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的传奇交通工具:木牛流马什么样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二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
《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对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记述可算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极为详尽了。《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其中描写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威震中原,发明了一种新的运输工具,叫“木牛流马”,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问题,这种工具比现在的还先进,不用能源,不会造成能源危机。
木牛流马到低什么样子?很多人都在揣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花了不少的精力和时间制造出各式各样的木牛流马,有的不失为工艺精湛,巧夺天工。
木牛流马的概念应该来自民间的独轮车。
如是,就有了这辆木牛流马:
福建建阳市余荣贵先生的“木牛”体积庞大,牛角高耸,一亮相就让人眼睛一亮。他的“木牛”如何运输粮草呢?原来此“牛”是靠四蹄移动前行的,前面两蹄固定不动,仅为保持牛身平衡,而后两蹄可以活动,人在牛后操纵牛尾,牛尾一压一抬,后两蹄就开始迈步,引发此牛全身而动。此牛因为以脚而行,所以最大优势就是特别适合在崎岖不平的山路行进,从这一点来说,余先生的“木牛”倒真有诸葛亮“木牛流马”的影子了。
福建建阳市余荣贵先生的“木牛流马”
山东季兆福的“木牛流马”
季兆福的“木牛”“牛肚”里能装粮,“牛角”上可捆草,有和《三国演义》里描写一致“牛舌”机关,可以控制“木牛”的前行和停止,季先生给记者介绍说:“史书记载,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股四足,头入领中,舌著于腹……我的木牛是严格按照记载复原的。”
他的“木牛”较好地解决了车身转向、应付山路、车厢负重等问题,所以虽然在外观上和大家所想象的“木牛”差距较大,还是被公认为最实用的诸葛“木牛”。
西安张天伟先生的 “木牛流马”
西安张天伟先生的“木牛”是个缩小了的模型,造型生动,酷似玩具,加上只要轻拍牛臀,就可令其行走,如此精巧神奇,都是木头做的机关。说是玩具,倒也不假,要它驮运粮草走山路,怕要散架了。张先生的“木牛”偏重于观赏性,张先生呵呵一笑,也承认自己做“木牛”就是为了好玩。张先生:“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太过玄奥,谁也说不清楚。其实我认为那根本就是个传说,不存在的,我能造出来就是无中生有,纯粹娱乐了,图个好玩我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四川广元木匠何多现的“木牛流马”
四川广元木匠何多现展示花了5个多月造出的“木牛流马”。图为木匠何多现造的“木牛流马”。何多现花了5个多月造出的“木牛流马”。何多现2010年3月开始制作,8月初完成。“木牛流马”长2.08米,高1.4米,自重230斤,腹中可载420-450斤大米,后肢可以前后屈膝,以手推或牵为动力,可以行走在乡间小路,还可爬坡上行。
天津76岁的姚容老汉制作“木牛流马”
老汉制作的木马不需要脚踏,也没有其它动力,只需乘坐人摇晃身子,木马就可以自由前进、后退。如今,这名七旬老汉还在不断改进自己的木马。“姚容老汉做的木马可神奇了,无论是大人孩子,只要上去摇晃几下,木马就可以自己走,村内的许多大人和孩子们都坐过。”谈起姚木匠的木马,武清区南菜村镇六百户村的村民都显得很熟悉。来到姚容老汉的家中,手持斧头和凿子的他正在一堆木头前忙碌着。依稀可以看出,这堆木头是一架木马的形状。
“如果早来几天,你们就可以坐一圈了。为了让木马走得更快一些,不久前我刚刚把它拆解了。”姚老汉带着几分遗憾地说。今年76岁的姚老汉展开自己绘制的图纸说,早在1993年,他在一本名为《课内外辅导》的杂志上看到一篇对诸葛亮“木牛流马”的介绍,当时就引发了他的兴趣。没有上过几年学的他多次和这篇文章的作者通信,终于了解到“木牛流马”的最初制作原理。直到1998年,姚老汉眼看自己的小孙子出生,再次萌生了给孙子做一架会走的木马的念头。此后,他经过长达四年的时间,几经修改终于做出了第一架木马,送给小孙子当礼物。这架木马还成了村子里孩子们的玩具。
山东济宁木匠杨春艾的“木牛流马”
巧手木匠杨春艾,耗费了10年时间,终于造出了“木牛流马”。杨老汉的“木牛流马”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笨重,一个成年人就能搬动。木牛的主体是两个长方形的木箱,也就是“牛”的肚子,里面有两个可以载重物的“囊”,“牛肚”的两侧分别有两个竖条固定,相当于“牛肋”。木箱前方有一个弯曲的“牛头”,“牛肚子”后下方有一个着地的粗木桩和传动的齿轮,后方有一个杠杆,相当于牛的尾巴。木箱的4个角分别有一条“牛腿”,每条“牛腿”上都安装有一个轮子。轻轻按下杠杆,发动传动的齿轮,粗木桩着地后“牛”的后两只脚腾空,“木牛流马”的重心落在两只前脚上,随着传动的齿轮并借助向前轻推的力量向前一步跨越;随后,他又轻轻将杠杆抬起,“木牛流马”恢复原状。如此循环的一抬一压,“木牛流马”便可以走动了。“牛头”的中部有一个“机关”——“牛头”内暗藏一个“牛舌”。把“牛头”转动了一下“牛舌”,果然,刚刚还运行自如的木牛,却怎么推也推不动了,和《三国演义》中描述的一样。
杨春艾老汉最得意的还是鲁班木马车了。
泊头市富镇二中的语文教师梁国君根据书中的描述,用了10多个月的时间,终于造出能够载物行走的木牛流马,从而破解了这个千古之谜。
山东王振福老人制作“木牛流马”
这种“木牛流马”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描述,依据杠杆原理制造的能够机械行走的娱乐骑行玩具。游客通过脚蹬产生的压力即可驱动“木牛流马”。
2005年7月2日,在山东省日照市万平口海滨风景区,3位小游客体验骑“木牛流马”的乐趣。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徐全龙的“木牛流马”
徐全龙的“木牛流马”从外表看酷似两辆人力木制手推板车,车底有一个驱动装置,分别可载两个成人,可凭徐全龙一人之力轻松推起。“木牛”前侧装有一个木制牛头,牛舌便是其刹车装置。“流马”较小,外形与“木牛”类似。
徐全龙(左二)用自制的“木牛”载两人前行。
江苏连云港农民侍作凯先生制作的“木牛流马”
侍作凯制作的“木牛流马”,一眼看去,造型很奇怪,两个长方形的箱体中间转动着一个大的轮子,轮子上连着一个圆柱体。而在圆柱体的下面,也就是箱体前端,又伸出四只脚,类似80年代家用折叠椅的支脚。侍作凯一一介绍各个部件的作用,“长方形箱体,是装粮食的,而在它之上,还应该有木或革制成的雨披式物件。”至于那个奇怪的、有一个像动物舌头一样的圆柱体,侍作凯解释为“车刹”,即行进途中刹车之用。记者当场检验,果然纹丝不动!
广东顺德廖云开发明制造的木牛。
55岁的廖云开坐上木牛,随着他6岁的外孙女摇动牛车手柄,木牛徐徐前行。前日下午,记者在顺德龙江镇仙塘村廖云开家里,看到他发明制造的木牛。他自信地说,“这只木牛应该不比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差”。
四川武侯祠博物馆一直在全国各地征集“木牛流马”
四川武侯祠博物馆一直在全国各地征集“木牛流马”。目前,武侯祠博物馆已决定把征集到的8款各地制作的“木牛流马”统一安置在即将开放的诸葛亮专题陈列中供游人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