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慈禧后人揭秘宫闱:咸丰死于自杀 光绪不肯洞房

2016-11-25 14:00:31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本文作者之一的根正是叶赫那拉氏的后人,慈禧太后是他祖爷爷的姐姐。书中从几个方面讲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从中了解到一个活在家

本文作者之一的根正是叶赫那拉氏的后人,慈禧太后是他祖爷爷的姐姐。书中从几个方面讲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从中了解到一个活在家族记忆中的慈禧,以及清末的宫闱秘辛。

慈禧名号的来历

大家都知道慈禧小时候叫做玉兰,而我们家族里,管慈禧叫做杏儿。后来慈禧入宫,她又有了其他的名号。我们时常可以见到“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的字句,既不像头衔,又不是诗句,读起来颇为艰涩,这正是慈禧太后生前所得的徽号和尊号。

清朝宫廷自从进京后,一直沿用的是中原历代宫廷的旧制,也有上尊号、徽号、谥号的规定。入关后,登基的时候也称为皇帝,就是上尊号,以后不再加其他的称号,到死后再加上谥号。新皇帝登基尊称母亲为母后(指皇太后),帝母(新帝的生母)为皇太后,尊前代的皇太后为太皇太后,都是上尊号。另外,遇到朝廷大庆的日子,还要多给皇太后在尊称上再加一些美好的词汇,称徽号。

慈禧获得尊号的时间是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时年27岁。这一天,咸丰皇帝去世,他的儿子载淳继位的时候,慈禧与皇后同时被尊为皇太后。实行垂帘听政后,慈禧在同治元年(1862年)上徽号为“慈禧”。

此后,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十月,因为同治皇帝载淳大婚,慈禧又加上徽号“端佑”二字。第二年的二月,因为载淳亲政,慈禧的徽号又加上“康颐”二字。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十五日生病,写下“朕于本月遇有天花之喜”,仰蒙西太后“调护朕躬,无微不至,并荷慈怀曲体俯充,将内外各衙门章奏代为披览裁定,朕心实深欣感。”因此决定给两宫皇太后各加上徽号两字。

到了光绪二年(1876年)七月,因为新的皇帝即位,所以两个太后继续垂帘听政,连同上次给两太后各上的徽号,一共四字。慈禧的号上又加了“昭豫庄诚”。光绪十五年(1889年)二月,因为光绪帝大婚并归政,徽号上又加了“寿恭”二字。

到了这一年的三月,光绪亲政,又加上“钦献”二字。光绪二十年(1894年)八月,因为慈禧的六十大寿到了,所以又加上了“崇熙”二字。而光绪在其年号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的时候病死,溥仪继位,慈禧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而谁也没想到的是,溥仪继位的第一天,慈禧就死了,所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六日上尊谥,决定原徽号的十六字不动,并按照大清的惯例,前面加上“孝钦”、后面加上“配天兴圣显皇后”为谥号。所以这个时候慈禧的全称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到慈禧去世的时候,清朝的各代皇后(太后谥号也叫做皇后)的谥号全称大都为十九字,有的还要少几个,如慈安太后只有十七字,惟独慈禧太后有二十五字。慈禧生前权力大过清朝的任何太后,而死后的谥号也以二十五个字独居首位。

咸丰可能死于自杀

人们都说咸丰是死于咳血,这似乎成了一件人所共知的事情。但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我爷爷听他父亲说过这件事。

爷爷说:当年咸丰带着慈安和慈禧以及同治逃到热河的时候,又惊又怕。但是作为一个男人,作为一个当朝的皇上,这种情绪是不能被外人知道的。

据说开始出逃的时候,咸丰已经有病了,加上一路颠簸劳累,很快病就重了。因为当时有太医跟着,所以也靠一些药维持着。后来到了承德,他心里还是放不下北京的情况,他非常紧张。因为一旦紫禁城被洋人攻进去了,他这个皇上就不是皇上了。而当时朝廷里也没什么可以依仗的大臣能为他解决这件事情。于是,他只好醉生梦死,整天花天酒地,以此来“调整”近乎崩溃的心态。但即便是这样,他还是经常睡不着觉,一闭眼睛就做噩梦。

他也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但是懦弱无能的他并没有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他也没有按照太医给他的方子吃药,而是开始自己配药,他说吃哪种药,太医必须马上为他配。可是咸丰根本不懂得药性,因此很快发展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这个时候他召集身边的人,想立遗嘱。但是慌乱之间,一时想不出什么话来。这时正好慈禧带着同治进来,问他继嗣的情况,他就指着身边的同治说:“当然是他来继承。”但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能做什么啊?而这个时候慈安和慈禧都非常年轻,于是他又对跟随他一起逃到承德的八大臣说,以后请他们作为辅政大臣,辅助同治渡过难关。

说完这些话,咸丰显然不行了。等这些人退下之后,咸丰又让太医马上给自己煎药。他的药主要以鹿血为主,此时他竟然让太医一下煎了三碗。等太医退下后,他一口气全部喝光,实在是蹊跷。咸丰吃完这三碗药就死了,大臣和太医赶到时他早就没了气息。所以我爷爷一直认为,咸丰是自杀的。

关于咸丰遗嘱这件事,后人有很多传说。人们说:当年咸丰给了慈安一份诏书,让她在慈禧胆大妄为的时候,拿出这个诏书来降服慈禧。这件事被慈禧知道后,就假意和慈安搞好关系,慈安深受感动最后把诏书烧了。实际上这完全是后人编造的。

我从小就听爷爷说过,慈禧与慈安年轻时候非常好,没有任何矛盾。慈安这人心胸很宽阔,也很贤惠,不像慈禧有点男人的个性。爷爷说,慈安的死主要是因为她自身多年患心脏病,那时叫心疼病。听说她娘家闹了点矛盾,慈安非常生气,导致心脏病发作而死,也就是现在说的“猝死”。

光绪的婚姻

隆裕是慈禧弟弟桂祥的二女儿,也是我爷爷的亲姐姐。所以在爷爷的描述过程中,这件事情的具体情况大体是这样的:当年慈禧把隆裕嫁给光绪皇帝,主要是效仿前朝的孝庄皇后。当年孝庄皇后生了顺治皇帝,于是她把她娘家哥哥的女儿指婚给了顺治。

爷爷说:“在清朝,帝后婚姻中一直保留了一些落后的婚俗,诸如姑表亲婚、婚姻不拘行辈等。属于姑表亲婚的,多是皇太后侄女嫁给太后所生皇帝,即皇帝与自己的表姐妹成婚。”

按照当时的情况,亲上加亲是非常不错的一段婚姻。但是谁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隆裕比光绪大三岁,是光绪的表姐。说起光绪和隆裕的童年,家里的大人们都知道。在我爷爷后来的说法中,这两个人从小就在一起玩,隆裕作为姐姐,对光绪特别照顾,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弟弟一样。当年光绪刚刚进宫的时候,每次隆裕到宫里去也都看他。光绪也对这个表姐有着说不完的话,两人经常一聊就是好长时间,气氛也非常融洽。

可是这两个人谁都没想到,最后慈禧将隆裕指给光绪。在光绪看来,隆裕本来是自己的表姐,忽然间就变成自己的皇后,非常接受不了:作为姐姐,隆裕长什么样光绪都不会嫌弃,可是作为自己的皇后,谁都想找一个漂亮点的。

光绪心里非常憋闷,大婚以后好长时间心里不痛快,不跟皇后同床。据后来隆裕对我爷爷说,当时在洞房里,心情坏到极点的光绪一下扑在表姐隆裕的怀里,号啕大哭,并对隆裕说:“姐姐,我永远敬重你,可是你看,我多为难啊。”

爷爷说,这样大概过了半年的时间,光绪一直心灰意冷,对皇后和两位妃子都非常冷淡。但是在后来的接触中,突然发现珍妃不是一般的人,非常聪明,并且有政治远见,非常符合他的一些想法,所以光绪就非常喜欢珍妃。

在这个过程中,慈禧也发现珍妃的确是一个非常聪明漂亮的人,一时之间,好像找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慈禧也想利用珍妃的能力和光绪对珍妃的喜爱,去做光绪的工作,达到“母子”政治上的一致。但是慈禧没想到,珍妃在接受了她的旨意后,和光绪聊天的时候竟然撞出了火花。因为珍妃的父亲跟许多外国使节的关系非常好,她从小就接受了很多西方的思想。偏偏隆裕是个旧时代的女人,学的是贤淑之道,欠缺的是政治远见,比起珍妃来就差得更多了。这样一来,慈禧不但没促成光绪和隆裕,反而更让光绪冷落了隆裕。

在这种情况下,珍妃曾经怀过孩子。但是就在珍妃怀孕大约三个月的时候,她和光绪与慈禧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不好:珍妃顶撞了慈禧,于是慈禧就派人打了珍妃。光绪一看情况不妙,马上给慈禧跪下,并且告诉慈禧,珍妃已经怀孕了。这消息当然不是慈禧期望的,因为当年把隆裕嫁给光绪的时候,还在懿旨中讲明:“他们的儿子就是将来皇位的继承人。”希望以此达到她“把大清皇帝的血统与自己家族叶赫那拉氏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目的。珍妃由于怀孕被打,最后又惊又吓就流产了。后来又因为一些事情,把珍妃打入了冷宫,一直到慈禧出逃,珍妃死亡。

中国第一辆汽车

前一段时间,在江西有一场展览,看到其中一辆车特别受人欢迎,据说这就是慈禧生前坐过的汽车。

这辆清末的“老佛爷”的专车,属于世界上较早的车型,外型很像马车。1902年,袁世凯从香港辗转买下了这辆德国产的白色敞篷汽车,这也是当时整个中国的第一辆汽车。袁世凯就迫不及待地到了宫里,把这个新鲜玩意献给慈禧。慈禧一直是非常愿意接受新鲜东西的。

爷爷回忆说:慈禧当时请了很多人来看这件新鲜玩意。隆裕对我爷爷说的情况是这样的:当时的司机名叫孙富龄,北京大兴县哈德门人。当时他在北京为皇家贵族赶马拉车,由于年轻机灵,随机应变,于是得到了老太后的赏识。那时全国还没有会开汽车的人,慈禧下令招纳,共有十一人应试,孙富龄捷足先登,很快学会了开车。自此,一有时间,慈禧便在皇宫中坐着汽车兜风为乐。几天下来,李莲英告诉慈禧:开车的是个奴才,整天坐在太后前面,有失体统,于是他便命令司机:跪着开车。但是跪着开车没办法踩刹车,很容易出危险,又不能告诉慈禧这样是不行的,所以司机非常为难。

一天,慈禧坐汽车的时候,发现汽车开得很慢,认为孙富龄不好好开车,所以就追问为什么开这么慢,孙富龄不敢说是因为李莲英吩咐自己跪着开车,没办法踩刹车,为了安全才开这么慢,所以他只得告诉慈禧:这车有点坏了,所以不能开快。慈禧一听非常不高兴,但是没办法,最后也渐渐失去了坐汽车的兴致。后来,这辆汽车就闲置在颐和园内。孙富龄害怕日后露馅,因为欺骗太后可是死罪,于是携家带口,逃出北京避祸去了。

摘自《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根正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