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大失败的民族英雄大盘点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了民族复兴大业而奋斗,然而有的成功了有的却失败了,接下来我们要来说的就是十大失败的民族英雄。
1卫懿公
春秋时期卫国第18代国君。他本来是昏君,吃喝玩乐,居然给鹤封为将军,失去人心。
北狄入侵,卫懿公召集兵民抵抗。但兵民拒绝。卫懿公悔恨交加,落下眼泪,说:“我知道自己的错了。”命令把鹤都赶散,朝中大臣们都亲自分头到老百姓中间,讲述懿公悔过之意,才有一些人聚集到招兵旗下。懿公把玉块交给大夫石祁子,委托他与大夫宁速守城,懿公亲自披挂带领将士北上迎战,发誓不战胜狄人,决不回朝歌城。但毕竟军心不齐,缺乏战斗力,到了荧泽(朝歌北)又中了北狄的埋伏,很快就全军覆没,卫懿公被砍成肉泥。人,知错能改,舍生取义,很不错。
2李广
李广的知名度很高,详情我就不多说了。只谈一下,我对他的分析。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确实很大地被运气影响。他遇到匈奴主力而失败,不能怪罪于他。卫青如果运气不好,遇到匈奴主力,恐怕连逃都逃不出。在汉武帝大反击之前,他戍边多年,换了很多个郡做太守,其实就是类似于灭火。哪里危急去哪里!被匈奴称为飞将军。可见确实是战功卓越。
汉武帝任人唯亲,很有害。卫青此前是一个马奴,哪里懂带兵作战。只是因为姐姐被汉武帝宠爱,就被提拔为将军。柏杨《中国人史纲》说得很清楚:霍去病的河西大捷,是因为汉武帝派给他最精锐的骑兵,而且是先在别的方向出击、吸引匈奴后,趁虚出击河西。这样的条件,只要不是太笨,都能获胜。真正富有军事经验的李广,却被冷落。很老了,作为副手出征,迷路,又被卫青羞辱,自杀。所以后人哀叹:李广难封,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
3冉闵
五胡乱华时期的人,生年不详。12岁时,他随父亲被胡人的后赵俘虏,被石虎收为养子。他成长为后赵的一员大将,为后赵立下赫赫功劳,包括杀了很多华夏同胞,有罪。
后来,冉闵与后赵统治集团争权,回归到华夏的怀抱,自立为帝,并下了《杀胡令》,清赎了自己的罪行。相比之下,他的功劳大于以前的罪行。本来,华夏故土的北方已经胡化,华夏族被大肆屠杀,胡人则大量迁入和繁衍,华夏族已经比胡人少了。经冉闵的杀胡,华夏族的人数又超过胡人,并严重警示了后来的胡人,不敢再虐待华夏族,间接支持了后来杨坚的复华。也许是因为东晋对他心怀疑虑,所以没有支援他。他虽然战绩显赫,个人也十分勇武,但一直是在北方孤军奋战。公元352年,冉闵与鲜卑作战失败,被擒杀。
4陈庆之
南朝梁国人(484~539),儒将。他一开始只是梁武帝的侍从,文弱,主要陪梁武帝下棋,直到42岁才第一次接触军旅。但此后,他大展神威,一发不可收拾。
公元529年,鲜卑北魏的元颢叛逃到梁国,梁武帝派陈庆之护送他回北魏,本意只是给北魏制造一点麻烦,所以只拨给陈庆之七千军队。没想到的是,陈庆之仅仅凭着这一点军队,摧城拔寨,战无不胜,经常以一敌几十,以步兵进攻骑兵,居然攻下北魏的首都洛阳。眼看就要驱胡复华。梁武帝猜忌,不肯给予后续支援,元颢又想摆脱控制,陈庆之这一点军队,根本控制不住广大的地盘,只好撤退。
5岳飞
宋朝人(1103—1142)。是中国民族英雄的代表,是华夏族屡经危亡时借以振作的精神象征。出身农家,文武双全,有词作《满江红》、《小重山》。母亲在其背上刺字“精忠报国”。
岳飞20岁从军征辽,但不久后投身于更艰难的抗金中,从一个底层小兵,不断壮大,成长为坐镇湖北、拥兵数十万的大将,挽救了华夏。然后他挥师北伐,在朱仙镇大败金兵,唾手可得东京。但是,宋高宗猜忌、杀害了他。近年,有一些鞑遗、汉奸、民族虚无主义者大肆贬低岳飞,说他的战功是后人吹嘘的。这个问题很简单:他出身农家,又非高俅之辈,如果没有真实的战功,怎么可能从一个小兵成长为南宋第一大将?
6文天祥
初中历史课本说他,“体现了很高的气节”,连民族二字都不敢写。麻辣隔壁。
7毛文龙
明末人(1576年—1629年)。本是杭州一官宦子弟,喜读兵书。9岁时丧父,随母投靠舅舅,后去辽东从军,30岁参加了辽东的武举考试,“列名第六”。在萨尔浒大败后,他带领197人,潜入敌后,建立抗金根据地——东江镇,升为总兵,官阶为从一品。他所处的条件十分艰苦,但以大仁大勇的精神坚持下来,救出了几十万的百姓,严重威胁后金,使得后金不能放马南侵。
在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向欧洲人介绍说:“抗拒鞑靼人最有力的要数英勇盖世的他。”皇太极曾经说:“毛文龙在,吾不敢远出,否则家中妇孺不保”。当时的辽东督师孙承宗,上奏称赞他说:“真足以激发天下英雄之义胆,顿令缩项敛足者愧死无地矣。”明朝的形势一度好转,对后金成包围之势,加上天灾,后金眼看就要崩溃。
令人扼腕痛惜的是:毛帅被袁崇焕谋害,享年54岁。史载“清主(皇太极)大喜,置酒高会”,立刻起倾国之兵入关直扑北京,史称“己巳之变”。此后满期时常直犯中原,如入无人之境,保定、济南等许多城市被屠城,数百万百姓遭到掳掠,这时候人们才意识到他的作用,但为时已晚,直到完全被满清侵占。
8孙可望
大西国人,生卒年不详。他出身贫寒,是张献忠的四义子唯一有文化的,为义子之长。每遇敌,他率部下沉着应变,被军中呼为“一堵墙”。张献忠在抗鞑中牺牲后,他被推举为国主,带领大西国转战到云南,稳定下来,并发挥其政治才能,使得大西国迅速壮大。然后出兵抗鞑,获得大胜,逼迫大汉奸孔有德自焚,打败从北京赶来的八旗精锐,击毙鞑虏尼堪。
抗鞑大业高涨。鞑虏接近崩溃,被迫考虑,划分西南七省与大西国议和。但就在这时,叛乱者毁了大西国。李定国勾结南明永历帝(此前他被鞑虏打得无路可逃,被孙可望搭救),篡权。孙可望平叛失败,自杀,被叛乱者反诬为嫉妒、投降鞑虏。详情见《大西国后传》。
9李燮和
民国人(1873—1927),参加反清的光复会。可能绝大多数人都没听过他。但他是辛亥革命中,战绩最高的领导人。他最先是领导光复军,在上海起义成功,救出被清军俘虏的同盟会陈其美。陈其美恩将仇报,指使帮会闹事,抢夺上海都督的职位。李燮和顾全大局,退让。陈其美还不罢休,还要抢夺光复军的军权,就派人刺杀李燮和,没有得逞,就挖空心思排挤光复军。李燮和还是顾全大局,把光复军带出上海,任总司令,和其他革命军一起攻打南京。
南京是满清重点防守的城市,驻有包括张勋在内的满清死忠军队。但还是被李燮和迅速攻占。李燮和没有停留,又带领光复军救援武昌,成功。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李燮和在报上公开呼吁孙中山,不能信任“两面三刀”的袁世凯,要坚决北伐。孙中山被迫同意。李燮和带领光复军很快就在青岛设立兵站,攻向烟台。但可惜,孙中山和满清、袁世凯妥协,取消北伐。后病逝,享年54岁。
10邓世昌
广东番禺人。原名永昌,字正卿。1874年毕业马尾船政学堂。1880、1887年两次赴英国接回清廷购买的六艘巡洋舰,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被授予“葛尔萨巴图鲁”勇名。
1888年北洋海军编成,任中营中军副将兼致远舰管带,加提督衔。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有死而已!”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旗舰“吉野”号。日舰慌忙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被击中鱼雷发射管,鱼雷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年仅45岁。怒海英龘魂邓世昌由此成为对日战争中的一座永不沉没的海上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