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皇权下是如何抗震救灾的?
话说上天可能真的对中国人很不公平,自古就把中国调成了“震动模式”,地震常发生,小震年年有,大震也不少。异常辽阔的中国疆域,东边不震西边震,频繁发生的地震其实早把中国人震醒了。所谓震醒,即在古代我们就已经具有了比较丰富的抗震救灾经验与相对成熟的抗震救灾体系。比如早在在东汉时期,张衡就发明了地动仪(虽然目前对此还有很多争议)。北魏时期,中国就出现了第一支抗震救灾医疗队。
过去的先民对地震的认知比较复杂,不像今天的我们,知道地震只是地壳的运动。在古代中国,讲究天人合一,从上到下,对自然,对上天都有一种莫名的敬畏。那是地震还叫“地动”的年代,人们认为,地动属于天有异象,是上天责怪自己的反应。皇帝在地震发生后,都要发表“罪已诏”以示反思。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愚昧,因为他们不敢战胜大自然,更不敢人定胜天。但一个能够敬畏自然,又能够常反思己过的人,难道不是很可爱吗?有人认为,古代地震会死人很多,因为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救灾基本靠手的年代,地震就意味着等死。这点确实没错,等死的概率是非常高的,那时即使有72小时黄金救援的概念也不行,因为地方的奏折三天之内恐怕都送不到省府,军队根本无法调集,大部分只能靠自救。但有一点,很多人可能忽略了,那就是古代的建筑没有高楼,也没有密集的居住社区,更没有学生众多的学校。土坯房倒塌与混凝土垮塌,损害程度还是严重不同的。因此来说,古代地震遇难更多是因救援迟缓而造成的,死亡人数未必很多。
地震有震级,过去救灾也有相对应的一二三级响应。比如清朝,将受灾分为十级,一级最轻,十级最重,户部根据级别不同进行不同的救灾部署。因此,统计受灾范围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个难题。先要“报灾”,由各乡里逐一报送县官,再由县官上报地方的府台或道台,然后再进一步报告给省里的督抚,最后汇总至户部。与此同时,各省督抚组织地市的政府与军队领导去灾区核查受灾范围与人数,名曰“勘灾”,对受灾不同的地区、家庭一一登记在册,为朝廷赈灾提供依据。灾民也要分等级,如极贫、次贫等。到清朝时,这套程序已经非常严格,甚至地方报到户部后,户部还会进行抽查,再次勘灾,以防作假。多报或少报,都要严惩。
皇帝也有大爱无疆。北魏宣武帝拓跋恪,是个年轻的皇帝,在位时非常重视全国人民的医疗事业,尤其是在大灾面前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他也经历了一次“512”八级特大地震,那是512年5月23日,大同发生大地震,波及山西全境、河北、河南、内蒙等部分地区。《魏书世宗纪》记录了这一最高指示:肆州地震,陷裂死伤甚多,宜加疗救,可遣太医、折伤医并给所须之药,救治之。
再看看康熙时期的众志成城。康熙十八年(1679年)9月2日,京师遭遇史上最大地震,震中位于今天的北京平谷与河北三河交界处。这也是八级特大地震,波及数省,北至辽宁,南至河南,东至山东,西至陕西。100公里外的北京城内也同样受灾严重,很多当官的也被砸死,如内阁学士王敷政、大学士勒德宏等人。地震仅仅发生不到两个时辰,康熙来了!康熙同样高度重视,立即召集内阁、九卿、詹事等满汉官员,发布最高指示,部署抗震救灾。康熙立即诏令中央财政向灾区拨付十万两白银,同时还有粮食、医药和棺木。同时,朝廷集体检讨施政纲领,要求今后“务期尽除积弊,存心爱民为国”。灾情就是命令。户部与工部立即到灾区查验,同时紧急拨款赈灾。凡是房屋倒塌而无力修缮的,旗人给四两银子,其他人给二两。家里有人遇难不能下葬的,每人再给五两五钱,并减免一年的钱粮,未交纳的也一并减免。同时宣布,开仓放粮。当时的一两银子,可买100斤米,约相当于今天的250元。其实也很少。还有给实物的。如唐高宗时期,河东地震,遇难5000余人,皇帝赐给每个遇难家属3匹绢作为安葬费用。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灾面前有大爱。那时没有慈善电视晚会,但皇帝也会号召各界“捐银”。康熙命令官绅富户等土豪,必须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当时有位在天津经商的张孺人,可谓康熙时期的“陈光标”,不仅捐钱,而且亲自到灾区,组织抗震救灾,救助废墟下的百姓达上百人。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邻里互助,政府鼓励互相帮扶,重建家园。所谓“两邻十家户,有互相存恤之义,可协助修理”。在这样的抗震救灾氛围下,同样涌现出了众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在这次地震中,大清官兵抗震救灾的光辉事迹笔者没有搜寻到,但不能就此说没有军队参与救援,因为军队参与抗震救灾是惯例。如宋朝熙宁元年(1068年),河北路大名府发生强烈地震,宋神宗派出数十万官兵参与抗震救灾。“城壁皆压,发卒数十万治之”。当然,为灾区群众祈福也是必须的。这次京师特大地震,康熙就多次率文武百官与诸王到天坛进行祈福活动。皇帝与众官员集体默念“北京挺住,北京不哭,今天我们都是北京人!”
除了祈福,皇帝一般都会在大灾发生时做反思状。底下忙救灾,皇帝也不能吃喝玩乐,多少也要同全国人民一起共度时艰。康熙就立即下发“罪已诏”,以反思自己的罪过。“朕御极以来,孜孜以求,期于上合天心,下安黎庶。地忽大震,皆因朕功不德,政治未协,大小臣工弗能恪共职业,以致阴阳不和,灾异示儆”。这意思就是说,都怪自己没做好,才遭天谴的。其实,康熙来这一套,不管是作秀,还是忽悠人,或是真心悔过,都不影响康熙在百姓中英明正确的形象。毕竟是皇帝,该装的时候还是要装一装的。话说人之将尽其言也真,后来,康熙终于说出了实话。康熙临死前一年,1721年,他终于吐露了一个久藏心中的秘密,他说地震不是天谴,更不是自己渎职,而是地下能量的释放。“大凡地震,皆由积气所至”。应该说,能有如此科学认知的皇帝是很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