛亮有隐藏着一点点的私心呢?如果是这样,那一切就很好解释了。雄据荆州为刘备肱骨的关云长,就是诸葛亮第一个要除去的对象。除掉关云长,失去荆州,对诸葛亮来说,不仅无损,而且有益。要知道,虽然是孙吴据有荆州,可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是在孙吴的。而且诸葛亮当时(公元220年)并无亲生子嗣,养子诸葛乔,16周岁,本是诸葛瑾的二儿子。
可诸葛亮既然有此谋划,那后来为什么没有反叛呢?要知道,诸葛家族在三国时期三方下注。吴国,他的兄长诸葛瑾死后,其大儿子诸葛恪把持吴国朝政,为所欲为,遭吴主孙亮所忌,中计被诛,满门抄斩。魏国,他的族弟诸葛诞,起兵反司马昭,事败,司马昭入寿春,将诸葛诞老小尽皆枭首,灭其三族。应该说,刘备的布局和诸葛亮自身的局限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刘备虽然对诸葛亮的能力信任有加,但并不是事事由着诸葛亮。在横跨荆、益两州之后,荆州,是关云长坐镇,东川,由魏延负责。两方大员,都不是诸葛亮可以轻易驾驭的。即使在白帝城临终托孤,刘备的布置也还是很周全的。对诸葛亮从道义、情理和实力进行了约束。先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逼诸葛亮表态;次让刘禅“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此时诸葛亮仍然没有亲生儿子)”,后又“嘱赵云曰:‘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
另一方面,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四年(公元227年)亲生儿子诸葛瞻才出生,再一年,养子诸葛乔卒。诸葛亮五十三岁去世的时候(公元234年),诸葛瞻才刚七周岁。正是“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诸葛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为什么说诸葛亮故意失荆州,首先,很难用过失来形容诸葛亮的失策。诸葛亮是守过荆州的,出山辅佐刘备前更是长期呆在荆州。对荆州的局势他比任何人都看得清楚。在孙曹两家联合图谋荆州之际,诸葛亮献策让关云长离开根据地去攻曹而不作任何支援,牺牲关云长的意图十分明显。事实上,此前马超就曾经吃过这样的亏。
《三国演义》第77回玄德忽然惊觉,乃是一梦。时正三鼓。玄德大疑,急出前殿,使人请孔明来。孔明入见,玄德细言梦警。孔明曰:“此乃王上心思关公,故有此梦。何必多疑?”玄德再三疑虑,孔明以善言解之。孔明辞出,至中门外,迎见许靖。靖曰:“某才赴军师府下报一机密,听知军师入宫,特来至此。”孔明曰:“有何机密?”靖曰:“某适闻外人传说,东吴吕蒙已袭荆州,关公已遇害!故特来密报军师。”孔明曰:“吾夜观天象,见将星落于荆楚之地,已知云长必然被祸,但恐王上忧虑,故未敢言。”
连许靖都听说的消息,诸葛亮还要夜观天象才知道?蜀国的细作对魏吴两地的消息都能及时传来,对自家的情报反而不尽心?荆州失守的消息没有传到成都吗?为什么连关云长遇害的消息都传来了,马良还没到?原来诸葛亮“但恐王上忧虑,故未敢言”。难道诸葛亮收到的直接就是关云长遇害的消息吗?为什么不第一时间派遣兵力接应?即使来不及派兵,哪怕派个使者与吴国谈判进行武力威胁软硬兼施救回关云长也是可能的。
也正是这些个马良伊籍,在荆州之战整个过程中,不发一言,不出一计,堪比“徐庶进曹营”。而他们,却是诸葛亮非常信任的人,是诸葛亮留下来辅佐关云长的文官,是荆州本地人。马良是伊籍推荐给刘备的,马良之弟马谡,与诸葛亮亲如兄弟。此外,象傅士仁,糜芳酒后误事,费诗回去,没有报告吗?关云长没有得力下属守卫荆州,连随军司马王甫都担心,诸葛亮不考虑吗?关云长久攻樊城不下,二受箭伤,“撤荆州大半兵赴樊城听调”,诸葛亮会不清楚吗?如果刘备可能被表面战果迷惑,难道作为军师甚至可能是情报部门负责人,经常以夜观天象掩饰的诸葛亮也如此大意吗?
所以,诸葛亮在失荆州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绝对不是简单的过失,而是有明显的故意。《三国演义》在叙述中,对此也似埋有伏笔。关云长兵取樊城之前,“假寐于帐中。忽见一猪,其大如牛,浑身黑色,奔入帐中,径咬云长之足。云长大怒,急拔剑斩之,声如裂帛。霎然惊觉,乃是一梦”。“猪”与诸葛亮的“诸”是同音的,“帛”与“葛”是同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