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名将廉颇战功赫赫却总在关键时刻被弃用?
廉颇为什么壮志难酬?很多人认为,是因为奸臣的谗毁、君主的昏聩。联系廉颇一生的行迹,我以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在战场上,廉颇很会用脑子,仗打的稳健、灵活,但在官场上可就差远了,办事,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说话,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廉颇的“负荆请罪”,勇于悔过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殊不知,在那美誉的后面,廉颇早已经种下了命运多舛的祸根。蔺相如完璧归赵,被赵惠文王赐予上大夫,渑池会上,蔺相如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回来后为上卿,可谓实至名归,廉颇有牢骚了。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他容不得别人比他强,至于别人的功有多大,该不该论功行赏,并不是他关心的。
他说:“我身为将军,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动动口舌,立了点儿功,位置竟然比我高,况且他的出身低贱,实在叫我感到难堪,不能忍受坐在他的下首。”三番五次羞辱蔺相如。弱国无外交,但面对强大的秦国,蔺相如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这样的功劳,和攻城略地获得了多少座城邑,完全可以相媲美,甚至在其上。而且,退一步说,就算级别升太快了,可那毕竟是国君的决定,不会打狗看主人?两个人成了刎颈之交,但赵惠文王原不原谅,两说。赵惠文王和蔺相如赴渑池会的时候,廉颇对赵惠文王提议到:“陛下这一去,估计连会期加行程,总共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您还不回来,请答应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的企图。”廉颇的提议,动机或许是善良的,我相信很多人也都会这么认为,廉颇并没有什么其他的私心杂念,他是为国家命运着想,问题的关键是,赵惠文王也是这么认为吗?
继承人问题很敏感,赵惠文王也应该想过,只不过他没有说出来,也不愿说出来。连国君自己都没有说、也不愿意说的问题,一些人避之唯恐不及,更别说提出来了,可廉颇居然提出来了,一点都没在乎、一点都不忌讳,而且提的那么具体,提的那么咄咄逼人,简直就是强加于君,不容得你不点头。赵惠文王虽然点头了,心里能舒服吗?著名的长平之战,廉颇被迫交出指挥权,原因似乎很简单:因为秦国的反间,赵孝成王轻信。但细一想来,一个为赵国立下那么多战功、服务了父子两代君王的大将,可以说是久经考验的人,赵孝成王怎么就那么轻信了秦国的反间了呢?这里面,显然有廉颇自身的原因。赵孝成王对廉颇日积月累的反感,终于逮住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假戏真做。
赵孝成王死后,赵悼襄王上台,就作出了一项决定:起用乐乘代替廉颇。赵悼襄王为什么要罢免廉颇?是廉颇资格太老了,而且居功自傲、桀骜不驯,难以驾驭;二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起用自己喜欢的人,也在情理之中。但廉颇不干了,他攻击乐乘。怎么攻击的呢?史料语焉不详,乐乘不得不离职出走,廉颇自己也出奔到了魏国,别人没得到好儿,自己也没捡着什么便宜。廉颇的行为,也实在不值得称道;辱骂和武力有时候或许能解决一些问题,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赵国乏将,赵悼襄王又召回廉颇。廉颇非常兴奋,为了证明自己体质强健,在赵悼襄王的使臣面前,又是上马,又是吃饭吃肉。结果授人以“一饭三矢”的口实。廉颇还是那么逞强好胜、还是那么好表现自我,还是从前那个秉性。廉颇在魏国,一直没有受到信用,后来到了楚国,也没有什么建树,这从另一个角度恰恰说明:廉颇的壮志难酬,不仅仅是因为奸臣的谗毁、君主的昏聩,更有其自身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