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解密:那些历史上归化唐朝的高丽将领
高仙芝
高仙芝(?-755年),中国唐朝时期高句丽族名将。高仙芝是唐玄宗时期的将军,关于其最著名的事迹是率领唐军在中亚与阿拉伯帝国展开怛罗斯战役。高仙芝本是高句丽人。“高”乃高句丽王族之姓,一般认为高仙芝乃高句丽王族之后。高仙芝二十岁时以父有功授游击将军。当时的安西都护府节度使并不欣赏他的军事才华,直到后来新的节度使夫蒙灵察把他提拔为副都护,四镇(龟兹、焉耆、于阗、疏勒)都知兵马使。
天宝九年(750年),高仙芝征服撒马尔罕和塔什干(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将当地的撒马尔罕国王押解回长安,但杀死了塔什干国王。新近崛起的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派出东征军,在呼罗珊波斯人的协助下进攻高仙芝。天宝十年(751年),高仙芝领导的二万五千安西都护府军队在怛罗斯战役中败于阿拔斯王朝的东征军,被迫返回龟兹。之后高仙芝试图反攻,但因兵力不足作罢。此役使得中国的造纸术和指南针流入阿拉伯,对之后阿拉伯和欧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唐帝国虽然本身没有失去领土,但从此失去了对中亚各王国的控制。
塔什干屠城事件 : 高仙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唐朝之所以失去在西域的统治,高仙芝也是有很大一部分责任的。
后世的朝鲜人(包括韩国人)对于高句丽族的唐朝大将高仙芝十分推崇。许多朝鲜、韩国历史学家认为他是东亚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将领。高句丽人尚武,髙句丽灭亡后在唐境内形成多处武人集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杨保隆认为有1/3到一半的高句丽曾被内迁至内地,并且成为中国内地一股重要的武人集团,在唐末五代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黑齿常之
黑齿常之(630年-689年11月26日),字恒元,百济名将,投靠中国唐朝后成为唐朝大将。其先出自扶余氏,封于黑齿,子孙因以为氏。世代担任百济达率(相当于兵部尚书,为二品官),曾祖父黑齿文,祖父黑齿德,父亲黑齿沙次,并官至达率。黑齿常之自幼便习读春秋左氏传和司马迁、班固的《史记》和《汉书》。年未弱冠,以地籍授达率兼郡将(相当于中国之刺史),在国内以骁勇有谋略著称。
扶余隆
扶余隆(徐隆)(615年-682年),为百济义慈王之子,是百济的末代世子。644年,扶余隆被义慈王立为王世子(《三国史记》又称后来扶余孝为世子,但联系遗留的文物和唐朝的史料,扶余孝为世子为误记)。
660年,新罗及唐朝联军攻陷百济国都泗沘城,扶余隆和父亲扶余义慈向唐军投降,被唐军带到东都洛阳。百济遗臣鬼室福信及僧侣道琛等人拥立扶余丰为王的百济复国运动失败后,664年,扶余隆被唐高宗任命为熊津都督府都督,管理百济故地和遗民。扶余隆因为百济、新罗是世仇,害怕受到新罗国的侵略,未敢赴任,最后在洛阳去世。
王綧
王綧(1222年-1283年)是高丽王朝的一位宗室,封永宁公,官拜尚书令。后入侍元朝,受蒙哥汗的重用。王綧是清化侯王璟的长子,也是平壤公王基(高丽显宗子)的第七世孙。根据《高丽史》和《元史》的记载,王綧“美容仪,慷慨有志略,善骑射,读书通大义”。1241年,蒙古入侵高丽。高丽高宗派王綧冒充王子,送入蒙古作人质,住在东京总管洪福源的家中。1253年,由于高丽权臣高令公反叛蒙古,蒙哥派遣耶虎大王攻打高丽,围攻忠州。此战中王綧随军前往,因此高丽高宗送信给王綧晓之以忠孝。在王綧的斡旋下,蒙古军从高丽撤退。
洪茶丘
洪茶丘(1244年-1291年),本名俊奇,茶丘是其蒙古名字“察尔球”的音译,后来成为他的名字。先后在高丽和元朝仕官。为洪福源之次子。被忽必烈封为高丽军民总管。其父洪福源为镇守高丽北部边境的军人,因为受到蒙古的攻击而在1231年降蒙,之后协助蒙古军队入侵高丽。1258年,洪福源因为高丽人进上的谗言,被元政府处死,自此洪茶丘便对高丽有着相当强烈的憎恨与厌恶。因此,洪茶丘后来成为忽必烈的手下,在1271年镇压三别抄之乱有功。
后来忽必烈在策划讨伐日本时,洪茶丘便趁机对高丽人要求很高的税赋来进行报复。1274年的文永之役中,他担任元军的副司令官。战争结束后依然对于高丽敛取高额的税赋,也曾进谗言欲陷害金方庆未成。1281年的弘安之役中,他以东路军司令官的身份之兵。之后在1283年忽必烈计划第三次伐日本之时,洪茶丘也尽力的进行军备。洪茶丘经常以背叛祖国的名义而被韩国史学者非难,但是不可讳言地,忽必烈相当地重用他(官至中书右丞)。
渊男生
渊男生(634年-679年3月16日),唐高句丽平壤城人,字元德。渊盖苏文长子,入唐后因避讳唐高祖李渊名而改称泉男生。渊男生九岁时就以父荫为郎,15岁时授中里小兄,18岁授中里大兄,23岁改任中里位头大兄,24岁兼任将军。28岁,任莫离支兼授三军大将军。32岁(唐高宗乾封元年),嗣渊盖苏文之位,加大莫离支总录军国阿衡元首。渊男生与二弟渊男建、渊男产不睦,两方相互攻击,渊男生不敌,率所部和契丹、靺鞨仆从军退守国内城。渊男建自任莫离支,发兵攻打国内城。渊男生先派大兄(高句丽官名)弗德前往唐朝求救,由于其部属发生叛离,于是又派大兄冉有入唐,“重申诚效”,最后才派其子泉献诚正式入唐,请求内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