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想娶宋美龄 曾暗示孙中山关心部下生活
谭延闿与宋美龄都是20世纪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谭延闿本可以与宋美龄结为连理,走入婚姻的殿堂,但为了妻子临终的一句遗言,婚姻的红地毯终为他人铺设,却也与宋美龄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不作夫妻作兄妹
谭延闿父亲谭钟麟做过两广总督、吏部尚书等要职,妻妾众多,除元配陈夫人外,还有颜夫人、李夫人等四位侧室。谭延闿的母亲李太夫人是谭钟麟的小老婆,她虽然生有三个儿子,但在封建礼制下,她长期未取得与其夫同桌而食的权利,吃饭时只能站着用餐。母亲常对他说:你们兄弟要努力读书,好好做人,将来做番大事业,做个大人物,才算是争光争气,那我在谭家虽然吃苦也感到安慰了。这对年幼的谭延闿刺激很大,吃饭时往往伴母而食,对母亲李太夫人晨昏定省,十分孝敬,并发誓要勤奋学习,为母争光。
13岁时,他就考中了秀才,22岁,他考中举人,24岁在全国统考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中会元,在殿试中,以二甲第35名获得进士。谭延闿少年及第,光耀了谭家门楣,谭钟麟才向全家宣布:“李氏夫人可以入正厅就座用膳。”显然,这是“母以子贵”,谭钟麟才放宽了宗法仪范的尺度。但在谭延闿的心里却留下了重大的阴影。
谭延闿的结发妻子方榕卿,是江西布政使方汝翼的女儿,两家本为世交。1895年3月3日,谭延闿与方榕卿在南昌结婚,9月,谭延闿携新婚妻子从长沙前往广州与父母一起居住。方夫人温柔贤德,孝敬公婆,体贴丈夫,使谭延闿得以奋力功名。28岁时,谭延闿就被推荐为湖南省谘议局议长,31岁时就当上了湖南省都督。入民国后,谭延闿嘱咐妻子,侍奉母亲李老夫人,颐养沪滨,教育孩子专心读书。
谭延闿与方夫人共生育子女6人,由于谭延闿跻身政坛,无暇照顾子女,抚育子女的重任就落在了方夫人身上。她与丈夫聚少离多,但是她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不管是丈夫高居政坛,还是被逐下野,她都一如既往地站在丈夫一边。他们相处得最多的时间是在谭延闿第一次督湘失败以后,谭延闿在上海家中。1916年,谭母病重,谭延闿刚刚获得第二次督湘的机会,方夫人没有把这一消息告诉远在长沙的谭延闿,自己衣不解带地昼夜守在婆婆的病床前,极尽做儿媳的孝心,但是,婆婆还是因病重不治而亡,她只好把这一不幸的消息告诉自己的丈夫。
谭延闿1918年6月,谭延闿的妻子身染重病,此时,谭延闿正做着第三次督湘的准备,正在湘南集结力量,准备驱逐湖南督军张继尧,为了不分散丈夫的精力,方夫人要家人不要把她生病的消息告诉丈夫。不久,方夫人在上海病逝,家人直到这年冬天才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方夫人临终之前,曾托人转告谭延闿,希望他不要再娶第二个夫人,好好地养育他们的子女。谭延闿在零陵军中悲痛欲绝,发誓终生不再续娶。为了表示对方夫人的深切怀念,一向注重美食的谭延闿竟在军中吃了100天的蔬食。1920年,谭延闿因受赵恒惕的逼迫,第三次督湘失败,离湘之前,他得知夫人灵柩正由人护送从上海经水路回湘安葬,请求赵恒惕允许他暂缓几日离湘,以便料理完夫人的丧事,但未得到赵恒惕的同意。当谭延闿乘坐的轮船在城陵矶附近与运送方氏灵柩的轮船相遇时,谭的秘书吕苾筹害怕谭延闿触景伤情,只自己借故前往祭奠了一番,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谭延闿。谭延闿后来每想到这件事,都会悲从中来。因此,谭延闿在每年的3月3日,即他与方夫人的结婚纪念日,都要作一首诗来纪念她。
谭延闿被逐出湖南后,赋闲上海,他检讨自己三次督湘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只有投奔孙中山,才有前途。在孙中山危难之际,谭延闿率领湘军,全力扶持,在石龙、石滩前线,与叛军陈炯明展开血战,使孙大为感激,孙中山对谭延闿信任有加,先后任命他为广州陆海军大元帅府内政部长、建设部长等要职。谭延闿妻子死时,他只有40岁,但他既不寻花问柳,也不续娶继室。当时宋美龄已从美国留学归国,孙中山有意将宋美龄介绍给谭延闿,宋家也很满意,谭延闿进退两难,既怕辜负了孙中山的好意,得罪了宋家,又想到自己曾发誓不再续弦。如果娶了宋美龄为妻,怎么对得起自己死去的夫人?何况宋美龄貌美如花,英气勃发,受过良好的西式教育。如果让她嫁给自己这样一个生性古板、文气十足的中年人做继室,岂不委屈了?谭延闿一想到自己的母亲曾经受过的委屈,心里就痛苦不已。谭延闿左思右想,突然心生一计,他备了一份厚礼来到宋家,一进门就给宋老太太叩了三个响头,拜她作干娘,接着又认宋美龄为干妹妹。宋老太太有了这么一个干儿子不知有多高兴呀!早就忘了婚姻之事,宋美龄深受感动,更加敬佩谭延闿,孙中山这时当然也就无话可说了。
为“干妹妹”做媒谭延闿虽然与宋美龄未能成为夫妻,但这位干哥哥对宋美龄却关怀备至。宋美龄深受西方文化的教育,自然缺乏那种中国传统女性“大家闺秀”的风范,也没有那种“男女授受不亲”的陈腐观念,她生性好动,特别爱好骑马,经常向善于马术的干哥哥请教,谭延闿也悉心地指导这位淘气好胜的干妹妹。广州国民政府时期,宋美龄曾在叶挺处见到一匹好马,闹着要骑,叶挺告诉她,马刚购来,性子烈,还近不得人,宋三小姐很不服气,硬要试试,果然一走过去,马便狂暴踢人,不能靠近。宋美龄当时只得作罢,却丢下一句话:我唤我阿哥来,非骑上这马不可。这“阿哥”,不是指宋子文,而是指她的干哥哥谭延闿,两个人婚事不成后,认了干兄妹,关系好得不得了。果然,第二天谭延闿就陪着干妹妹来了,他走上去,那马居然不踢他,老老实实,任他在耳边轻言细语,谭延闿抚之拍之,慢慢说了一阵,说:行了。就招呼宋美龄过去,扶她上马,要她只管跑,宋美龄策马驰骋,马居然十分听话,再没有一点脾气,把叶挺看傻了眼。宋美龄对这位干哥哥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孙中山没能促成谭、宋婚事,这使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欢喜非常,于是,他乘着向孙中山汇报军校情况的机会,提出请总统关心部下生活。
孙中山是明眼人,听完蒋介石所说的话,就知道蒋介石想娶的是宋美龄。在托宋庆龄不成后,孙中山自己给岳母写信,要她征求宋美龄自己的意见。宋美龄推托自己的年纪尚小,婚事以后再说。蒋介石自从在上海福乐利医院门前看了宋美龄一眼后,只要一有闲暇,他就去找宋美龄,又是送花,又是送求爱信,又是送美味佳肴,又是送衣服宝石。可是宋家诸人除了大姐宋霭龄赞成外,其他人都极力反对,宋美龄只好求助于谭延闿这位“畏三哥”,去做她家里人的工作。
谭延闿在干妹妹的一再哀求下,首先去做宋老太太的思想工作。宋老太太对蒋介石没有什么好感。但是,她对谭延闿这个国民政府主席的干儿子却十分满意。谭延闿见到宋老太太,大肆夸赞蒋介石年轻有为,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以前的不良习惯也改了许多,现在一心一意地只爱小妹一人,希望干娘能够成全他们。宋老太太开始并不松口,但经过谭延闿无数次的思想工作后,她终于做了一些让步。但她要谭延闿向蒋介石传达她的两个成婚条件:一是蒋介石必须要断绝与其他女人的婚姻关系,只能与她女儿一人结婚,保证爱她女儿一人;二是要受洗入教,因为宋家是一个基督教徒之家。谭延闿向蒋介石转达了宋老太太的两个条件,蒋介石满心欢喜,当即表示答应她的要求。
宋老太太有所松动后,当时宋家还有两人极力反对这桩婚事。一个是宋庆龄,她是反对小妹与蒋介石结婚态度最坚决的人,不过这时候,她因为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愤而前往苏联,不在国内。二是宋子文,他也极力反对宋美龄与蒋介石结婚。为了做通他的思想工作,这次由大姐宋霭龄出面,请谭延闿再次出马去当说客。宋子文因才识过人,锋芒外露,早期初登广东政坛时,不免为国民党元老派所忌,不被时人重视,宋子文怀才不遇,颇感苦闷。独谭延闿慧眼识俊才,力排众议,从多方面加以提携照拂,宋子文在广东的境遇从此开始好转。有此一段恩缘,宋子文视谭延闿为恩师,并相互引为知己。宋有所求,谭无不照准;谭有所言,宋无不听从。因蒋宋婚姻搁浅,谭受霭龄、美龄姐妹所托,与宋子文单独面谈。经再三譬解,宋子文一改初衷,不但同意蒋宋联姻,而且应允去日本,帮助美龄说服宋母。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和宋美龄在上海的大华饭店举行了盛大的结婚仪式,谭延闿作为蒋、宋联姻的介绍人出席了这次盛会。
为“干哥哥”选婿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谭延闿是主要功臣。
1930年9月,谭延闿突发脑溢血,在病中他嘱咐泪眼朦胧的干妹妹宋美龄在青年军官中为他的三女儿谭祥择夫。谭死时刚好50出头,宋美龄为干哥哥的英年早逝痛哭流涕,发誓要不负干哥哥的临终重托。她在英雄配美人的原则下,着手为谭祥物色夫婿。在当时年轻将领中,以陈诚和胡宗南最为出色,而陈诚比胡宗南小两岁,此时的军功、地位以及政治见解都比胡为优,宋美龄与蒋介石一商议,决定选择陈诚做干哥哥的女婿。蒋氏夫妇找来谭祥,征询她的意见。谭问:“现居何职?”宋美龄答道:“军长。”谭祥又问:“是哪一军?”蒋介石答道:“十八军。”谭祥表示同意。
陈诚和谭祥正式确定婚期后,不料“九一八”事变突然发生,日军侵入东北,陈诚身为军人,乃决定推迟婚期。但“九一八”事变只是局部冲突,因而陈、谭于1932年元旦在上海结婚,宋美龄作为双方介绍人,介绍了他们的恋爱情况,男方由杜志远主婚,女方由谭延闿的弟弟谭泽闿主婚,证婚人为蒋介石。婚礼热烈而隆重。
后来陈诚扶摇直上,成为蒋介石的“三鼎甲”之一,并荣任台湾国民政府副总统之职,除了陈诚个人的军事才干外,与蒋介石、宋美龄亲自选定的这桩政治婚姻也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