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的国运由一个人决定:王猛和前秦的兴衰
公元280年,西晋结束汉末以来近一百年的战乱分裂,统一了全国。天下太平的日子仅仅过了11年,华夏大地上就先后发生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五胡乱华导致华北地区人口在八年内消失90%,“十室九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的大分裂时期。
五胡乱华前期,羯族人石勒建立了后赵,几经争夺,灭前赵,迫前凉称藩,在大分裂时期第一次使北方统一。石勒的侄子石虎继位后,后赵的实力达到了顶峰。但石虎是个暴君,穷兵黔武,国内政局暗流涌动。石虎死后,后赵各派势力争斗,华北大乱。东北地区的前燕政权趁机进军中原。
在石虎进攻关中时,氐族酋长苻洪率族归服。石虎死后,苻洪之子苻健在公元351年入据关中,次年称帝,建都长安。公元353年,苻健病死,其子苻生继位。苻生是天下少有的暴君,视杀人如儿戏。每次接见大臣,都把各种杀人工具放在面前,看谁不顺眼,随即杀掉。大臣中有人劝谏,苻生认为是对自己的诽谤而将其杀掉;朝臣中有人奉承,苻生认为是拍马屁也将其杀掉。朝中人人自危,“群臣得保一日,如度十年”。同时,苻生还猜忌自己堂兄弟苻坚,准备把苻坚杀掉。
公元357年,苻坚发动政变,诛杀苻生,即位“大秦天王”。苻坚在论功行赏时,任命王猛为中书侍郎,五胡时期配合最默契,最有作为的一对君臣搭档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在以后的18年里,迸发出炫目的光辉。
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北海剧县(山东寿光东南)人。苻坚(338—385年),字永固,一名文玉,是十六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苻坚即位的第二年,前秦大旱,苻坚“开山泽之利,公私共之,息兵养民,旱不为灾”。由于苻坚把发展农业作为基本的国策,前秦的经济恢复很快,几年后便出现了安定清平、家给人足的新气象。
苻坚注意选拔人才,地方官员上举的人才,若真的是人才就得赏赐,否则就被降罪,所以“请托不行”;“宗室外戚,无才能者皆弃不用”,当时“内外之官,率皆称职”。
鉴于华北大乱之后急需休养的实际,苻坚除了在即位第一年讨伐并州的实力派,以后的七、八年之内都没有大的军事行动。时前秦的统治下的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
苻坚把王猛看作左膀右臂,对其极为信任,“岁中五迁”。朝廷中如果有人打王猛的小报告,“坚辄罪之”,并将与王猛公然作对的开国元勋樊世斩首,“于是群臣见猛皆屏息”。正是有了苻坚的无条件信任,王猛才有了大展拳脚的空间。
王猛执政首先着力整顿吏治,严明赏罚。当时皇太后之弟强德仗势犯法,王猛对其快抓、快审、快斩,“奏未及报,已陈尸于市”。紧接着,王猛又与御史中丞邓羌通力合作,弹指之间即将横行不法的权贵二十多人铲除干净。苻坚感叹道:“吾始知天下之有法也!”
王猛帮助苻坚创立了荐举赏罚制度和官吏考核新标准,沉重地打击了早已成为士族垄断政权工具的九品中正制,也否定了胡族军阀统治者迷信武力、蔑弃文化知识的落后观念;有效地提高了秦国各级官僚的智能素质。
王猛治国的第二项重要措施是兴办教育。在他的赞导下,前秦恢复了各级学校。灭燕后,苻坚亲率太子、王侯公卿大夫士之长子祭祀孔子,宣扬儒教。这样,先进的汉族传统文化在北方很快得到复苏和振兴,而官僚后备队伍的培养工作也走上了正规化。
王猛注意调整民族关系,促进民族融合。前秦是氐族建立的国家,国内存在着氐汉矛盾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前秦废除了胡汉分治之法,确立了“黎元应抚,夷狄应和”的基本国策。边将贾雍所部攻掠匈奴,立被罢官。各族中有才干者皆被委以要职,鲜卑慕容垂、羌族姚苌都在前秦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猛坚持以农为本,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努力发展生产。通过召还流民、徙民入关等途径增加劳动力,并注意节约开支、降低官僚俸禄、减免部分租税,以减轻人民负担。政府还经常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奖励努力种田的农民。前秦立国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
公元367年,王猛率军援助前凉叛将李俨,大破前凉军。369年,王猛率军攻占前燕洛阳。370年四月,王猛率杨安等10将共步骑6万人,再攻前燕。当年十月,王猛在潞川(浊漳河)大破燕军数十万,将前燕主力歼灭殆尽。然后乘胜进军,攻克燕都邺城,一举灭前燕。前燕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割据政权,前秦灭掉前燕后,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
王猛是军事家,又是政治家。他辅佐苻坚后,前秦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发展,国力蒸蒸日上。在此基础上,他亲率大军四处征讨,败前凉,灭前燕,为前秦统一北方立下了大功。中国北方亦在不久之后实现了大分裂时期的第二次统一。
王猛于375年病死于丞相、中书监、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任上。王猛对于前秦的作用好比一辆车的方向盘加刹车。王猛死后,前秦在错误的方向越滑越远,并始终没有修正。
苻坚对王猛之死极位哀痛,他说:“天下欲使吾平一六合耶?何夺吾景略之速也?”后赵开国皇帝石勒在谋士张宾死时也曾发出“何夺吾右候之速也?”的感叹,再到后世实现大分裂时期北方第三次统一的北魏拓跋焘和“白马”崔浩,发现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不是只靠“弓马之利”。
王猛和苻坚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配合最默契的一对君臣搭档,两人相辅相成,合力将一个矛盾重重的前秦打造成当时实力最强的国家,并有机会统一南北。苻坚给了王猛施展才华的舞台,并对其极为信任。王猛的治国领兵特点也正好弥补了苻坚好大喜功、急功冒利的缺陷。“猛为相,坚端拱于上,百官总己于下,军国内外之事,无不由之。猛刚明清肃,善恶着白,放黜尸素,显拔幽滞,劝课农桑,练习军旅,官必当才,刑必当罪。由是国富兵强,战无不克,秦国大治。”后世崔浩对二人有一个贴切的比喻:“若王猛之治国,苻坚之管仲也”。
王猛死后,前秦好比一个人突然断了一条腿,各种负作用慢慢显现出来。
首先是苻坚个人生活上的懈怠,开始追求享受。“大修舟舰兵器,饰以金银,颇极精巧”;把后赵都城的铜驼、铜马、飞廉、翁仲搬到长安。“骄矜已甚”。
其次是法制败坏。“自王猛之死,秦之法制,日以颓靡”。且不说一般的犯法,就连苻坚的两个儿子和一个侄子先后起兵谋反,都未受到应有惩罚,甚至仍被任命为一方军事统帅,手握重兵。
第三是屡兴战火。自王猛之死到淝水之战前,前秦吞凉、灭代、拔襄阳、攻彭城、征西域,七年间,共用兵百万之众。淝水之战更是动员了空前的87万军队。北方地区经过“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前期的战乱,人口大量减少。前秦的历次军事行动都加重了北方人民的负担。淝水之战更是“十丁抽一”,加上后勤保障用的人数,几乎征用了北方一半的男性劳动力。
前秦政治日益腐败,人民负担极为沉重。苻坚本人好大喜功,又骄傲轻敌。淝水之败后,前秦无可避免的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