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新朝皇帝王莽在历史上的尴尬地位 如何评价王莽

2017-03-08 10:40:10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作为一个反面人物,王莽被看做盗国贼,一个失败者,被绿林起义军斩首的倒霉者,在中国的历史上,王莽被摆在了一个十分尴尬和难堪的位置上,

作为一个反面人物,王莽被看做盗国贼,一个失败者,被绿林起义军斩首的倒霉者,在中国的历史上,王莽被摆在了一个十分尴尬和难堪的位置上,受到人们的讥讽和嘲笑。

但《汉书·王莽传》中的王莽与历史中为人们所熟知的王莽大相径庭:“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

王莽并没有沾染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恶习,他做官后,严于律己,从不用特权,以权谋私。而且他的亲人犯了罪,他一样不容情,但可惜,这些都是他当皇帝之前的作为。

不过,从他当皇帝前的表现来看,王莽才德兼备,并非是个一无是处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王莽才能有机会进入西汉末年朝廷的权力核心,获得最大的权力。当上皇帝的王莽,并不穷奢极俗,而是千方百计为国家富强、百姓富裕而想办法。

王莽改制的第一个作为就是停止土地和奴婢的买卖,缓解当时社会日益尖锐的矛盾,但他的这些做法触犯了当朝达官贵人的利益,他们集体上奏,逼得王莽不得不中止这项举措,他托古改制的条例刚一实行就遭到了挫败。

不过王莽继续改制,他希望能振兴经济,于是就通过“五均六筦”节制商人们对农民的过度盘剥,制止高利贷者的猖獗活动。但同样地,这也是触犯了富商巨贾的权益,他们极力阻挠,导致王莽后期推行了几次的货币改革都没有成功,这些非但没有缓解了社会矛盾,反而引起了更大的社会动乱。

与此同时,王莽新建立起来的政权也岌岌可危,终于在最后的农民起义中垮了台,但历史上篡位的并不止王莽一个人,东汉末年的曹丕篡汉称帝,建立魏国;司马炎夺取魏朝政权,建立西晋等等。可后人并未对这些篡权者加以恶评。而王莽这个篡位者到底为何被恶评呢?追溯根源,大体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中国封建历史上,传统的观念是皇家史观容不得篡位者的事迹载入史册。一般篡位者都想尽办法将自己在历史上树立起一个光辉灿烂的形象,因为篡位者是会留下万世骂名的。同样,篡位者对其他朝代的篡位者也会给予丑化和贬低,例如东汉班固在《汉书》中,对凡是做过皇帝或具备同等地位的人,与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大致相同,都被传之以“本纪”,而在《汉书》中,王莽却被列入一般大臣名士的传记之中,可见汉代的统治者对王莽所持的态度。

第二、王莽之所以被后人恶评,是因为王莽政权的后继无人,王莽没有机会像李世民、朱棣等人,在篡位后巩固自己的政权并传之于后代子孙。他在位时,天下大乱,他被攻入京城里的起义军所杀,还没来得及巩固发展自己的政权,就戛然而止。这样一来,自然没有人会为他扳回正名,只能由得那些后人大肆篡改历史,夸大或虚构他篡位的正当和合理性,然后贬损王莽的种种行为。

第三、被当做反面教材的王莽几乎成了每个朝代都要提的历史,代代相传,王莽被污名化的命运便逃不掉了。而且古人一向都很崇尚秩序,他们不肯承认“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深受儒家教化的古人在思维上形成了一种定式,认为秩序不应当被打破,谁打破了这种秩序,谁就是罪人。

从王莽的种种表现来看,他并没有当皇帝的才能,虽然他一心想将天下治理好,但最后的结果不但丢了天下,也丢了自己的性命,更是背上了千古骂名。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