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三十六计真的没有固定作者吗?三十六计出自哪朝

2017-03-08 16:56:33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提起兵法《三十六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虽然在民间广为流传,但现传作为书籍的《三十六计》最早版本是1941年发现的。日前,在济宁市发现

提起兵法《三十六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虽然在民间广为流传,但现传作为书籍的《三十六计》最早版本是1941年发现的。日前,在济宁市发现了一部隋代玉简《三十六计》,将其成书年代上推千余年,经过相关专家研究考证,《三十六计》的作者也可以基本确定为南北朝时的名将檀道济。

地摊发现古玉简册

发现的这些玉简册共计66片,单片长24厘米,宽2厘米,厚0.5厘米,平铺长达132厘米,总重量为4.6千克。玉简册阴刻小篆体文字,共计919字。玉简册首片刻“三十六计”四字,尾片属“开皇十六年十一月一日,何震刻”。隋代玉简册发现与收藏者、济宁市的郭克义先生说,多年来他喜欢收藏,这套《三十六计》玉简册是他2003年偶然在济宁市一个古玩市场发现并购藏的。发现时这套玉简册十分散乱,有的还断裂了,仔细看上面有字迹,感觉年代久远就买了下来。经过仔细认读,才发现上面的字迹是《三十六计》。他曾请北京、南京的专家鉴定过,后来,又找到中国古玉器研究会山东省中心和山东孙子研究会。为此,中国古玉器研究会、山东孙子研究会、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济宁市政协召开了专题研讨会,通过专家的鉴定,才确认这是揭开《三十六计》作者之谜的重要佐证。

古代玉书的重大发现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吕济民鉴定认为:玉片《三十六计》面册,隋·开皇,和田青玉,共66体套。残损不大,比较完好,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应妥为保存。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汪遵国鉴定认为:“三十六计”铭玉简册,和田青玉,有自然的黄褐色沁色,系年久二次氧化而形成,玉简66件,皆长24厘米,每件皆阴刻小篆文字,起为“三十六计”,末署“开皇十六年十一月一日,何震刻”,书法工整古雅,系玉简罕见珍品。故宫博物院周南泉研究员鉴定认为:此《三十六计》玉简册书法古雅,刻工极佳,内容真实可信,确属隋代玉书,很罕见,有很高的文物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可以确定檀道济所著

据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王钧林教授介绍,现传《三十六计》较早版本系1941年由成都兴华印刷厂用土纸翻印的,封面书《三十六计》,旁注“秘本兵法”,并说明原书是手抄本,1941年在分州(今陕西省分县)某书摊发现,抄本前部“都系养生之谈,而末尾数十篇,附抄三十六计,解释皆用兵法,然后知其果为兵法也。”1961年,收藏者叔和在《光明日报》撰文加以介绍后,又将这土纸本赠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此后便出现了各种翻印和传抄的版本。但《三十六计》一书,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所有史书著述中都未见记载,因此《三十六计》究竟是何人何时所著,一直没有确考定论。

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兵学的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谢祥皓说,《三十六计》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王敬则是南朝齐国将领,生于435年,卒于498年,也就是说生于檀道济死的前1年。书中记载:“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夫子唯应急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被后人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也有:“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一语。而其中的檀公就是南北朝时宋朝著名将领檀道济。檀道济祖籍高平金乡,据考证即今济宁金乡县卜集乡檀庄人;生于何年不详,死于436年。他智勇兼备,屡建奇功,史书中有“优俘善卒”、“唱筹量沙”等事例和“乃坏汝万里长城”之名言。而檀道济“唱筹量沙”之处就是发生在古代济南。谢祥皓说:“可以确定《三十六计》就是檀道济所著,而隋代玉简册的发现更加肯定了这个观点。”据了解,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6套。每套各包含6计,总共36计。其中每计名称后有解说,解说后有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等兵家的精辟语句。

成书时间上推千余年

这件刻有“开皇十六年十一月一日,何震刻”的《三十六计》玉简被专家确定为隋代之物,这就说明《三十六计》在南北朝时的宋、齐年间就已成书流传,其成书时间上推了一千多年。而且使《三十六计》的作者更加明确和清晰了,可以说,玉简的发现以实物例证确定了这本兵学著作的作者。

山东孙子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古玉器研究会山东省中心主任赵承凤认为,檀道济作为一代名将,熟读兵书,精通谋略,完全具备著书立说的素质和实践基础。如果说春秋战国的军事实践活动造就了《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古代军事战略理论的话,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战乱,又将我国古代军事战术理论推向新的高峰。檀道济作为这一时代优秀军事家的代表,总结大量的军事实践活动,成就《三十六计》是符合时代背景及其要求的。

所不同的是:隋玉简中没有现在版本中的总说和六套计,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的题目及按。而按中多用春秋战国及汉代战例,但也有两处提到宋、辽、金之事。因此可以认为《三十六计》作者是檀道济无疑,而总说和每计的“按”可能是后世的一位深谙兵法理论、精通易经、满腹经纶的人加上去的。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