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辽国能够一时称雄 趁中原战乱时候的积累是关键

2016-11-25 13:22:44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晋王和梁王逐鹿中原,打的是你死我活,殊不知燕山南麓幽州以北的契丹开始蠢蠢欲动。早年,唐在幽州设置节度使,以防北部少数民族南下。安史

晋王和梁王逐鹿中原,打的是你死我活,殊不知燕山南麓幽州以北的契丹开始蠢蠢欲动。早年,唐在幽州设置节度使,以防北部少数民族南下。安史之乱后,压抑多年的契丹日益强悍,也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原。他们是怎么做战备工作的呢?

以下是正文------

契丹属于东胡,作为北方的少数民族,以游牧为生。按照草原部落的政治生态,部落首领是选举产生的,但是随着一个人当政后,一切变得不一样了,他就是为人机敏、有勇有谋的耶律阿保机。主持契丹政务后,阿保机看到的不仅是丰美的牧草,更看到了农业的重要作用———逐水草而居确实自由,而自由的代价就是靠天吃饭,每遇天灾,人畜必定大量死亡,所以必须向汉人学习农业知识。

每年冬天,草原上秋草枯萎,日子最是难过。而此时,临近幽州关塞之处天气还比较温暖,青青牧草诱惑着大量北方牧民向幽州聚集,同时激发起游牧民族的掠取占有之心。这样一来,幽州百姓的太平日子没有了,加上节度使刘仁恭残暴无度,一批又一批的关内人口向关外迁徙。迁徙大军带走的不仅是人口,也将耕作技术带到了关外。

晋王攻打刘守光的时候,其参事韩延徽到关外向契丹求援。阿保机正求贤若渴,有意将韩延徽留在身边。韩延徽对刘守光的战略部署非常清楚,深知其大势已去,索性顺水推舟答应下来。就这样,契丹南下称雄的序幕拉开了。

汉人粮策壮大契丹

这天,阿保机问计于韩延徽:“你来我契丹看到我们兵强马壮,契丹振兴指日可待。南方军事吃紧,必然有北来的汉人,只是他们难以适应契丹的苦寒,对他们我该如何处理呢?”韩延徽确实有治国安邦的大智慧,他是这么说的:“大汗,北来的南人如我一样,都是躲避兵祸的百姓,希望到契丹过平安日子,让家里人有饭吃、有衣穿,因此不会对大汗造成任何影响。”看着阿保机连连点头,他继续说:“那么大汗,您可以开恩让北来的汉人开垦田地,种植粮食蔬菜,编织土布,这样南人得以安置,契丹还可得到比较稳定的粮食供应。”“我契丹是马背上的英雄,农业耕作不是我们的特长啊!”见阿保机面有忧虑,韩延徽恭敬地说:“大汗,契丹每年深秋时节都向南方迁徙,因燕山南麓有牧草可供牛马所需。可遇到灾年,只能听天由命。当年刘仁恭深知粮草重要,一入秋便开始按契丹军制训练军队,到深秋必突袭出燕山的契丹牧民,使契丹无法越过长城。

同时,他还用粮草制约契丹南下。”阿保机坐正了身子,“韩公快讲。”韩延徽接着说:“中原地区军事战略无不出自《孙子兵法》,兵圣有云: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每年的秋岁,契丹无粮,整个部落只能向南迁移。而刘仁恭为了防止契丹大军南下,除了军事袭扰外,必派出骑兵北出长城400里分区域焚毁牧草,契丹牧人难以抵近长城300里,所以每年冻饿毙亡牛马无数。德钦可汗不得已,只能买马贿赂刘仁恭以让牧民在长城附近放牧。如果我们在靠南的地方开垦土地,种植粮食,不仅能够产出麦秆等饲料,还可保证粮食供应。农民有了土地,也一定会安心地种植屯垦。到时候,契丹一定能够向南以图霸业。”“韩公所言极是。那就请您统领南人事务,修田筑城,为我契丹大业奠定基础。”听了韩延徽的分析,阿保机果断决定。

就这样,韩延徽作为一个汉人,在契丹大汗帐下开始了丞相工作。可以说,契丹步步壮大,与韩延徽的粮食政策密不可分。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