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秦末历史解密:张良凭什么位列汉初三杰之一

2016-06-12 01:06:37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刘邦刚办完母亲的丧事,便传来陈胜兵败被杀的消息,他的身子被震得一颤,这个噩耗无异于晴天霹雳。在刘邦的心里,他对第一个举大旗拉大皮的

刘邦刚办完母亲的丧事,便传来陈胜兵败被杀的消息,他的身子被震得一颤,这个噩耗无异于晴天霹雳。

在刘邦的心里,他对第一个举大旗拉大皮的陈胜既敬又佩。同样是地地道道农民出身的陈胜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怒而揭竿而起。比起自己“明哲保身”,率逃兵躲在大泽的深山中的懦夫行为,他太勇敢了,太伟大了……

刘邦本来想等自己办完丧事守完孝就举兵追随陈王去干大事业。然而,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他还来不及有所反应,秦朝的大军已向他开过来了。原因很简单,他杀了沛县的县令,自立为县令,是典型的反动派。

泗水的郡守亲率秦军来围剿他。此时陈胜的义军差不多被章邯灭得不成样子了,这个郡守需浑水摸鱼乘机捞点功劳,好为他的仕途铺路。

面对气势汹汹的秦军,刘邦知道此时如果还不反击,只怕永远都没有反击的机会了。于是派专门屠狗的樊哙率军迎敌。

樊哙有了第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自然不会错过。直杀得秦军落花流水,狼狈逃窜。

樊哙平常没啥本事,但屠狗的本领却一流,于是追敌至薛城,把包括郡守在内的秦军都像狗一样给屠了。

出师大捷,刘邦还来不及一品胜利的美酒,便尝到了背叛的滋味。留守在丰邑的守将雍齿不失时机地在他背后放了一把火,差点儿让刘邦葬身火海中。

雍齿为啥在他背后放火呢?原来雍齿当年曾和刘邦争过寡妇王媪,前面已经说过,刘邦当年在王媪的酒店里来了个“英雄救美”,最终赢得美妇以身相报。而英雄救美中的另一个主角就是雍齿。

刘邦起义后,雍齿也带了几个人来投。刘邦当时正值用人之际,自然来者不拒了。但雍齿却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当年的仇恨他一点一滴都记在心里,一直没有淡忘。这时魏相周市以封侯为诱饵来诱降他,他自然就顺势倒向了朝廷。

刘邦刚刚起义不久,人不多兵不壮,现在又后院起火,已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正在他焦头烂额之际,刘邦却幸运地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出现无异于雪中送炭,使得他这支微弱的革命之火不至于熄灭。这个人就是日后被称为“关中三杰”之一的张良。

张良,字子房,与刘邦手下形形色色的涉及各行各业的将领谋士相比,他是个例外。

张良祖父张开地作为宰相为三代韩王效力。张良的父亲张平最先是侍奉韩末之王惠王的名臣,韩惠王去世后,公子韩安继位做了国君。张平依然尽力辅助国君。但韩安却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张平最终为抗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劳累过度而死)。

张平死后,公元前230年,韩也随之灭亡。

国破家亡,从此,张良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少年开始隐姓埋名,他白天读书,晚上练剑,期待能报仇雪恨。后来经过他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了一个杀手组织——仓海帮。单以时间来看,这个仓海帮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出现的恐怖组织了。至于后来的什么丐帮、华山派之类的帮派,估计都是从这里演变而来的。

张良直接找到仓海帮的帮主仓海先生。送上不菲的礼金,要求很简单,帮他杀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嬴政,秦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

仓海帮本来就都是由反秦人士组成的。他们大多和张良一样,都跟秦朝或多或少有着国恨家仇,有着个人恩怨。因此,仓海连考虑都没考虑,就直接对张良说道:“这笔生意我接了!”

就在这时,机会来了。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秦始皇自从当上皇帝后,空闲多了,便喜欢上了出巡(说白了就是游山玩水)。公元前223年春天,秦始皇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的东巡。收人钱财,替人办事。仓海开始策划暗杀秦始皇的行动。

具体策划如下:

1 踩点

仓海详细研究了秦始皇此次东巡可能经过的路线,设计好了暗杀的地点。

阳武县内有一路段是行事的最佳境地。此处是一条原始通道,两岸夹山,树茂林盛,藏身和逃跑都很容易,是一个绝佳的行刺地点。仓海把行刺地点选在这里,充分说明他具有职业杀手的敏锐眼光。

2人选

仓海从帮内选择了一个大力士作为此次任务的执行者,此人姓郑,名敢,是燕国的一个壮士,也是个不折不扣的职业杀手。据说此人力大如牛,几百斤重的东西在他提起来毫不费劲。

仓海料事如神,秦始皇的巡游队伍果然要经过他精心挑选的地段。郑敢潜伏在那路段的树丛中,三天三夜后秦始皇的车队如期而至。

郑敢知道成败在此一举,他不由屏住呼吸,手持那根重达一百多斤的铁锤。瞅准秦始皇的座辇,等到距离最近,角度最好,方向最佳时出手了。

郑敢果然不愧为职业杀手,出手毫无声响,却又是那么的漂亮,说时迟那时快,铁锤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直奔目标。然而,就在这时,秦始皇所乘坐的辇车突然碰到一块石头,车轮歪了一下,这稍稍一偏,郑敢的大铁锤便和车中的秦始皇擦身而过。

这次刺杀行动就这样极富戏剧性地失败了。有的机会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能再重来。面对秦始皇下令重赏捉拿凶手,张良只有一条路可走了,隐姓埋名躲起来。

大隐隐于世,小隐隐于野。当时的张良隐身到了下坯。在这里一隐便是十年。

在这里他遇到一位奇能异世之辈。

这也算是一个小插曲,但对张良来说极为重要。这里简单说一下。

一天, 张良满怀心事地走到一座桥上,正在他摇头摆尾地长叹欷歔时,一个童颜鹤发的老头儿走到他身前,他故意将自己脚下的一双鞋子丢到桥下,然后用命令的口气对张良喊道:“给我捡回来。”

“我和你素不相识,凭什么给你捡鞋。”张良心里嘀咕归嘀咕,但见老头儿满头白发,顿生恻隐之心,便去帮他捡鞋子。

好不容易捡来鞋子,老人非但没有感谢,接下来的话更是得寸进尺:“给我穿上!”又几乎是命令的口气。

“俺爹我还没这么温顺地伺候过呢。”张良一想到爹,眼睛又变得红红的。是啊,我无依无靠固然可怜,可一个老人家无依无靠岂不是更可怜?于是他蹲下身子,真的又为老人穿上了。

这时,老人给张良说了一句很含蓄的话:“五天后天亮时分来这里,我送一件神秘礼物给你。”张良当时压根儿就没想过要什么回报。但好奇心让他五天后真来赴约了。不过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约会竟然赴了三次才成功。

当时的情景就是这样,张良到桥上时,那老人早已守候在那里了。

老人抛了一句话来:“五天之后再来会我。”说着便拂袖而去了。张良的第一次约会就这样以失败告终。

当第二个五天到来时,这次,张良吸取了教训,天才刚刚亮,就急匆匆地赶到桥头来了。但当他睁着蒙眬睡眼看见老人又早已在桥上等他时,不由面红耳赤。这次老人依旧抛下一句话:“再过五天来见我。”说罢又拂袖而去了。张良的第二次约会也同样以失败告终。

张良的第三次约会终于成功了,这一次,张良干脆直接卷起铺盖地毯睡到桥上去了。这下,老人没辙了,交给他一个包袱就走了。据说这个包袱里藏着姜太公当年留下来的《太公兵法》。有了这本书,张良等于得到了姜太公兵法战略真传,多年潜心学习后,已具备了运筹帷幄的万千韬略。

此时张良与刘邦一见面,双方大有相见恨晚之意。直到现在我仍然没搞明白,刘邦是怎样一见面就把张良整得服服帖帖的。但我知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张良当时遇到刘邦这一幕就好比姜子牙遇到周文王一样,良臣和明君一见倾心。

张良不需要借别人的慧眼,以自己的肉眼看清眼前这位一脸龙相之人确有不凡之气。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