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从名妓到名厨:解析秦淮一代歌女最华丽的转身

2016-06-06 12:09:50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秦淮名妓,即金陵秦淮河畔的名妓。而秦淮河曾是明末清初名满天下的“红灯区”,美女如云,佳丽三千,人人千般旖旎,个个万种风情。其中最有

秦淮名妓,即金陵秦淮河畔的名妓。而秦淮河曾是明末清初名满天下的“红灯区”,美女如云,佳丽三千,人人千般旖旎,个个万种风情。其中最有名是八位绝色女子,她们无不天生丽质、才艺出众,又堪称立身高洁、领导风尚的典范,世人便送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秦淮八艳。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这八位姑娘如今早已风流云散,化作“美丽的走影”,融进历史的一片绚烂的霞光之中。

古往今来,妓女从良,最难得到天遂人愿的归宿,“秦淮八艳”也没逃脱这个不幸的历史规律。当然,也曾经有不少误入风尘的女子极力摆脱这个历史规律的束缚,但可惜得是,“彩云易散,霁月难逢”,过不了几天,就算到了尽头,不是重新“回锅”,就是含愤自杀。最有名的莫过于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了。秦淮名妓之一的董小宛算是其中的幸运儿,从良之后,跟了一位有情有义的好男人,两口子恩恩爱爱,卿卿我我,整整地过了九年的幸福生活

董小宛,名白,字小宛,号青莲,金陵人士。她很小就下海做了秦淮歌妓,而且持有“南京教坊司乐籍”。当时持有这个证件的人就是“公务员”,董小宛端的就是类似现代所说的“铁饭碗”。董小宛的名与号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第一流人物,又称“针神曲圣”,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厨,曾“自西湖远游于黄山白岳之间”。清初著名文人吴梅村题董白小像诗,对她游历黄山作了描述:“钿毂春浇斗画裙,卷帘都道不如君。白门移得丝丝柳,黄海归来步步云。”性好清静,每到幽林远壑,就眷恋不舍,因厌弃喧闹奢靡,独居苏州半塘达六年之久。

“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独坐抚瑶琴。黄鹂亦似知人意,柳外时时弄好音。”从这首董小宛首题为《绿窗偶成》的小诗可以看出,董小宛不仅是色艺双全的美女,而且是个好动不好静的才女。因此,她不愿意安坐青楼招商引客,而是时常陪着客人外出游玩。其时,董小宛醉心于山水之间。在旖旎风光的衬托下,她也容易涌动柔情,而真心真意地给人以娇媚之笑。因此,她三番五次地受人之邀,游太湖、登黄山、泛舟西湖,一去就是十天半月。就在董小宛离开秦淮河不久,却有一公子慕名到秦淮河去寻访她,那位公子就是江南才子冒辟疆。冒辟疆,名襄,江左如皋人士。文采风流,盛于一时。但他也沾染了一般豪门子弟的浪漫风习。一方面,他年少气盛,顾盼自雄,主持清议,矫激抗俗,喜谈经世大务,怀抱报国壮志;另一方面,又留恋青溪白石之胜,名姬骏马之游,过着招蜂惹蝶的公子哥儿的生活。冒辟疆最早从方以智那里听说秦淮佳丽之中有位才色双绝的董小宛。吴应箕、侯方域也都向辟疆啧啧称道小宛。而董小宛也时时在名流宴集间,听人说起冒辟疆,知道复社中有这样一位负气节而又风流自喜的高名才子。

崇祯十二年乡试落第,冒辟疆听说小宛住在半塘,但多次访寻,都是失之交臂。终于在三年后的春天,冒辟疆在到南京乡试归来途中,见到了卧在病榻上的董小宛。于是,便他们二人开始了才子佳人的浪漫交往。但是在与冒辟疆的爱恋嫁娶中,董小宛处处主动,焕发出向往自由、寻觅真情的个性光彩;而冒辟疆事事举步踌躇,显露出一个大家公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弱点。不久乡试揭榜,冒辟疆再次落第。这时他已过而立之年,既然仕途难成,便索性打定主意归乡隐居。董小宛对他的决定由衷地赞同,她早就向往那种布衣素食、朝夕相依的平淡生活。什么夫贵妻荣,在她看来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在当时“江南三大家”之一的钱谦益和柳如是的帮助下,董小宛走上赎身从良之路,成为了冒辟疆的小妾。这时已是崇侦十五年隆冬季节,冒辟疆与董小宛顶风冒雪赶往如皋。一路上,他们不愿意放弃观光赏景的好机会,走走停停,寻幽访胜,直到第二年初春才到达如皋的冒家。

冒家十分通情达理,顺利地接受了董小宛这位青楼出身的侍妾。因为他们相信冒辟疆的眼光。这时冒辟疆的父亲已从襄阳辞官归家,一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冒辟疆的原配妻子秦氏体弱多病,董小宛便毫无怨言地承担起理家主事的担子来,恭敬柔顺地侍奉公婆及大妇,悉心照料秦氏所生二男一女。此时的董小宛虽说是偏房小妾,但也算终身有了依靠。她笼络丈夫的手段几乎来自天性,尤其要驾驭冒辟疆这样的花花公子,就难上加难。作为小妾,可施展的余地并不大,但董小宛自由看家本领,那就是一手绝佳的烹调手艺。吃好喝好,自然能勾住男人的嘴,管住男人的胃,揽住男人的心。

俗话说,女人会作饭,就能栓住了男人的心。董小宛天生就是“美厨名师”的材料。据说,她“口轻”,不待见肥美甘甜的吃食。便用一小壶芥茶温淘米饭,随后,就着两小碟水菜香豉细嚼慢咽。偏偏冒辟疆“口重”,最喜欢甜食、海味和腊肉熏肠。怎么办?乖巧伶俐的董小宛立刻换口味,挖空心思替丈夫缓解口腹之欲。她还精心制作花露,采撷新鲜花蕊,将花汁渗融到香露中。这样制出的花露入口喷鼻,世上少有。酒后,用白瓷杯盛出几十种花露,聊以消渴。另外,她亲手腌制咸菜,黄者如金,绿者如翠。她做的火肉有松柏之味,风鱼有麂鹿之味,醉蛤如桃花,松虾如龙须,油鲳如鲟鱼,烘兔酥鸡如饼饵……可谓花样百出,不一而足。

董小宛还醉心于研究食谱,就像清初著名文人袁子才一样,把解谗的经验编纂成一部香满天下的《随园食单》。董小宛可是有心人,既总结理论,也玩真格的,听说哪儿有新鲜风味,必定跑去讨教。现在人们常吃的“虎皮肉”,又叫“走油肉”,就是她的手艺,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叫“董肉”。董小宛还是制作糖点的高手。早在秦淮河畔之时,她就曾用芝麻、炒面、饴糖、松子、桃仁和麻油作为原料制成酥糖,切成长五分、宽三分、厚一分的方块。这种甜点,外黄内酥,甜而不腻,人们称为“董糖”,如今,扬州的名点灌香董糖、卷酥董糖以及如皋水明楼牌“董糖”,都是款待四海宾朋的土特产。

董小宛最爱晚菊。有个朋友送给冒辟疆几盆名为“剪桃红”的菊花,花繁而厚,叶碧如染,浓条婀娜。小宛见到“剪桃红”,非常喜爱,特意将花放在床边。每天晚上,高烧绿烛,用白色屏风围起三面,放一张小椅子在花间,调整好菊花,让菊影具有参横妙丽之态,然后身入花间,使人在菊中,菊与人都在影中,此情此景,淡秀如画。在董小宛的生命最后时刻,她还叫冒辟疆把“剪桃红”搬到床前给她看枝叶是否茂盛,可有虫害。董小宛和冒辟疆都喜欢静坐闻香。小宛最珍爱东莞人视为绝品的“女儿香”。她“隔纱燃香”,讲究品香时的风味与情调。这很像当下的“小资”,喝一碗豆腐脑,也要铺开餐巾,播放烂漫的古典音乐。他们两口子就这么牛气,往清幽的屋子里一坐,纱帏低垂,门户半掩,在明月清风中,静享丝丝缕缕,沁人心脾的沉香。有这样的幸福生活,董小宛自然是心满意足。

不想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生活之中的时候,冒辟疆突然病了两次。一次是胃病下血,水米不进,董小宛在酷暑中熬药煎汤,紧伴枕边照料了六十个昼夜;第二次是背上生疽,疼痛难忍,不能仰卧,小宛就夜夜抱着丈夫,让他靠在自己身上安寝,自己则坐着睡了整整一百天。冒辟疆说自己一生的清福都在和小宛共处的九年中享尽。

艰难的生活中,饮食已是难饱,董小宛的身体又十分虚弱,加上照顾辟疆连续几场大病,使得她身体顷刻间垮了下来,连续二十多天喝不进一口水。由于体质已极度亏虚,冒家多方请来名医诊治,终难凑效。顺治八年,即公元1651年正月初二,在冒辟疆通彻心扉的哀哭声中,董小宛不幸仙逝,年仅二是八岁。临终之时,她手中紧握着冒辟疆镌有“比翼”、“连理”四字的那对金钏。冒家上下恍惚伤痛,葬之于如皋影梅庵,历代文人多有凭吊。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