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如何弄死制约她走向权力顶峰的女人 两宫谜案
慈禧与慈安之争
光绪七年(1881)三月初十日戌时,年仅45岁的慈安皇太后猝然崩逝于钟粹宫。随着这位比慈禧还小两岁的仁爱忠厚皇太后突然暴毙宫中,清廷的垂帘听政由两宫并列骤然变成慈禧一人独裁。因此,对于她的死因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将她的猝死与慈禧联系起来。
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有什么关系?
慈禧和慈安都是咸丰的妃子,而慈安是皇后,慈禧是太子的母亲。咸丰死后,她们俩都被尊为皇太后。慈禧为西太后,慈安 为东太后,她们俩是咸丰的正室与侧室的关系。
一段清末史,留下了“两宫太后”之间诸多的疑案。由于最终清末政坛“女主”慈禧当权,西太后慈禧和正宫太后慈安的关系,便被前者捣成了一潭浑水,使后人难于从中看出真相。在这段其实清晰而被捣成的“浑水”中,后人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忘记这段两宫太后关系史,不论过程是非,只论结果成败,是捣成“浑水”者慈禧的主旨;二,是慈禧,才在这段历史的浑水中摸到了鱼。尤其是,在时人笔记对慈安“长厚”、“温和”的赞美词中,另一拨人透过这种赞美看到了人性的劣根,便是对“摸鱼”者的妒忌。这更使得这段“水”愈发浑浊而“深如海”了。
史笔关于慈禧与正宫慈安的第一次矛盾冲突记载,是“兰贵人”(后来慈禧)入宫得宠之际。有一段时间,咸丰皇帝表现得像《长恨歌》所谓那样: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皇宫“祖宗之法”规定,但凡皇帝每夜“临幸”某妃,都由太监将名册一式二份,一式由内监“敬事房”收录,一式交于正宫皇后。皇帝也难。皇帝不上朝的消息经由太监传到了正宫慈安耳中,慈安便手持“祖训”前往干预。待咸丰皇帝前脚走,慈安便把“兰贵人”唤至皇后行使权力的坤宁宫,命令哭哭啼啼的“兰贵人”下跪,宣示她不守“妇道”。正欲家法从事,人走心在的咸丰皇帝匆匆走了进来,大呼“请皇后免责,兰儿已有娠矣”。慈安听到此言,连忙下座说:“帝胡不早言,吾之杖伊,遵祖制也,受杖堕娠,失祖训矣。皇上春秋虽盛,储宫未备,吾安可守一训,而失列祖列宗之遗意哉?”(引自许指严《十叶野闻》)皇上造人计划,关乎国运千秋大业,朝政此时彼时,何足道哉?
史笔明确记载的“两宫”第二次冲突,发生在光绪六年(1880年)的咸丰皇帝东陵祭祀仪式上。中国人都知道,祭祀仪式都有一定的规矩。在那个时代,尤其对于皇家来说,它几乎超越了“国法”。咸丰皇帝死前,西宫太后慈禧不过是“懿贵妃”,咸丰死后才升为“西太后”。就是说,如果此时咸丰皇帝九泉下有知,他还不认识这个“西太后”呢。祭祀开始,慈安坚持按咸丰帝生前规矩,慈安居前,旁边空位留给先于咸丰帝死去的那位“正后”,而慈禧稍居下位。对此,慈禧据理力争,两宫太后并坐“垂帘”已久,还提这种陈芝麻烂谷子的所谓规矩,是对现实西太后的侮辱,叫她何能“母仪天下”?最终仪式依就了慈禧意愿。史笔记载,这次在皇家祭祀公开场合中的争执,使得西后对正宫东太后尤为“衔恨”。
两宫的第三次争执,要算因刚得宠的李莲英而引起。史述清末李莲英小心谨慎、低调做人、左右逢源,但早期的他并非如此。某日慈安坐轿经过宫中某殿,李莲英正与某小太监玩掼跤比赛。深知“两宫”权力高低的李莲英对东宫慈安的轿子视而不见,仍然挡于道中玩兴正浓。在慈安的呼斥下,李莲英才退于路边跪下,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史笔说,慈安欲对李莲英行使“杖责”,竟有后宫中人为其“缓颊”说情。看来,西宫慈禧能力和权力大于正宫慈安,已是后宫之中为人所共知的事实,不是慈安遗留的正宫地位所能决定的。史笔甚至评论,就连恭亲王,也由于知道慈禧与慈安有矛盾,不敢效忠于慈安,而是恭顺于慈禧。可见慈禧当时的霸权人气。气呼呼的慈安改道去见慈禧,说:尽管李莲英有一点才能,也不过是一太监,应受祖训限制,对两宫太后一律敬畏,你怎么可以放任他,让他只知有西宫、不知有东宫?慈禧反诘说:李莲英不过是一个奴才罢了,太后要杖他杀他,就像对待一只猪一只羊,我怎么可以庇护?对他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何必来责备我?慈禧很会说理。
史笔所载的两宫太后第四次冲突,更具诡秘性,与它连在一起的,是慈安“暴卒”。由于它涉及数千年中国主流文化发展成为的“道德”大是大非问题,历来道仕们宁愿披之以“衣冠”而成为道貌岸然,而掩之以道祖所言“食色性也”,它掩盖了真本人性而成为“伪道”。处于主流道德说教下的慈禧,也不能不对她27岁开始寡居的人性欲望讳莫如深。这种讳莫如深,只在语言上而非在具体行动上——这是分裂式的行为按本性而语言按“道德”的历史现象。
两宫太后谜案:慈安暴毙之谜
史册记载清楚,慈安暴死那年1881年,慈禧正生了一场持续很长一段时日的大病。当“暴死”这个消息刚传出,清廷军机处和总理衙门的那些官宦们还以为慈禧死了呢。原来,慈禧在生病之际,“垂帘听政”便由慈安一人独当。慈安见识自在慈禧之下,凡对主政的恭亲王有不放心的疑难问题,慈安便“就商”于病榻之上的慈禧。某日清早,慈安又带着这种疑难问题去请教慈禧。由于时间尚早,外间太监未及通报,慈安进入,摇手示意宫女不要声张。及至慈安踏入正殿,便闻到一股血腥味,步入寝室,只见慈禧横卧榻上,边上有一男子正为她抚背捶腰。
关于这次慈禧生病,由于“正史”无确切记载,史述有很多争议,有说正常生病,有说小产。至于“小产”的作俑者,史述也有争议,有说戏子伶人,有说清末重臣荣禄。这些各自言之凿凿的“公婆说理”,使这种本来符合真性情、薄如窗纸的史实,成为了“浑水”,成为了“深如海”。不过,那位八国联军后进入皇宫、受过西式教育而思想比较开明、深得慈禧太后宠爱的“德龄公主”,从晚年慈禧对荣禄的情感不经意表露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她比较倾信于那个男子是荣禄(有近代史学者从荣禄的升迁中寻找蛛丝马迹)。当然,有感情和实际行为可能不在同一人,也难说。
史传就在这次慈安发现之际,慈禧向正宫娘娘大谈数十年姊妹情,大谈两人做女人难、做寡居女人更难、做寡居皇太后难上加难的苦难历程,说得慈安眼泪稀里哗啦,把咸丰帝临终那份处置“懿贵妃”的手书出示给了“知错能改”的慈禧。
在正史中,尽管女主慈禧一再表白她与慈安的姊妹情,就像她一再表白对光绪皇帝“爱之如子”、“如同己出”一样,但是,说话的渺小性其实完全包裹不了行为的巨大性。历史可以证明,只有别有居心者和愚昧糊涂虫才会用说话来证明行为而非用行为来证明说话。慈禧后来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她与生前慈安之间的关系。
史笔记载,在慈安死后的某周年祭祀中,慈禧太后死活不肯对着逝者慈安的灵位下跪。在主持祭祀仪式的礼部官员“死谏”下,慈禧才“母仪天下”地跪了下去。对此,现代的后人们也许倒真的不该责备慈禧太后了,因为,这才是她率真个性的真情表达。
慈禧一生善于制造悬念与悬案,她自己病重而别人“暴卒”的相似一幕还出现在她临终。1908年11月,清廷官宦只知太后患重病,忽然传出光绪帝死亡,使人疑窦丛生。“先传太后危笃,初未闻帝病加剧,乃帝先崩,疑传纷起”(金梁《光宣小传》)。现代科技手段揭示,光绪死于砒霜中毒。
慈安不是被毒死的?
野史笔记可信性差,就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翁同龢日记》中有关慈安死亡过程的记载。此时翁同龢除了依然承担着光绪帝老师一职,同时他还是礼部尚书。礼部主管皇室的婚丧大典,慈安大丧自然归属他的职责范围。翁同龢负责办理慈安丧仪,对于慈安的死因就有了比较深入和翔实的了解与记载,可信性较强。翁同龢在慈安死后,记下了慈安脉案、药方和病情进展状况。依据病情进展记录,咨询资深中医专家,慈安死因多半为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所导致。其实,慈安的脑血管疾病并非突发,而是宿疾。《翁同龢日记》中曾经记载过慈安的两次病史。这些情况都说明慈安患有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生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而这次,由于慈禧生病,慈安一人独理朝政,不善于摆布朝政大事的她,在这一时期里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身心疲惫在所难免。慈安在发病的前一天,根据《述庵秘录》记载,她“两颊微赤”,虽然自己无感觉上的大碍,但从这一面色判断,慈安此时“肝阳上亢”,可能已经血压很高,直接诱发脑中风、甚至脑出血。由此,可以得出一个比较接近事实的结论:慈安死于脑血管疾病,而并非野史中所描绘的为慈禧所害。
慈安的中年早逝,对于朝局的影响非常之大。
慈安死后,对于慈禧而言,为其专权扫清了道路。尽管慈安生前清心寡欲,极少参与政治,不像慈禧那样有谋略和魄力,然而慈安的存在本身,对慈禧的专权就是一股巨大的威慑。慈安一死,权力尽归西宫,慈禧可以惟我独尊、专执国政而无所忌惮。从此两宫垂帘格局变为西宫独尊,光绪帝还未成人,慈禧大权独揽,开始成为名副其实的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慈安与慈禧:
(一)宫闱之争
慈禧说:入宫以后,宫人皆以我为美,羡妒我,但皆为我所制。这显然是她说大话,是不可信的谎言,她虽贵为皇太后却象那些出身寒门之人,爱把想象说成现实。有些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
比如:她看见珍妃受专宠,曾对众人说过:宫中最象她的女人就是珍妃。
她不是咸丰的最爱,更不是专宠,咸丰活着的时候,她只是贵妃、而不是皇贵妃,原本慈禧生的孩子是咸丰帝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皇贵妃的位子应该属于她,可是,皇贵妃的位子宁愿空着也没有轮到她,说明她在咸丰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重要。她却说自己和珍妃一样。她的自我感觉与事实有点不符。
又比如:在逃往热河的路上,慈禧坐的是一辆破车,慈禧要求肃顺换车,结果被肃顺数落一顿:“连皇后坐的都是破车,你算何人?就不能克服一下吗,真不直觉!”这与《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中,赵姨娘的兄弟死了,要求临时当家的探春多给二三十两银子,探春驳斥赵姨娘的要求如出一辙。慈禧和赵姨娘一样不识趣和没有自知之明。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得出慈禧并不得咸丰宠爱,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两个男人关系很好,就可以从地位底的这人眼里看到他主子的意思。原本她是唯一皇子的亲身母亲,应该受尊重,肃顺只所以对慈禧如此傲慢,足以证明慈禧不得宠,相反肃顺很尊重慈安。
慈安既没有生儿育女、是个半文盲、又性格古板,按照这样的说法,这是一个很讨厌的女人,可是她凭什么“升迁”速度快过慈禧,慈安初入宫就被封为嫔,取得了内庭主位的尊贵地位,之后在4个多月的时间内,地位直线上升,平步青云,登上了皇后的宝座,晋升之快,在清代找不到第二例。这在清代是不多见的。
有学者说:皇帝敬重皇后,皇后年纪不大、不浪漫、大热天穿的衣冠楚楚、捂得严严实实,怕走光,跟皇帝说话一板一眼,皇帝召幸自己的贵人、常在,第二天早晨皇后领着一帮太监宫女去叫门,在门口高声朗读雍正关于《勤政》的祖训,变相给皇帝提意见。或者说哪个嫔妃梳了奇怪的发型、哪个嫔妃穿了奇装异服,一律严肃处理,她就管这个。咸丰帝跟她提起国家大政,他一概不接茬,皇后谨守祖制,实际上她也不懂。
这很明显是慈禧版本的慈安故事。慈禧在慈安死后活了几十年,在这几十年里人们只听到她在说话,无法听到死人的辩解。所以,大多数文献反应的都是慈禧的声音,人们展现的是慈禧本人的观点,是在以她的视角来讲述历史,她有能力影响历史文献的记载。
起初李莲英只是给慈禧梳头的小太监,为了讨好慈禧,专程到妓院学习妓女怎样梳头。妓女的梳头一定是很新颖的。所以,象“嫔妃梳了奇怪的发型、哪个嫔妃穿了奇装异服,一律严肃处理,她就管这个”这样的话一定是出自慈禧亲口。她一定是曾经因为发式新颖的缘故受到过皇后的责罚。
慈禧没有慈安高明、也没有丽贵妃受宠,“宫人皆以我为美,羡妒我,……”,其实不是别人嫉妒她,而是她嫉妒别人,她经常教训丽贵妃借此宣泄心中的嫉妒,丽贵妃见皇上快不行了就求皇后:皇后,如果皇上有个三长两短,你可要照顾我啊!
有人说慈禧有女政治家风范,并没有对丽贵妃怎样。与其说丽贵妃能平安度过人生是慈禧大度,倒还不如说是慈安具有政治家风范。因为慈安在,丽贵妃才能平稳过度到丽皇贵太妃的位置。
(二)政治能力较量
慈安的执政能力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慈安这个人缺乏认识,认为她懦弱、对政治不感兴趣。也许不是这样,翻一翻历史年表,在她执政那几年被称着“同治中兴”战争取得胜利多,签不平等条约比较少。
太平天国、捻军和苗民、回民起义军在这段时间彻底失败,清军占上风。
1864年6月湘军克复江宁。
1868年8月西捻军在茌平溃败,全军覆没。
太平天国、捻军打下去以后,清朝政府开始稳定下来。达到了他们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的目的。
1876年8月18日,刘锦棠以及其他的部将一举收复了乌鲁木齐,后来打到十一月,天山北路全部收复了,左宗棠就乘胜追击。1877年分兵三路齐头并进。
1878年的1月2日,除了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之外,新疆全部被收复了。这是晚清历史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是晚清夕照图中最光彩的一笔。
有文章说:慈禧力排众议支持左宗棠收复了新疆160万国土。这是发生在公元1871年的事情,慈安在世。如果真是慈禧力排众议支持左宗棠,左宗棠一定很钦佩慈禧,但不是,左宗棠对慈禧很不尊重,在万寿圣节也不参加行礼。倒是对慈安尊敬有加,左宗棠突然听说慈安得病身亡,顿足大声说:“昨早对时,上边(指慈安)清朗周密,何尝似有病者?即去暴疾,亦何至若是之速耶?
即使慈禧当时力排众议、全力支持左宗棠,也是根据慈安的意思,幕后掌控大方针是慈安。从左宗棠的一句:“昨早对时,上边(指慈安)清朗周密……”。“清朗”是指精神状况,而“周密”是说:办事周密、思维、想法周密。至少在左宗棠看来慈安是个行事、思维周密之人,而不是象大家说的那样:慈安是一个事事依赖慈禧的无能的人。
慈安太后看看时间表就知道,1881年(光绪七年)2月24日《伊犁条约》签订的时候,慈禧生病,是慈安在管事。条约签订期间,从中俄双方展开的拉锯战来看,对慈安的政治能力便能有所认识。
1879年10月2日,崇厚在沙俄的胁迫下,未经清政府允许,擅自与沙俄在黑海之滨的里瓦吉亚签订了《交收伊犁条约》。《交收伊犁条约》签订后,国内舆论哗然,纷纷指责崇厚卖国。
1880年2月19日,清廷颁发上谕,任命大理寺少卿、驻英法公使曾纪泽为出使俄国钦差大臣,希望在对俄酌量让步的基础上改订《交收伊犁条约》,挽回一部分主权。
1881年(光绪七年)2月24日,曾纪泽在沙俄拟定的《伊犁条约》上签字画押,并签订了关于赔款交纳办法的专条、中俄《改订陆路通商章程》及其附件《俄商前往中国贸易过界卡伦单》。
《中俄伊犁条约》与《交收伊犁条约》相比,部分条款对中国的损害减少了一些, 《中俄伊犁条约》签订后,负责收复新疆的左宗棠对这一条约表示满意,说:“中俄和议,伊犁全还,界务无损。领事只设嘉峪关、吐鲁番两处,此外均作罢论,则商务亦尚相安。吉林俄船撤还,松花江不许俄船来往”。而对曾纪泽也赞扬道:“劼刚此行,于时局大有裨益,中外倾心,差强人意也”。
其实,《中俄伊犁条约》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条约,那么左宗棠又为什么要大加赞赏呢,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那些话?显然不是对媒体,因为那时还没有媒体的概念。也不是对百姓,如果是对百姓就没必要遮掩。左宗棠似乎是在回答“上边”的问话。“上边”征求左宗棠的意见,然后左宗棠回答:不错。似乎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恰好能证明“上边”是一个对国家负责任的人。左宗棠很体谅“上边”,就当时的清廷能把条约谈成那样,已经是很不错的一件事了。
为什么说左宗棠很体谅“上边”呢?因为按常理,一个血气方刚的人、又连打几次胜仗,是很容易杀红了眼,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这种情况下人是很难冷静的。
在光绪年间任过大清国驻英国大使,回国后先后任过光禄寺卿、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左副都御使的薛福成,在他的《庸盦笔记》中记到:诛杀陷城失地、临阵逃脱的两江总督何桂清,将骄蹇贪淫的胜保下狱赐死,赏给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爵位,皆出自慈安之意。慈安的能力当时人就有深刻认识。
慈禧执政能力
再看看慈禧统治时期,净打败仗、签不平等条约,自从她独揽朝纲以来这个国家就再也没有发生过什么好事。自1881年3月慈安去世。
1885年 与法国签不平等条约,当时人称:“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即使打赢了,也还与法国签不平等条约。这种事,舍她慈禧,还有谁?!能如此行为。
1894年六旬庆典,日军攻占辽南重镇大连。
1894年-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1898年,镇压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京。慈禧太后逃离北京。
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
1904-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战场发生在中国大连旅顺,清廷无耻地宣布中立。
1908年11月15日大约在未正三刻(下午一点四十五分)逝世。
慈安是否真的是半文盲,这还需要考证,仅凭翁同和的日记并不能说明什么,或许翁同和只是看待问题肤浅,他看见每有奏牍,必西宫为诵而讲之,就误认为慈禧比慈安有才。慈禧读奏折只能说明她是从属地位,如果一份奏章必须知汇众人,肯定不是一个人看了之后,再传给下一个人再默读,再转给下一个,当然由一个人诵读,象太监念给皇帝和大臣听一样。
或者,是另一种情况,根据德龄写的书,慈禧就是那么一个人,明明知道别人明白的事情,她还是要用她的嘴来叙述一遍,据说她口才极佳,什么事情经由她那么一述说,故事就变得很精彩。德龄感叹:要学着她的话再复述一遍,那都是学不像的。慈禧少年时候当过号丧女子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只有经过训练的口才才会有那么好。也许正因为她的口才,给人感觉她有才能,使她徒有其表。
慈禧太后再说慈安出身高贵,怎么没文化呢,按理说《红楼梦》是晚清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书里的大小姐们都有文化,王熙凤不爱读书所以没文化,但也不至于不认识字,查抄大观园时,抄出司棋的信来,王熙凤读给大家听,也算粗通文墨,慈禧不也是只粗通文墨吗。
“东宫优于德、西宫优于才”这句话的依据是什么,慈禧执政时签订那么多卖国条约那么窝囊,试问她的“才”体现在哪。所谓旁观者清,倒过去看历史,现在看来,这句话完全是一种谬误。
有意思的是:人们似乎从来不说慈安的坏话,只说她有德、老实、木讷、沉默寡言,从来没有人说她“坏”。说明她很高明,站在他们的立场、以他们自身的标准来判断,这是一个“德”“才”两者都具备的、了才起的人物。
慈安权势熏天,她应该是个奖惩杀伐很重的人,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下太平天国的首都。三天当中杀了十几万人。慈安的性格形象也应该不是通常我们印象中的那样——认为她是个温文尔雅的人,实际上,她说话语气很牛。有一次,慈禧闹事,还恶人先告状说有人欺负她,慈安说:谁欺负你了,告诉我,我杀了他,这就是著名的“庚辰午门案”。
(三)庚辰午门案
光绪六年(1880)八月十二日慈禧命太监李三顺到太平湖之醇王府给其妹醇王福晋送食品。李三顺带着两个小太监,挑着八盒食物,欲从午门东左门出去。至午门,护军因其未报警事房知照门卫放行,照例禁止出门。李三顺不服,逐至争哄。李三顺归告慈禧,说被护军殴打,食盒毁弃。慈禧时在病中,非常愤怒,派人请慈安来,哭诉被人欺辱,说不杀此护军,则妹不愿复活。慈安“怜而允之”,将此案立交刑部,并面谕兼南书房行走之刑部尚书潘祖荫,必拟以斩决。潘祖荫到署传旨,讯得实情,护军是无罪的。秋审处坐办四员,提调四员,都是从各司中选出来的最精于刑律的,时有刑部八大圣人之称。他们异口同声的说:“交部即应依法,倘太后必欲杀之,则自杀之耳,本部不敢与闻。”潘祖荫将此复奏慈安,慈安转告慈禧。慈禧大怒,带病召见潘祖荫,斥骂其无良心,泼辣哭叫,捶床村骂。潘祖荫无法,只得重判护军。八月十三日上谕将护军统将护军玉林、福祥、忠和等逮捕。十一月二十九日上谕将护军玉林、福祥加重发往黑龙江遇赦不赦,忠和圈禁五年,护军统领岳林加重严议。这道谕旨对护军不惜格外重处,而对太监则不置一词,偏袒太监十分明显,“闻者骇然”,认为涨了太监的气焰,“流弊甚大”当时的形势是“枢臣莫能解,刑部不敢讯”。
但是,十二月初七日又发下改定罪名的两宫懿旨,将首犯玉林杖一百,流二千里,余犯皆减。同时责打太监李三顺三十板,首领太监刘玉祥罚去月银六个月。
看看慈安这个人处理事情,并不是向慈禧承诺什么就答应并兑现什么,说明她不迁就她,也说明她对慈禧没有提防之心。
大家普遍认为,传言的慈禧逼死或毒死慈安的说法,缺少说服力。因为面对慈安凡事退让、不与人争的个性,慈禧在政治上的权力和影响不可动摇,慈禧完全没有必要逼死或毒死慈安。是不是这样呢?对照上面的这些事例,慈禧在政治上的权力和影响不可动摇吗?她连随便出入宫门的自由都没有,她能有多大的权力?慈安凡事退让、是不与人争的个性吗?她答应慈禧,谁欺负她她就杀了谁,结果不但没有杀了“欺负”她的人,反而还把慈禧这边闹事的太监李三顺打了三十大板,以慈禧的性格怎能容忍这样的事。
文献资料在对慈安、慈禧两个人的性格描写,用笔、润色方面,写到慈安时,说她对慈禧的哭诉“怜而允之”,给人感觉她对慈禧的态度慈祥宽容。有的书写得很直白,慈安说:谁欺负你了,告诉我,我杀了他。
在描写慈禧时,说她大怒,带病召见潘祖荫,边哭边骂:“你这没良心的……,东太后都说了要杀了这个护军,你却不依,你要抗旨吗!”捶床,象个蛮横的村妇一样破口大骂。
有刑部八大圣人之称的重臣,对慈禧很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他们异口同声的说:“既然此案交本部处理,本部就应依法,如果西太后你想杀护军,那你自己杀了他,我们不参与也不想知道。”
或者是:“你东太后自己完全有能力自作主张杀了这位护军,何必交给我们办理,既然此案交本部处理,本部就应依法,你想杀护军,那你自己杀了他,我们不参与也不想知道。”刑部八大重臣的回答中并没有明确说明是东太后还是西太后,只说“太后”,所以这是双关语。一方面对慈禧的无理要求严加驳斥,另一方面也戳穿了慈安的虚伪面目。都知道这两个女人难对付,唯一的办法就是都不得罪,或者万不得已都得罪。
这件事情发生在光绪六年(1880)八月十二日,慈安死于光绪七年(1881)三月初十日。半年时间,相距没有多久,在慈安死之前,两个女人还斗得死去活来,慈禧怎能没有杀人动机?慈禧已经恨得牙痒痒的了,只要有慈安一天在,她就憋屈、就一天没有好日子过,那位被杖一百,流二千里的护军玉林,对于她来说很有可能是一个不听她的调遣的禁(护)军小头领,除掉他,是又一场政变的前兆。搞宫廷政变没有护军的配合,哪怕是一小部分护军不合作,都有可能导致失败。慈安的死是个迷。
综合这些事情,唯有慈禧说的“……但皆为我所制。”这句话象是真话,但她制别人不是因为本事而是阴险毒辣,不是象慈安那样正大光明的、让人心服口服的做事情,而是使用卑鄙下作的手段毒害人,她是个小人。
事实就摆在这儿,慈安在世,和慈安死了之后,慈禧一人独裁时前后发生的事件做个比较就能得出结论。慈安是政治家,她有政绩,她统治时期被成为“同治中兴”。慈禧充其量只能算个阴谋家、一个野心家,因为打从她一人独裁以来清朝就没有发生过什么好事,她有政绩吗?没有。只有一桩桩的糗事。
(四)钦定状元
她愚昧,在她七十大寿那年,1904年最后一次殿试在北京举行,本年的状元由她钦定,对她来说文章好坏并不重要(估计以她的文化水平,文章是好是坏她也无法辨别)她看中的是吉利不吉利,候选状元朱汝珍的名字使她联想到珍妃,于是名落孙山,而刘春霖的名字吉利,他成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名状元。令人啼笑皆非。
德玲写的《紫禁城的黄昏》这本书里慈禧这样说:“英国是世界上的强国,但这不是维多利亚女王一个人统治所造就成的。她有国会里的才俊之士一直在做她的后盾,他们讨论所有的事情,直到得出最好的结果,她只要在文件上签个名就行,国家大事也用不着她说什么话。在回过头来看看我,我有四万万的人民,所有的事都要靠我一个人判断。”这个老女人说话多么愚蠢,不错,所有的事都由她一个人判断。钦定状元是她一个人判断的,什么事情都是她一个人判断。
慈安遇事从来不一个人判断, 1914年出版的《清朝全史》记载:“同治改元之初,即知曾文正公之贤,授为两江总督。文正感其知遇,尽心谋国。而东宫(指慈安)则自军政、吏治、黜陟、赏罚,无不咨询文正而用其言。”于是当时遂有“至军国大计所关,及用人之尤重大者,东宫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额手称颂”之说。
人说慈安:咸丰帝跟她提起国家大政,她一概不接茬,皇后谨守祖制,实际上她也不懂。这应该只是封建制度下人们对作为皇后的希望,祖制要求作皇后的必须具有这样的品德。但如果慈安真的不懂政治、对咸丰帝提起的国家大政一概不接茬,她怎么知道重用曾国藩、左宗棠这些咸丰朝遗留下来的老臣呢。
(五)实行新政
义和团与清军勇斗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慈禧太后她也实行新政。可是仍然把个国家弄得乌烟瘴气。日俄战争爆发,革命党发动起义(萍、浏、醴武装起义,七女湖起义、安庆起义、绍兴起义、钦廉防起义等)等,整个国家被她搞得乱七八糟。她根本不懂得治理国家,只会“窝里斗”。政治家身边最忌讳有慈禧这种人,这种人不择手段、只顾自己飞黄腾达,他们就象害虫、象老鼠。人类辛苦耕耘,他们却不劳而获地偷窃、毁坏人类的劳动成果。
(六) 出 身
有种说法:慈禧是丫鬟出身。的确,慈禧的为人处事、行为方式不象曾经养尊处优的大小姐的作派。
慈禧的身世有很多种说法。正史说慈禧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另一种重要的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山西长治县西坡村和上秦村的村民众所周知的,他们都认定慈禧是他们那里出身的。因为家庭遭变故,慈禧在幼年被卖到了潞安府。
曾经服侍过慈禧的御前女官的容龄在1957年出版的《清宫琐记》中写道:慈禧,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生于潞安府衙西花厅。
这些毫不相干、毫无关联的人却有着同样的说法。山西长治县上秦村的宋家甚至有物证——牛皮夹子为证,牛皮夹子的内侧有火烫表格、右侧印着帝后的生辰,左侧是他们的忌日要求按时祭祀。经专家鉴定这个牛皮夹子为光绪年间制品,是皇家之物,并非伪造。怎么能无视这些确确实实存在的证据呢。
《宫女谈往录》中说到慈禧西逃路上,荒郊野外老太后要解溲她果断地说:“就在野地里庄家密的地方,人围起来!”没有便纸,只好用野麻的叶子权且代替了。如果没有在田间生活过,不是出身在农村,大家闺秀出身的人是做不出这样“最英明的决定”。
我想问问大家,诸位觉得慈禧美吗?给慈禧画像的美国女画家卡尔在《慈禧写真记》中说她怎么怎么的美,幸好有遗留下来的老照片,否则,还不一定把我们骗得多惨。在那些照片里我们看到的是个俗不可耐的、毫无品味可言、庸俗不堪的老女人。那头上戴的、肩上披的、胸前挂的、手腕上、手指上套的,坐在那里像一堆金山、银山。连脚穿的鞋子上都镶满珍珠和美玉。
慈禧似乎对自己的打扮还十分得意,她炫耀自己很注意细节,什么翡翠蝴蝶太绿了,盖过了袍子的颜色,得换上珍珠鹳。吩咐德龄到珠宝房里把35号盒子里的那只珍珠鹳拿来。
慈禧的长相,嘴和下巴还不是最丑的部位,长得最丑的是她的肩,但她自己不明白这一点,她特别珍爱一件像渔网一样的披肩,是用3500粒珍珠穿成的并点缀以美玉。披上这件披肩留下好几张老照片,说明她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着“美”。她的打扮更加夸大了她身体最丑的部位。一般人如果在正式场合总是弓背耸肩说明这个人不大方、不自信、有萎缩心理。从照片来看慈禧就是这样。
女画家卡尔难道看不出来这些吗?她之所以说慈禧美,说明她有生存意思,试想,卡尔要是说出真话并写在她的书里,那么今后有哪位有钱人还敢请她为自己画像呢?她岂不是要失去工作了?。
德龄评价慈禧说:“太后当伊在妙龄时,真是一位风姿卓越、明媚鲜明的少女”这显然是阿谀之词。慈禧年轻的时候她没见过,只是听说。德龄还说:太后走上大殿,召见大臣的时候一点也不怯场。很难想象慈禧弓背耸肩地坐着的姿势,不怯场。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味道。
当然慈禧的长相不丑,当她还只是贵人、贵妃的时候呢,手头又还没有那么多诸如珍珠、美玉之类的宝贝,这反而对她十分有利,要不然她会全部把它们戴在头上、挂在身上,那样子就惨了。据德龄讲她对色彩的感觉不错,这有助于她挑选服装。
(七)慈禧的私生活
清朝有很多谜团在陵寝中都能找到蛛丝马迹。
很多电影、小说都说慈禧为了争个凤在上,龙在下,使足了力气。到清东陵去看看吧,慈禧的陵墓的丹陛石上,凤虽在上,下面的却不见得是龙,而象是一条蟒,只有四只爪,缩在一起看不太清。
和慈安的陵墓的丹陛石上的图案做个比较,凤在上、龙在下,每只爪都分开,清清楚楚五个爪,那是龙。
丹陛石--指的是宫殿门前台阶中间镶嵌的那块大石头,慈禧陵的丹陛石是光绪21年重建三大殿时新换上去的,这块石头:人们注意的焦点只在凤在上、龙在下。但是,这石头与旧的丹陛石的图案相比消失了一个小动物,一只壁虎,有一种流传的说法,这种壁虎在宫中喂朱砂长大,壁虎死了之后把它阴干,阴干之后做成粉,这个粉就涂在后妃的额头上,作为一种叫做朱砂守宫的红色的斑点,如果这个后妃有不轨行为,和其他男人发生性关系之后,这个朱砂守宫就会自动脱落。所以,这个壁虎是象征后宫嫔妃的贞操的。
被换下来的旧的丹陛石现在陈列在隆恩门之外,它是1965年,几个工人在慈禧陵附近的乱石堆里发现的。这块丹陛石让她这么一篡改人们更有理由相信关于慈禧的桃色传闻是真的。不然她何必对这么一只小小的壁虎心存恐惧,不除不快呢。
喜欢为慈禧辩解的人会说:在制度上、情理上太后都不可能做出越轨的事情,“因为老太后、皇后好比两只凤凰,宫女好比一群麻雀,整天围着凤凰转,最少也有十几只麻雀在后边跟着”。但是,说这话的老宫女忘了珍妃死的时候发生的事情。慈禧只要离开自己居住的宫殿,到别的空着的宫殿做什么事都有可能,还不说偷情,杀人都可以做得到。至于她偷情的对象是谁,是戏子杨小楼?还是琉璃厂一位姓白的古董商?没人感兴趣。人们只想知道慈禧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个什么样的人使中国变成了这个样。通过研究她也许能知道某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知道一些与她打过交道的列强的阴谋,一些针对中国的阴谋。这很重要。
相关新闻链接:慈禧太后与她的八大“绯闻男友”(图)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安徽宁池广太道惠征之女。咸丰元年,即公元1851年入宫,封懿贵人,六年生子载淳,进懿贵妃。载淳即位后,是为同治皇帝。慈禧成为皇太后。她与恭亲王奕密谋发动了“辛酉政变”,处死肃顺等八大臣在先,垂帘听政把持朝政大权于后。光绪即位后,仍继续垂帘听政。光绪亲政后,因无实权,发动“戊戌政变”,被其挫败,将光绪囚于宫中。光绪二十一年,光绪卒,次日,慈禧亦卒。葬于东陵。
慈禧太后执晚清政权五十年,其间发生的许多大事可谓路人皆知,慈禧在我们的印象中不外一个卖国者、阴谋家,狠毒而冰冷。但作为一个凡人来说,慈禧也有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有与平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不可思议。那么,但作为一个女人,慈禧太后的生活与常人有什么不同?尤其是作为掌握国家权力的老佛爷,她的私生活有什么秘密呢?这从她一生中与最为亲密的五位绯闻男友的不同寻常地交往中可见一斑。
第一大绯闻男友:恭亲王奕,人称鬼子六
恭亲王奕,道光皇帝六子,咸丰皇帝帝异母弟。他是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名王重臣,洋务运动的领导者,为中国现代工业创始和中国教育的进步作出了贡献。他是晚清新式外交的开拓者,建议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正式外交机关,使清朝外交开始步入正轨并打开新局面。他积极出谋献策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挽救清朝的危局,迎来同治中兴。然而他命运坎坷,他支持和配合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得到了委以重任的报答,但随即而至的是慈禧太后的不安和打击。后期他在统治集团内部浮浮沉沉,意志消沉,无所建树。
据有关史料记载,慈禧太后没有进宫之前就认识了恭亲王,并到了十分相好的程度。在她刚入宫做秀女时便与奕地位高升和声名鹊起,慈禧太后担心他图谋不轨,便利用一切机会对他进行残酷打击,这使他一直浮浮沉沉。后因劝谏同治皇帝不要修治圆明园,而与慈禧彻底分道扬镳。
第二大绯闻男友:内务府大臣荣禄
荣禄,字仲华,号略园。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辛酉政变前后为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所赏识。官至总管内务府大臣。
1874年,同治帝死,荣禄参与确定载继承帝位,为慈禧太后所倚重。慈禧巩固了大权之后,则专心宠爱荣禄,传说荣禄是慈禧的初恋情人,在慈禧年少时曾救她免于被恶少强奸,此后便一直保持暧昧关系,经常私通淫乱,荣禄也得到慈禧的重用,曾经参与确定载湉继承帝位的事情,在戊戌政变中协助慈禧废除戊戌变法,在八国联军侵华中则跟随慈禧太后逃至西安,成为与慈禧太后形影不离的侍臣。
第三大绯闻男友:古董商白某
清代文廷式在《闻尘偶记》中曾提到这么一个故事,说在光绪八年的春天,北京琉璃厂有一位姓白的古董商,长得风流倜傥,经李莲英介绍后,被慈禧太后宠幸,召他入宫住了一个多月以后被放出。不久,慈禧就怀孕了,慈安太后知道后大怒,想以之为由,废掉慈禧太后的皇后名义,礼部大臣提醒她说这事最好不做,还是明哲保身的好,慈安太后不听,结果当天晚上就猝死了。
第四大绯闻男友:饭馆伙计史某
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是慈禧太后很喜欢吃金华饭馆的汤卧果,每天都要派人去买,李莲英与金华饭馆的一个姓史的伙计很熟,经常带他到宫中游玩,有一次被慈禧太后撞见了,慈禧不仅没有怪罪李莲英私带外人入宫,反而表现得有些兴奋,因为她发现这位姓史的伙计长得玉树临风,仪容俊美,于是将他留在宫中昼夜宣淫,一年后生下了一个儿子,慈禧不敢养在宫中,便寄养在醇亲王奕譞家中,并杀了史某灭口,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光绪皇帝,这也是为什么同治死后慈禧不立同治的儿子为皇帝,而是立同治的弟弟做皇帝的原因。
第五大绯闻男友:北京琉璃厂琴师张春圃
北京琉璃厂有个叫张春圃的琴师,以为人弹琴糊口。他为人戆直且朴野,琴技出神入化,在士大夫中口碑极好。慈禧闲来无事想学琴,听到张春圃的名声,就把他召入宫里弹琴。据说弹琴的地方在寝殿的西厢房,正屋有七大间,慈禧坐在最西边一间,距离西厢房很近。张春圃在宣召时就与太监约好,不能跪着弹,必须坐着才可以弹好,太监一口许诺,所以不让他对着慈禧的面。
西厢房摆着七八具琴,都是金弦玉轴,极其华贵,张春圃试弹都不合节拍。接着听到慈禧说:“可将我平日所用的琴取来让他弹。”太监奉命取来给张春圃。张春圃一落指,觉得声音十分清越,连声称赞:“好琴好琴。”张春圃弹了一首,稍作休息。忽然见有几个穿乳母衣服的人携一个十岁左右的幼童过来,衣服极华美。幼童见了琴就用手指玩。张春圃阻止说:“这是老佛爷的东西,动不得。”幼童瞪目看着他。旁边一个妇女即责备张春圃:“你知他是谁,老佛爷事事都依他,你敢拦他,你不打算要脑袋了!”张春圃不再说话。
这天张春圃出宫后,后来慈禧又宣召,他宁死也不敢去了。张春圃为人狷介有志节,因为贫穷在厂肆为佣,而其琴法驰名于公卿间。慈禧那天曾命太监传语说:“你好好用心供奉,将来为你纳一官,在内务府差遣,不怕不富贵。”但张春圃自见那个幼童后,绝迹不入宫。同辈问他,张春圃说:“此等龌龊富贵,我不羡慕。”
肃亲王听说张春圃的名声,召他至府邸弹琴,给他月俸三十金,早来晚归习以为常。张春圃觉得束缚不自由,欲摆脱却没有好办法。一天黄昏下雨,肃王说:“你别回去了,就住在这里罢。”张春圃不肯,肃王再三挽留,张春圃说:“肆主不知我在此留宿,还以为我嫖娼呢。”肃王大怒,将他驱逐出去,再也没有召他进府。张春圃欣欣然以为得计。
有一个世家小姐曾请张春圃教琴,张春圃午后来,弹完一曲就走,连一口水都不沾唇。后来张春圃因狷介而贫困死。其实晚清容纳了许多特立独行的奇人,张春圃并不因为不奉慈禧诏或惹怒肃王而招来杀身之祸,搁到别的朝代是不可想象的。
第六大绯闻男友:英国年轻作家巴克斯
巴克斯,原名爱德蒙·伯克豪斯,是一位很有才气的英国作家,写了大量新闻和历史报导,在当时影响很多。但是,因为他和慈禧太后的特殊关系,他在三十岁以后潜心研究中国大清宫廷的隐密生活,被视为当时最权威的历史学家,因此很讨慈禧太后的喜欢。
改变巴克斯命运的关键性人物,是一位叫做莫理逊的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的负责人。他选择了巴克斯作为自己的助手,于是,巴克斯在二十岁之时,第一次来到了北京。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改变了大清王朝的对外政策,也改变了慈禧太后。她从排外开始转向主动接触西方,邀请各国公使和公使夫人进入紫禁城和皇家御苑。于是,晚清的宫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大量的西方人士,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兴高采烈,开始鱼贯而入,进入神秘的中国皇宫。巴克斯就是在这个大潮之中进入中国宫廷,进入慈禧太后的生活。
慈禧太后依然心理上很年轻,她的状态很好,风采照人,年轻英俊的巴克斯一进皇宫就成为了慈禧太后的座上宾,然后成为了中国第一女人的情人。慈禧太后喜欢巴克斯这种英俊而富于个性的男人,特别那双与众不同的眼睛。有文章说,慈禧太后的眼睛也是很独特的,他们两人都是非凡间俗人的眼睛,他们之间的对视,一定产生了难以想象的结果。
1908年10月,慈禧太后去世,结束了中国这位第一女人长达近五十年的铁腕统治。然而,关于她的故事没有结束。巴克斯突然宣布自己是大清王朝慈禧太后的秘密情人。此言不出,天下哗然,人们不敢相信,晚年的慈禧太后,竟然在她生命的最后岁月还有一位厮守到最后的英国情人!
第七大、第八大绯闻男友:宫廷太监总管安德海、李莲英
安德海,童年入宫,充内廷太监,由于办事灵巧,颇有眼色,深得主子欢心,人称“小安子”。咸丰死后,他充当那拉氏和恭亲王的密使,奔走于热河和北京间,使辛酉政变一举成功。“小安子”劳苦功高,慈禧太后破格提拔他为总管大太监。
同治初年,因受慈禧太后宠幸,渐干国政。同治八年,即公元1869年秋天,奉慈禧太后命往南方采办宫中用物。乘楼船缘京杭运河南下,张扬跋扈,招权纳贿。被山东巡抚丁宝桢以“宦竖私出,非制。且大臣未闻有命,必诈无疑”拘捕上奏,随即诛于济南。
李莲英在入宫前,因为生活落魄,曾私贩硝磺,外号皮硝李。后贩硝磺被抓入狱,出狱后以补鞋为生。好友沈兰玉见他可怜,将他引进宫里当了太监。李莲英素有“篦小李”之美誉,以一手漂亮的梳头功夫得到那拉氏的赏识。他的值班房离西太后住所不远,有时太后到他屋里看一下,李莲英便把慈禧坐过的八张椅子全部包上黄布,西太后果然称许他忠诚细心,对他愈加信任。
康熙末年规定太监品秩最高为五品,最低者八品;乾隆七年改为“不得超过四品,永为定例”。慈禧执政时,打破祖制,赏李莲英为二品。多年来,慈禧对李莲英宠眷不衰,二人常在一起并坐听戏,凡李莲英喜欢吃的东西,慈禧多在膳食中为他留下来。李莲英为人极为聪敏,善解人意,对待其他人也比较和善,不如安得海那样气焰嚣张,所以能够得到善终。
但安得海、李莲英与慈禧之间的暧昧即使有,也不可能发生切实的性关系。因为若他俩没净身干净,是假太监,这事是瞒不了所有人的。在清朝对太监的检查尤其严格,当太监后隔年还得接受慎刑司验身。
上述的这些传闻虽然绝大多数在正史中查到足够的证据,但是所谓无风不起浪,民间的口耳相传往往具有现实的影子。慈禧太后二十六岁便开始守寡,处境可谓凄惨,年轻貌美的她必然耐不住寂寞,而去寻求发泄和满足的机会。当她垂帘听政,掌握国家大权的时候,更是可以为所欲为了,所以真的发生这些事情也是毫不奇怪的。但作为一个长期守寡的女人,发生几件风流韵事,也是可以理解的,更不能作为批判慈禧私生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