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揭秘:窃符救赵成功是因为如姬爱上信陵君吗?

2016-11-24 14:01:50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窃符救赵典故:魏安厘王二十年,秦将邯郸围困,魏惧秦不敢出兵救赵。情急之下,信陵君以国家利益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如姬手窃得兵符,

窃符救赵典故:魏安厘王二十年,秦将邯郸围困,魏惧秦不敢出兵救赵。情急之下,信陵君以国家利益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如姬手窃得兵符,夺取兵权,完成了救赵的使命,也巩固了魏的地位。

信陵君窃符救赵,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段佳话。可惜的是,人们都把赞赏的目光投给信陵君,而对这场大活剧中的另一个主角如姬关注甚少。其实,在这场历史大活剧中,如姬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信陵君窃符救赵,实际上是如姬窃符,信陵君救赵。没有如姬窃符,信陵君救赵就是一句空话。郭沫若先生把这段历史写成了话剧,题目就是《虎符》。他没有像《屈原》一样把话剧定名为《信陵君》,而定为《虎符》,强调指出了如姬窃符的关键作用。

根据考古资料和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兵符是一只青铜铸就的大约三十厘米左右的老虎,老虎身上铸满了铭文,说明这只符虎的用处及权威。这只铜老虎在铸造时已沿中间水平方向剖开。铸造出来后,合起来是一只老虎,完整无隙。将军受命率军出征时,国王把半片符老虎给他,另半片符老虎则留在国王那里。国王如要更换统帅或传达命令,则令使者或新的统帅拿着国王的那半片虎符去军队那里与原来的将军合符,看这两半片兵符能否完整地合为一个老虎。合上了,就说明来人确实是秉承王命而来。合不上,则表明来人是冒牌货,可以抓起来杀掉。虎代表着勇猛,和军队的使命与特点相似,兵符一般都做成老虎形,故称虎符。

虽然史书上没有写,后来的人也没有对此作过史料发掘、考证等工作,也没有在小说中作过演义,但我们可以肯定,如姬窃符是一个非常惊险的过程。兵符,乃是魏国命脉所在,是魏王的命根子。军队调度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当时,调动军队的凭证就是兵符,窃符能容易吗?

兵符的共同特点是形制小,便于携带;铜制,质地坚硬;造型复杂,难以复制。这样重要的东西,无论是国王或带兵的统帅,当然都会精心保管。

魏王的兵符就放在他的卧室里。卧室之地,不是办公的地方,外人不能进去。虽然如姬只是魏王喜欢的妃子之一。、但这些妃子自然不可能都在魏王的卧室里住着,她们应都有自己的卧室。魏王要亲近哪个妃子,就去哪位妃子的卧室。这样一来,如姬盗符会是一件很困难、很危险的事。她有什么理由走进魏王的卧室首先就是个问题。

如姬要窃取兵符,就只有设法接近魏王,进入魏王卧室。如姬是魏王平常喜欢的妃子,估计平常能自由进入魏王的卧室。如姬如愿进入魏王的卧室,云雨一番以后魏王睡去,如姬开始寻找兵符。盗取兵符,这是一件掉脑袋的事,如姬怎么敢用自己的脑袋为信陵君窃符?据史书记载是因为信陵君对如姬有恩,如姬舍身报恩,为信陵君窃取了兵符。

如姬和信陵君之间的关系

信陵君为如姬报了仇,如姬很感激,为了报答这个恩,又把自己的命搭进去,这值得吗?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话,“大恩不报”,意即大恩是无法报答的。要报大恩,就要极大地损害自己的利益,那是许多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更何况要拿自己的性命去报恩,这怎么可能。

如姬是魏王的小老婆,魏王很宠爱她,这种宠爱不是一般的妃子都能得到的。魏王对如姬这么好,难道如姬对魏王就没有一点感情,她就忍心把魏王的命根子偷出来送给信陵君?

如姬进入魏王的宫廷有年头了,最起码应有三年。她应该明白,报信陵君的恩是个人私事,偷兵符调动军队是国家大事。如姬再糊涂,也应该知道,她不能拿国家大事来满足自己的报恩的愿望。

但信陵君就是从如姬手里拿到了兵符。如姬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

答案只有一个,如姬和信陵君的关系并不那么简单,他们的感情早已超出了施恩者和报恩者的范畴,已跃进到生死恋的境界,这才会有如姬冒死为信陵君窃取兵符之惊天动地的壮举。

有一种可能,在信陵君为如姬报仇之前,如姬已爱上了信陵君。

信陵君的优势,首先在于年轻。信陵君是魏王的异母弟。既然太子当上了魏王为魏安釐王,那么魏安釐王一定是老魏王即魏昭王的正妃所生。信陵君的母亲应是以后才娶的,两个母亲之间的岁数应该是相差比较大,因而信陵君比魏王年轻得多。

自古“嫦娥爱少年”!信陵君不仅年轻,应该是外表也很出众。

春秋战国时期,太子的正妃一般都是由国王选定。由于将来要当国母,国王一般会选那些“谆德贤孝”之女给太子当正妃,相貌上不太苛求。太子的其他妃子则很难说了,也许是国王赏赐的,也许是太子自己挑选的。总而言之,在挑选次妃方面,太子有很大的决定权。太子当然会挑那些漂亮婀娜的女子当次妃。一般情况下,次妃比正妃也就漂亮。

既然次妃比正妃漂亮,信陵君的母亲一定比魏安釐王的母亲漂亮,信陵君自然比魏王长得帅气。少年英雄信陵君,一定是非常英俊潇洒。一个姑娘看中一个青年男子,在很多情况下,首先是看中了男子的外表。反过来也是一样。姑娘长得漂亮,会有很多男人去接近。姑娘长得丑,往跟前凑的男人肯定是寥若晨星。

信陵君还很有政治抱负,也很有才干。他礼贤下士,罗致了很多有真才实学的“士”,有一张巨大的情报网。魏王不了解的事,他都知道。有次魏王打猎,探马报告赵国军队入境,魏王大惊。信陵君安慰魏王,没有事,赵国的军队是在打猎。不一会儿,又有探马来报,赵国的军队确实是在打猎,而不是犯境。

也正因为如此,魏王找不到如姬的仇人,信陵君却能找到。

信陵君如此年轻、潇洒、能干,怎能不引起如姬的爱慕。

如姬进入魏王的宫殿以后,应该是和信陵君的接触更多起来。那时,女子的行动自由比较多,宫廷的女子也不像后来那样被严格禁锢。既然这么方便,如姬和信陵君的接触不会少。时间一长,感情的火花开始迸溅。如姬虽然受魏王宠幸,但她心里明白,那不是爱情,而是玩情。那是魏王觉得她好玩,多玩几次罢了。如姬认为她和信陵君的感情那才是真正的爱。

如姬到底爱上信陵君了没有,仅靠分析还难以断定。可巧的是,史书上偏偏就写上了一笔,为我们分析如姬和信陵君的感情提供了有力佐证。

如姬从魏王开始寻人为父报仇。魏王是一国之君,有什么事办不到的?但他真是什么也没有办到。于是,如姬把眼光投向信陵君,“为公子泣”。这句“为公子泣”妙极了。首先,我们可以肯定,既然如姬“为公子泣”,“泣”得惜字如金的史家都要大书特书,那就绝不是掉几滴眼泪的事,也不是用手帕蒙住脸,呜咽几声完事,而是大哭特哭、抱头痛哭才是。

对最有手段和能力为她报父仇的魏王没有泣,独独对信陵君“泣”,说明如姬对信陵君真动了感情。真动了感情才有眼泪,没有感情还掉什么泪。如姬“为公子泣”,应理解为如姬为表露自己爱上“公子”乃至大动感情,抱头痛哭。信陵君“好妇人”,虽然那是以后的事,但这时面对梨花带露、风流美丽的如姬,信陵君能无动于衷?于是二人抱头痛哭。事情传扬开去,史官就重重地写上了一笔“为公子泣”。

正是爱情的力量,使信陵君发动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找到如姬的杀父仇人并取下了他的脑袋。如果不是爱情的力量,信陵君断不肯这么做。

魏王如此有权力的人没有为如姬找到仇人,大概他认为不值得为一个小女子如此大动干戈。如姬找了其他的很多人,也无济于事。最后是信陵君为她报了父仇,而且把仇人的头提来给如姬看。如姬自然会非常感谢信陵君。如姬本来就暗恋着信陵君,这时的感激之情应是进一步升华为真正的爱情。

信陵君,赢得了如姬的芳心。

年轻漂亮的女人如果爱上一个男人,那是什么也不顾忌,什么也不怕,什么都敢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如姬为什么宁愿掉脑袋,也要去窃符,那是渴求真爱的力量在起作用。

信陵君,你成功的秘诀是赢得了如姬的芳心。

如姬的命运

明乎于此,我们就可以明白如姬为何可以顺利地盗到了兵符。也许,自从如姬“为公子泣”开始,信陵君便看到了这个姑娘的特殊作用。信陵君是个有政治抱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不会不知道,也许有朝一日,他要用到兵符。没有兵符,他这个政治家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信陵君可能早就叮嘱如姬注意兵符珍藏的地方,还可能命令他的“士”教会如姬打开铜锁的方法。那时的锁具应该比较简单,很容易打开。信陵君很可能还令“士”配制好了安眠药粉,需要时如姬可洒在魏王的茶碗里。

应该说,在魏国大将晋鄙受魏王之命率十万大军去救赵时,魏王就会十分警觉。这是魏国命运的一个关键时刻。晋鄙如果违抗命令,带十万魏军攻打秦军,战胜还好,一旦战败那可就全完了。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魏王那晚和如姬纠缠了一番,理应不会立刻睡去,他可能还在想着晋鄙的十万大军,也还想着信陵君单骑赴死之事。魏王不是个废物,他的特工系统日夜都注视着信陵君。信陵君要率死“士”去赵国与秦军决一死战,实际是赴死的消息可能早有特工报告了魏王。留着信陵君是个祸害,但信陵君一死更糟。国内无帅才,敌骑将会大至。那时魏国是三军无帅,倾覆之祸不远。总而言之,魏国走到了十字路口,魏王对此不可能无动于衷,搂着如姬呼呼大睡。

奇怪的是,如姬顺利地拿到了兵符,魏王毫无觉察。惟一的解释是魏王喝了如姬洒在茶杯里的安眠药,安然一觉。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魏王自然毫无知觉。

如姬的命运如何,史书上没有写。可以肯定的是,如姬如果留下,魏王会杀了她。晋鄙军被信陵君夺走,晋鄙被打死的消息会很快传回魏国。魏王听说兵符被盗,立即会怀疑到如姬头上。他有情报系统,对外效果如何不知,但监视信陵君还是够用的。信陵君为如姬报了杀父之仇,魏王应在当时就知道了这一情报。现在兵符失窃,除了如姬还有什么人敢干这种事。

但是,史书上没有一句写到如姬的下场。如姬窃符的活动被史家写得出神入化,但她的结局却没有一点记载。查遍史书,凡参加信陵君窃符救赵活动的人的结局都有交代,惟独如姬没有一个字的记载。这是为什么?

应该说,史家没有一个字的交代是因为不好交代。如姬到底怎么了,史家不好交代?如果如姬留下,被魏王残杀,史家肯定会大书一笔。烈女啊,为了抗御暴秦献出了生命,可佩可敬啊。

假设如姬留下了,魏王会原谅她吗?这绝不可能。魏王当时气得要死,怎么会放过她,如姬必死无疑。

但史书上就是没有一句记载。

惟一的解释是如姬走了。信陵君应该知道,如姬留在魏国决无生理。他可以当即给如姬化装,让她扮成一个战士随信陵君出走。当时跟信陵君出走的战车有三十多乘,如姬很容易混过关去。这不是盗嫂吗?是的,这是盗嫂。史家为好人讳,不便直书,干脆不书。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事算得了什么。严格说来,如姬不过是魏王的一个玩物,玩够了送给别人玩,哪里是信陵君的什么嫂。信陵君带她走,说不上有什么道德欠账。

如姬跟随信陵君到了赵国,住了几年又因魏王无法支撑危局连连求救,信陵君又带着如姬回到魏国。可魏王又不信任信陵君。信陵君成天喝酒,“好妇人”。这个“妇人”是谁?应该是如姬。这时魏王虽然不给信陵君权,但对他的待遇很好。有信陵君在,其它国家就不欺负魏国。没有几年,信陵君死了,如姬的至爱没有了,保护着她的大伞倒了,她的死期也到了。魏王是不会忘记报窃符之仇的。如姬知道难逃一死,自杀殉夫,这应是如姬的悲惨结局。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