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抗战英烈黄梅兴 淞沪战场最先捐躯高级军官
抗日英烈黄梅兴(1896—1937),字敬中,广东平远县东石镇坳上村人。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264旅旅长。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黄梅兴烈士简介
黄梅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0岁入本村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因家贫辍学。
1917年秋,考入县立平远中学初中部就读。两年后辍学回本村富有小学任教。
1921年(民国10年),辞去小学教员职务,前往广州,在宪兵学校读书,一年后投奔粤军第一师。
1924年5月(民国13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
1925年,参加讨伐陈炯明叛军的东征,在军校学生教导第一团任见习排长。因在揭西棉湖战役中战功卓著升为连长。
到达平远大柘时,率3个连兵力夜袭陈军,他发动群众虚张声势,并分3路包抄袭击,把敌残部1万多人赶得丢盔弃甲。
1925年10月,第二次东征,任第四十四师第四团第三营营长,后任黄埔军校第六期一个大队的大队长。
1926年,参加北伐与军阀孙传芳作战,在激战中受伤。伤愈后奉命招募新兵,任团长。
1927年春,任宪兵大队长。同年冬,调任第四军暂编第二师副官长。
1928年后,历任江苏省属缉私内河游巡队长、第四军教导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山东总司令部征募处第二区主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七期学生中队长。
1930年春,任陆军第四十五师三六六团团长。同年9月,任国民政府警卫旅第六团团长。
1931年1月,任陆军第八十八师二六四旅五二八团团长。次年,“一二八”上海抗战爆发,黄任264 旅副旅长兼825团团长,奉命防守庙行以南一带阵地,多次与日军较量,屡建奇功,敌人称他为“黄老虎”。因立功升为二六四旅旅长,驻防鄂西。后调驻闽、赣、皖南石埭,川东万兴一带。
1936年,调驻南京。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国民政府在庐山召开的高级军事会议,会后率旅从镇江开往上海江湾大场一带驻防。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黄梅兴率领驻扎在持志大学(今水电路广灵二路西首)等地的张治中部88师264旅与日军展开生死博斗,率本旅奋起抗击,并身先士卒,亲临前线指挥作战,连续攻破敌军十几个堡垒。
1937年8月14日下午6时,进攻日军设在爱国女子大学的据点时,日军炮火密集,并加百架飞机轰炸。他率部冲到八字桥,不幸被炮弹击中,经抢救无效而壮烈牺牲,年仅41岁。
黄梅兴是淞沪抗战中最早为国捐驱的将领。
黄梅兴烈士生平经历
黄梅兴,字敬中,1897年7月21日出生于广东省平远县东石镇坳上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0岁入本村私立富有学校读书。1910年初小毕业因家贫辍学,在家帮助父母种田。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民国,全国各地废除私塾,纷纷兴办学校,学习风气盛行。黄梅兴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要求继续学习。1917年秋,黄梅兴在邻乡大柘景清高级小学毕业,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县立平远中学初中部就读。但终因家贫,两年后黄梅兴再次辍学,后经人推荐到本村富有学校任教。任教期间,他勤奋好学,不断进步;关心国家大事,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产生了革命的思想、信念和追求,为了实现自己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1921年,24岁黄梅兴毅然辞去小学教员职务来到广州,在宪兵学校读书一年后又投奔粤军第一师,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1924年5月的黄埔军校第一期招生,黄梅兴考入该校,在这里他系统地学习了政治和军事知识,并坚定了革命思想。当目睹了军阀混战,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后,更坚定了黄梅兴救国救民的决心。
1925年,以黄埔学生军为骨干的革命军先后两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叛军,黄梅兴在两次东征中都英勇善战,屡立战功。
第一次东征,黄梅兴在建国粤军第二军薛岳团当见习排长。揭西棉湖战役中,他作战勇敢,立下战功,荣升为连长。后转战兴梅大柘地区,当时,陈炯明叛军一部退至东石,黄梅兴不顾疲劳,主动请战。经团部批准,由他率领三个连的兵力夜袭东石。他对这次战斗作出了周密的部署,战斗前派出先头部队到东石秘密发动群众争取配合,半夜过后,再兵分三路包抄袭击陈军。他率领一个连打中路,在东石圩附近首先打响战斗,黄梅兴带领战士冲锋陷阵,猛攻驻曾屋的敌团部。东西两路的部队同时冲杀,事先部署好的群众开始点燃鞭炮、杉枝大造声势助威,顿时杀声震天,敌人一时不知虚实,乱作一团,仓惶逃走。天亮前黄梅兴又率三个连的兵力,把陈军林虎、李易标两个军的残余一万多人赶得丢盔弃甲,退出平远县境。
1925年10月上旬,国民革命军进行第二次东征,黄梅兴又转战兴梅地区,在兴宁合水战斗中再次立功,被提拔为第十四师四十团三营营长。
东征结束后,部队驻防梅县。这期间,黄梅兴与家中的童养媳赖伴梅结婚。后不久又调回广州,任黄埔军校第六期的一个大队长。
1926年7月,国民革命誓师北伐。黄梅兴率部参加北伐,部队到达江西乐化车站时,与军阀孙传芳部孟昭月的部队作战。黄梅兴特别勇敢,在激战中不幸负伤,送进后方医院治疗。伤愈后,黄梅兴奉令招募新兵,任六团团长。
1927年春,黄梅兴任学兵大队长。同年冬,调任第四军,暂编第二师副官长,兼汕头达豪盐场知事。1928年春辞职到南京,任苏属缉私内河游巡队长,旋调任第四军教导第一师政治部主任。他到山东省境内后,又奉令调任总司令部征募处第二区主任,驻苏皖边境征募。随后调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七期学生中队长。1930年春,升为陆军四十五师二六六团团长,驻扎苏属实应、淮阴、皖属泗阳、宿迁一带。9月,国民政府警卫团扩充成旅,黄梅兴兼该旅第六团团长。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东北三省。1932年1月28日,日军又在上海闸北、吴淞等处发动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勇抵抗,淞沪抗战正式揭开。2月14日,张治中率第五军八十七、八十八师投入淞沪战斗。黄梅兴当时是八十八师二六四旅五二八团团长,他率部与十九路军等兄弟部队并肩作战,重创日军。战事结束后。黄梅兴因作战有功升为二六四旅旅长。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八一三上海事变,日军又在上海挑衅,向中国军队开火,中国守军张治中部八十七、八十八师奋起抗击,淞沪抗战爆发。战争中八十八师二六四旅少将旅长黄梅兴身先士卒,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广大官兵同仇敌忾,斗志昂扬,经过浴血奋战,接连攻破了日军十多个堡垒。14日下午6时,在进攻日军的最后一个堡垒——爱国女子大学时,却遭到日军的猛烈攻击,由于日军炮火密集,加之从航空母舰起飞近百架飞机对我军的轰炸,当黄梅兴率领部队冲到八字桥时,不幸中弹,壮烈殉国,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牺牲时年仅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