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谋略在春秋战国面前为何是小儿科
中国人喜欢谋略,不是为了阴谋诡计害人,而是纯粹的喜欢,大多数人习惯这样说:学点谋略没有坏处,不去害人,能预防被害,还能增长知识。这话一点没错。说起谋略,70%的人会想到三国,具体点是《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谋士众多,最后也是谋士决定了战局。可我们翻看一下历史记载(正史),三国时期的谋士们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典籍供大家品读(当然,《三国演义》本身就是谋略类小说),即便是诸葛亮有那么几本著作,但也是从前人的书籍中改变而来。所以,三国时期是中国谋略史的巅峰时刻,是运用谋略最成功的时期。我们要想看谋略怎样运用,那看三国没有任何问题。可要学习谋略那就不要看三国了,要看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谋略典籍最多的一个时期,这些典籍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几千年。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鬼谷子、黄石公、孙武、孙膑等等都是谋略大家。春秋战国时期的谋略典籍数量惊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道德经》、《论语》、《韩非子》、《荀子》、《管子》、《鬼谷子》、《孙子兵法》、《战国策》、《素书》、《六韬三略》、《司马法》、《吴子》、《尉缭子》、《孙膑兵法》、《墨子》、《三十六计》(成书于明清,内容为春秋战国)等等,这些都是谋略典籍,有兵家代表、有纵横家代表、有儒家代表、有道家代表、有法家代表作等等。
在春秋战国时期,谋略的运用也达到了极致,不比三国时期的巅峰时刻差,只是春秋战国史非常的繁杂,并且野史众多,我们能参考的也只有《史记》、《资治通鉴》、《吕氏春秋》,这些典籍虽然被称为正史,但很多内容的可信度很低。假如读者朋友有时间又有耐心,可以仔细的看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看个一两遍之后,就会觉得《三国演义》里的谋略都是小儿科,诸葛亮那点本事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谋略大家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看过苏秦和张仪合纵连横的朋友会有同感),并且三国时期谋士运用的手段都能在春秋战国时期找到,有些甚至雷同,这其实与罗贯中有着直接的联系,猜的没错的话,他本人对谋略有很深的研究。
对于谋士,我想说“张良之后再无谋士”。张良是千古第一谋士,没有他就不太可能有刘邦的汉室天下。张良不带兵打仗,但张良之后的谋士就变了味道,既要谋又要战。这点不是时代的退步,而是时代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谋士被大家所不齿,领兵作战的将军们也很反感谋士,所以,谋士要想立足,那必须要领兵作战,否则无法生存。这一点在三国中也有体现,诸葛亮和庞统就是最好的例子,诸葛亮如果不领兵作战,那他还有那么大的号召力吗?庞统不去领兵作战,那他还会死?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会”。至于说学谋略是学三国还是学春秋战国,这点没有统一的答案,学习春秋战国的谋略典籍等于在学校读书,学习三国里谋略的运用等于迈入社会进行实践。是只学习还是只学运用,还是都学,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最后,还是那句老话,写历史,说历史,不是去抨击哪段历史来骗取注意力,而是跟大家一起学习知识,尽可能的还原历史,让我们的正史被更多的人知晓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