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古代佛教传承在中国传播的推手 佛门皇帝

2016-07-23 16:42:30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众所周知,释迦牟尼出家前是北印度迦毗罗卫城净饭王之太子,因为看到人间生老病死的人间苦,最后出家修道。佛教传入中国始于西汉,早期在上

众所周知,释迦牟尼出家前是北印度迦毗罗卫城净饭王之太子,因为看到人间生老病死的人间苦,最后出家修道。佛教传入中国始于西汉,早期在上层皇室贵族阶层流行,后迅速融入中华文化之中。佛教文化最终从贵族文化走向民俗文化,靠的是自上而下的提倡和推广。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著名的几位佛门皇帝。

萧衍

也许你读过“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但是,你又是否知道南朝寺庙广布的因缘?南朝的梁武帝萧衍统治时期,是南朝历史上最为稳定富足的几十年,萧衍尊儒崇佛,立佛教为国教,大建寺庙。汤用彤先生曾经说过:“南朝佛教至梁武帝而全盛。”当时,梁朝的半壁江山内,佛寺差不多近三千座,僧尼有82万余人。不仅如此,萧衍还身体力行推崇佛教,在公元527年,萧衍亲自到了同泰寺,做了三天的住持和尚。还下令改年号为大通。信佛之后,他不近女色,不吃荤,不仅他这样做,还要求全国效仿:以后祭祀宗庙,不准再用猪牛羊,要用蔬菜代替。他吃素,要神灵也吃素。老人皇帝做事总是和年轻时、壮年时不一样。这个命令下达之后,大臣议论纷纷,都反对。最后,萧衍允许用面捏成牛羊的形状祭祀。

杨坚

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迅猛发展。北周武帝于公元574年采取行政手段强行废佛,焚毁经像,令僧尼还俗,以寺院充宅第,没收寺院财产,短短的几年间,数以百万计的北方僧尼被迫还俗。建德六年(577)进兵北齐,攻占邺都,又使齐境的佛教毁灭殆尽。南朝经侯景之乱,僧徒被杀,寺塔造毁,建康佛教也因此衰落了。隋开皇九年(589)灭陈时,致使许多寺院毁于战火,又令建康的城邑宫室荡平耕垦,盛极一时的建康佛教顿告衰微。周武灭佛后,佛教元气大伤,靡靡不振。

隋文帝杨坚成功地统一来了已经处于分裂局面的中国后,建立的政治统一维持了几个世纪,使中国成为世界强国之一,被尊崇为“圣人可汗”据《隋书 高祖本纪》载:高祖以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夜生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神光满室。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隋文帝降落人世,便与佛教结下了不接之缘,他不仅出生在佛寺里,还从小被托给僧尼抚养,一直在寺庙生活了十三年。当上皇帝后,他一直奉行佛教,对佛教进行恢复,使得佛教逐渐在中国正式化、本土化。除此之外,隋文帝在五台山大建佛寺,使得五台山成为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著名的少林寺也曾毁灭于北周,经隋文帝重建,得以复兴。

武则天

如果说杨坚是尼庵里长大的皇帝,武则天则可以称佛门里走出来的女皇了。她初入宫为唐太宗才人,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这一年,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出家为尼。后来,唐高宗即位才将其重新召回宫中,封为昭仪。武则天足智多谋,兼涉文史。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也就是武则天重新入宫的第三年,高宗不顾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大臣的反对,册封武氏为皇后。册封之后,她逐渐参与朝政,直至后来垂帘听政。公元690年,武则天废睿宗称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称圣神皇帝。

武则天在位时,曾塑像写经,虔诚信佛,本身也是一个精通佛理之人。并曾写开经偈一首:“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首赞颂佛法的四句偈,历千百年不衰,至今仍传诵不绝,许多后世传诵的佛经内皆有此一偈语以惕世人。佛像雕塑在武则天时期达到了高峰,龙门石窟就是典型代表。甚至有人猜测,其中最有名的那座卢舍那佛像就是武则天本人。80卷《华严经》译本也是武则天亲自作序。

顺治

有一个比较流行的传说,说顺治帝因爱妃董氏的病逝而心灰意冷,认为“四大皆空”,无所依恋,便舍弃江山,跑到五台山上剃度修行。后来,顺治之子康熙皇帝多次奉国母皇太后巡幸五台山,即是希求夫妻、父子相见,但顺治一直隐而不见,终成正果。传说中的顺治似乎成了一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多情皇帝。

顺治是否真正是出家为僧,乃是一个疑团。不过顺治好佛,沉迷佛教则是事实。史载顺治确实曾在宫中落发,意欲出家,后被劝阻。接着,又特命近侍太监吴良辅作为替身,替他出家,到悯忠寺为僧。学界一般看法是顺治乃死于天花。正史未必确凿,野史未必讹传。无论出家案真伪,在人们心目中顺治都算得上是一个至性的佛门皇帝。如他的诗所言“吾本西方一衲子,无奈落入帝王家。”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