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古代苛政:熟人聚餐超三人即违法 受制裁
传统中国以农耕为主,年节重在两端,一是祭祀,二是吃喝。
祭祀的目的是慎终追远,感念祖先,而吃喝则是难得的放纵。中国有漫长的专制历史,在相当时期,熟人聚餐超3人即违法,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为皇权忌讳人们横向联系,希望每个人都成为原子态的个体,这样即使有人反抗,也会很快被制服。当然,在落后的官僚体制中,这样的法律很难被严格执行,然而,农耕社会生产能力弱,普通人平日想吃也吃不起,只能趁年节挖空心思过把瘾。
奇怪的是,明清时代的主粮玉米一直未能混入春节食谱。
玉米虽属舶来品,但大米、面粉也都是从国外传入的,今天人们已坦然接受,我们的传统主粮粟(小米)、黍(大黄米)、麻、雕胡等,反而很少能在餐桌上看到。与玉米同期传入的花生早就站稳了脚跟,名菜“宫保鸡丁”等如果没有它,便不算正宗。在今天,大多数水果、蔬菜的原产地都来自异域,如果没有它们,节日的餐桌将异常寂寥,可见,玉米的外籍血统并不是问题。
有人认为,玉米是粗粮,怎么能在节日吃呢?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玉米虽富含烟酸和烟酰胺,但不宜被人体吸收,必须在煮粥时加入适量的碱,使其转化为人体能吸收的养分,否则会引发糙皮病(又称癞皮病),在相当时期里,中国人并不知道这一点,这本来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但奇怪的是,历史上中国并没有像欧洲那样,发生糙皮病一度泛滥的情况。
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人普遍食用黄豆或豆制品,它可以有效预防糙皮病,而欧洲人因对植物蛋白过敏率大大高于中国人,故食用黄豆较少,在肉蛋奶等供应充分地区,尚能平安,如果供应不充分,立刻会出现问题。
受糙皮病流行的影响,欧洲人普遍认为玉米缺乏营养,可中国人恰恰相反,认为玉米富含营养,那么,为什么在春节食谱中却没有它的身影呢?
这也许与“棚民”有关,玉米引入中国后,其产量并不高于稻米,初期在平原上种植者不多,但它突出的优点是耐寒,适合在山区生长,故明清时出现了许多棚民,他们游离于传统社会之外,自种自收,不用纳税,由于流动性极强,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被官方、民间所鄙视。这或者连累了玉米,被看成是穷人食品,难入大宴。美味的玉米本可制作出许多花样,可中餐在这方面的尝试却一直不多。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欧洲,由于山区游民以玉米为主食,所以玉米被一些人看成是低档食物,虽然当时欧洲人已经知道吃玉米应该加碱,但他们还是宣称玉米味道粗劣,只配做饲料。直到今天,绝大多数欧洲人仍然不吃玉米。
玉米本不懂尊卑,却因人的尊卑意识,成了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