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古代如何改革考试制度?汉代官员选拔首现笔试

2016-11-24 13:25:02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国务院日前出台高考新政,深化考试制度的改革,其中的“文理不再分科”尤其引发了诸多热议。其实,在中国古代,各种考试制度改革一直没有断

国务院日前出台高考新政,深化考试制度的改革,其中的“文理不再分科”尤其引发了诸多热议。其实,在中国古代,各种考试制度改革一直没有断过,先秦时期已有“口试”,西汉时期出现“笔试”、“抽签考试”,唐代开始设“特招”,宋代曾精减“考试科目”,明清时期考试更加“标准化”……

汉代官员选拔首现“笔试”

汉文帝刘恒首推“策问”环节“著之于篇朕亲览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考试制度的国家。先秦时,齐国上卿管仲已提出了选拔人才的“口试”模式,“设问国家之患”。到西汉,现代考试最主要、最普遍的模式–笔试已出现。

刘邦在建立汉朝后,意识到了人才对治国的重要性,大力推行上古三代时已存在的“察举制”,广招人才。刘恒当了皇帝(文帝)后,在察举制这种选人用贤手段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策问”环节。

所谓“策问”,又叫“策试”,系由皇帝亲自主持、亲自出题的考试,由应试者进行书面回答,即汉文帝所谓“著之于篇,朕亲览焉”。

公元前165年,汉文帝下诏,对所有经三公九卿、郡守荐举的应试士子进行统一笔试,选出成绩优异者。据《汉书·晁错传》,汉文帝很重视策问环节,所有答卷均严加密封,“周之密之,重之闭之”,不得泄露。

汉文帝主张的“策问”,在中国考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笔试,也是世界最早的一次笔试。而且,开创了封建皇帝亲自主持考试的风尚,为以后历代皇帝所效仿,科举时代的“殿试”模式或许就是受此启发而来。

在中国这次最早的笔试中,获得最好成绩的是后来成为著名政治家的晁错,“对策者百余人,唯错为高第。”晁错也因此成为是史上“笔试第一人”,其答题格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这类考试的模板。

在汉文帝之后,笔试成了通行检验水平和业绩的常规手段。如确立儒术在中国文化中统治地位的大儒董仲舒,就是在汉武帝刘彻第一次诏举贤良的笔试中脱颖而出的,其“天人三对策”,受到汉武帝的赞赏,考试成绩名列“上第”,出任江都相。

更值得一提的是,董仲舒不仅是笔试的受益者,还是“考试”这一词汇的首提者,他在《春秋繁露·考功名》一书中提出了“考试之法”:“计功量罪,以多除少,以名定实,先内弟之,其先比二三分,以为上中下,以考进退……”

汉代实施“五经课试法”

汉桓帝刘志始设“抽签考试”考不好可以复试

刘恒实行的“策试”,并不是针对普通的学子,汉代对在校生的考试模式则是“抽签考试”。

汉代是中国教育史上大力兴办高等学府–太学的时代,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兴太学”建议,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要求丞相公孙弘等人拿出设立太学的具体方案,不久即在当时的首都长安建起校舍,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由此开始。

此后,汉代的高等教育进入快车道,太学扩建,学生扩招,校园规模和在校生人数均大大增加。在西汉末期王莽主政时,太学进一步扩建,建成的校舍能容万名学生,一直到东汉末年,汉代太学生的数量都常维持在3万名左右。

汉代太学“宽进严出”,并没有严格的入学考试,以甄别选送为主,但要想毕业拿到“学位证书”(以被选拔当官,即所谓“入仕”为标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学的学生每学年都有考试,即所谓“课试”。根据课试成绩好差评出甲、乙两科,成绩直接与仕途挂钩,优秀者可授以相应的官职。

课试采用“射策”的方法,通俗地说就是将考题(“策”)放在桌子上,考试时由学生随机抽取(“射”)作答,根据答案的优劣评出学业等级,类似于现代的“抽签考试”。另有学者根据《后汉书·顺帝纪》注引《前书音义》,认为射策是一种“选题考试”。

射策是汉代特有的学生考试模式,当时太学生主要学《易》、《书》、《诗》、《礼》、《春秋》等“五经”,考试时便围绕五经出题,因此又称“五经课试法”。

汉代的太学生考试制度先后有过多次调整,东汉永寿二年(公元156年),由于太学生在校人数过多,旧的考试办法已不能适应扩招,于是汉桓帝刘志对考试制度作出了重大的调整,将原来一年考一次,改为两年考一次,录取名额也不再加以限制。

据《文献通考·学校一》,在改“两年一考”的同时,又设复试制度,可以多次考试,第一次没考好者还有二次、三次……,只要通过考试都可以“补吏”;或者留校,等两年后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由于复试并没有次数限制,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唐朝“乡贡”允许“自学考试”

唐高宗李治开设“制科”特招“非长之才”

中国考试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革是在隋唐时期。因为此前的考试属于“察举制”时代的考试。而在此之后,中国才进入了真正考试的“科举制”时代。

隋文帝杨坚在建立隋朝后,于开皇年间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人才选拔方式,实行分科考试,设秀才科、明经科“分科举人”。隋文帝死后,隋炀帝杨广于即位次年(公元605年)即对“分科举人”的考试制度进行改革,考试科目多达“十科举人”。在推出分科考试的同时,隋朝还全面恢复中央和地方的公办学校(官学),强调考试制度:“教习生徒,具以课试之法,以尽砥砺之道。”

唐代则出现了系统的国民教育体系,与之配套的考试制度也全面建立。唐代考试的特点之一是面向全体国民,不只在校学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社会青年等非在校生也可以通过自学参加考试,这种非在校生参加科举叫“乡贡”。据《新唐书·选举志上》记载:“举选不由馆、学者,谓之乡贡。”乡贡不仅和在校生有同等的报考资格,在中唐以后甚至出现了“重乡贡、轻生徒”的现象。

起初自学考试有严格要求,考生必须在当地(本籍)报名,必须经过县、州府的考试,合格者才能上报个人档案材料(解状),每年十月参加礼部考试。到唐朝后期,对自考生的限制放宽,不再受籍贯限制,可异地投奔取解,州县考试也不再严格,有时不经过考试也能给予解状,称之为“拔解”。乡贡为平民子弟开辟了一条升迁之路,自学者可以和生徒一同竞争人仕,极大地刺激了民间自学与办学的热情。

上述是唐代的常科考试,在唐朝的考试制度改革中,还设有“制科考试”。所谓“制科”,是有别于定期考试的不定期科举考试,制科又叫特科、制举,目的是防止常科考试埋没特长生,选拔“非长之才”,以弥补常科的缺陷和遗憾。

制科考试类似于现代的“特招”,招收某一方面的特长生。据《云梦漫钞》记载,高宗李治在位时的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唐朝始设制科,显庆三年(公元公元658年)始有“志烈秋霜科”,诗人韩思彦考中该科。之后,武则天又对制科考试作了调整,要求进行殿试,加试策文三篇。

宋代进士考试分为“经义”“诗赋”

明清考试“标准化”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宋代科举考试同样经历过几次较大改革,改革的目标首先是对考试内容进行调整,精减考试科目。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教育家范仲淹提出了“精贡举”的观点。到王安石变法时期,合并考试科目成为科举考试改革的中心内容。在王安石的考试新政中,罢去明经诸科,仅存进士科,同时设立“三舍升试法”,实行由学校直接升选贡举的制度。

考试制度改革在历朝都是大事,王安石的考试改革由于变化较大,争议也大。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朝廷只好将进士考试分为“经义进士”和“诗赋进士”两个考试科目,到南宋初,又将经义和诗赋合为一科……就如今天的文理分科一样,分分合合,反反复复。

宋代也有制科考试,还提升了武则天开设的武举考试地位,让“武举”与“文举”一样,拥有同等的“学历地位”,当然这与当时国家对军事人才的需要有很大关系。

宋代的考试科目改革,都是围绕为国家选拔出实用人才、急需人才而设置的。如王安石考试改革中就重经义而轻诗赋,去掉诗赋、帖经、墨义,曾遭到苏轼、司马光等人的强烈反对。

明清时期,中国的考试制度已完全定型,科举考试分为童子试、乡试、会试、殿试等四种固定考级,最明显的是出现了“标准化”考试。考试以“八股文”为典型,作文从开头到结尾都有固定的标准和程式,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为题目,以朱熹等的注释为标准。

“标准化”考试减轻阅卷者的工作量,但因为脱离社会实际,不利于考生的自由发挥和人才选拔,当时便遭到有识之士的批评,清乾隆二年(公元1663年),朝廷曾一度诏废“八股文”。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