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西安事变中预感将被杀 曾留给宋美龄遗书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抵达西安,督促张学良和杨虎城率部“剿共”。11日晚,张、杨分别召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宣布次日清晨扣留蒋介石,进行“兵谏”。
12日5时,东北军到华清池捉拿蒋,蒋从卧室窗户跳出,摔伤后背,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不久被活捉。同时,十七路军扣留了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主任委员邵元冲被枪杀。此即“西安事变”。
近代史学者杨奎松教授研究认为,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其主要目的在于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东北军离乡背井,拖家带口,都想回到故乡。张学良明白,要打回东北,东北军不足恃,蒋介石也靠不住,唯一可以指望的只有苏联。而欲联合苏联,张学良所能借用的渠道就是中共。
早在1936年初,东北军即确立联共抗日方向。4月9日,张学良赴延安与周恩来会谈。1936年9月,中共与东北军签订《抗日救国协定》。这种情况下,张学良怎么会接受蒋介石的命令去“剿共”呢?
“西安事变”发生之初,蒋介石不了解张、杨的真实动机,也不知道自己将受到什么样的对待。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结束后,国民党宣传人员第一时间拍摄的蒋介石被捕地点,山崖上留下了国民党军政人员所书写的“蒋委员长蒙难处”。
国民党有一派人,力主讨伐张学良,军事解决。12月16日,国民党中央已决定组织兵力,并任命了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中共方面也有人建议,审判并判处蒋介石死刑。国民党和中共两方面释放的信号,都将蒋介石置于死亡的边缘。
除了来自外界的死亡威胁,蒋介石也有自杀打算。蒋身为国家领袖,竟被下属拘押,失去尊严和自由,心中的羞愤、屈辱感可想而知。他一度不吃不喝,并坚决拒绝和张学良谈判。从九五之尊跌落为阶下囚,他忍无可忍,决计自杀。12月13日,他在日记中自白:“生而辱,不如死而荣。”
此为事变发生现场的环境,蒋介石华清池行馆的墙壁上,留下了枪战的血迹。
内在外在种种原因,促使蒋介石作了必死的准备。15日,蒋介石给宋美龄写信,称“兄决为国牺牲”。不过这封信被张学良扣留,未能发出。
20日,宋子文到西安,获准与蒋介石会面。蒋介石当即写下三封遗嘱,对后事预作安排,交给宋子文带出。
第一封遗嘱写给宋美龄:
贤妻爱鉴:
兄不自检束,竟遭不测之祸,致令至爱忧伤,罪何可言。今事既至此,惟有不愧为吾妻之丈夫,亦不愧负吾总理与吾父吾母一生之教养,必以清白之身还我先生,只求不愧不怍无负上帝神明而已。家事并无挂念,惟经国与纬国两儿皆为兄之子,亦即吾妻之子,万望至爱视如己出,以慰吾灵。经儿远离十年,其近日性情如何,兄固不得而知;惟纬儿至孝知义,其必能克尽孝道。彼于我遭难前一日尚来函,极欲为吾至爱尽其孝道也。彼现驻柏林,通信可由大使馆转。甚望吾至爱能去电以慰之为感。
廿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中正
第二封写给蒋经国、蒋纬国(当时经国在苏联,纬国在德国):
又嘱经、纬两儿:
我既为革命而生,自当为革命而死,甚望两儿不愧为我之子而已。我一生惟有宋女士为我惟一之妻,如你们自认为我之子,则宋女士亦即为两儿惟一之母。我死之后,无论何时,皆须以你母亲宋女士之命是从,以慰吾灵。是属。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民众抬着蒋介石的画像游行庆祝。
父十二月二十日
第三封为《告全国国民》:
中正不能为国自重,行居轻简,以致反动派乘间煽惑所部构陷生变。今事至此,上无以对党国,下无以对人民,惟有一死以报党国者报我人民,期无愧为革命党员而已。我死之后,中华正气乃得不死,则中华民族终有继起复兴之一日。此中正所能自信,故天君泰然,毫无所系念。惟望全国同胞对于中正平日所明告之信条:一、明礼义;二、知廉耻;三、负责任;四、守纪律,人人严守而实行之,则中正虽死犹生,中国虽危必安。勿望以中正个人之生死而有顾虑也。中华民国万岁!中国国民党万岁!三民主义万岁!国民政府万岁!国民革命军万岁!
蒋中正
22日,宋美龄飞抵西安,蒋介石改变拒不谈判的态度。次日,宋美龄与张学良杨、杨虎城展开谈判,周恩来出席。蒋介石最终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12月25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免于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