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兵不血刃达成目标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是发生在宋朝初年。赵匡胤是发动陈桥兵变当上皇帝的,统一天下以后,赵匡胤觉得手下的武将也有可能会出现自己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被部下拥戴黄袍加身。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赵匡胤导演了杯酒释兵权一幕。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就是一个开国君主解除开国功臣权力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上有很多,例如刘邦在当上皇帝以后,就设计害死了韩信。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也杀死了不少老部下。
在杯酒释兵权这个故事中,赵匡胤并不只是为自己考虑,他也是为整个大宋朝考虑。在五代十国时期,很多武将拥兵作乱,赵匡胤担心自己的部下会造反,造反必然会造成大宋的乱局,对整个国家不利,对平民百姓也是不利。
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虽然使得宋朝内部有了安定的局面,但是宋朝的军队战斗力却下降了,在与外面的少数民族国家对战时,宋朝的军队根本没有什么优势。很多人再说起宋朝军队战斗力羸弱的时候都会说到杯酒释兵权这个起因故事。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不能单单只看一面。历史上的事情,很多都具有两面性,很难说出对错,只能从两面上来条分缕析。杯酒释兵权一方面有利于宋朝初年的安定,使得人民不再受战乱之苦,但在另一方面,杯酒释兵权也使得宋朝的将领处处受到牵制,在前线打仗时不能随机应变。
杯酒释兵权将领名单
杯酒释兵权将领名单里有五位高级将领,分别是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在杯酒释兵权的晚宴上,宋太祖赵匡胤同这五位高级将领喝酒,然后说出了自己的忧虑。这几位高级将领听后明白了宋太祖的意思。
在第二天的时候,这五位将领在朝会上请求皇帝罢免他们的禁军职位。宋太祖欣然同意了他们的上表,把他们的禁军职位撤除了,然后又让他们任地方节度使。虽然这五位将领任地方节度使,但是地方节度使并没有多大的权力。
杯酒释兵权将领名单里,石守信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义兄。石守信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将,他是开宋的元勋。石守信在杯酒释兵权后失去了权力,在任地方节度使的时候,石守信不敢插手政事,而是执行皇帝的享乐命令。
杯酒史宾全将领名单里的将军都是后周的高级将军,这些将军在军中有着很多的威望,他们跟随宋太祖赵匡胤南征北战,在军中影响很大。在宋朝建立以后,宋太祖赵匡胤成立了禁军,将这几位高级将领分配到禁军里。
杯酒释兵权的名单中,这几位将军最后都成为了富豪。按照宋太祖赵匡胤的命令,他们不可以插手政事。他们为了向皇帝表明自己的心迹,只能通过敛财的方式来告诉皇帝他们已经以钱财为奋斗目标了。如果他们不这样做的话,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实现了什么目的
在封建社会,中央集权是每个帝王都想要做的事情,尤其是在唐王朝的藩镇割据之后,以后的朝代都在为如何集权于帝王而想尽办法。在这些方法中,杯酒释兵权是流传最广的,也是最受历史学家关注的。那么,从政治权利方面来讲,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实现了什么目的呢?
首先,实现了手握兵权,集权于中央的目的。在杯酒释兵权之后,赵匡胤就完全掌握了当时主要的军事力量—禁军的控制权,控制禁军相当于控制了全国大部分的兵力,这就加强了中央集权,避免帝王受到地方将领的威胁,使得帝王的话语权变重,避免了内战的爆发,这也是最重要的目的。
然后,杯酒释兵权实现了改革兵役制度的目的。在杯酒释兵权之后,由于赵匡胤掌握了大部分的兵力,使得他后期所实行了一系列兵役制度变得容易许多。尤其是后来的更戍法和养兵弥乱,这两项政策的顺利实施,无一不是这次事件的铺垫。如果兵权并未集中到帝王身上的话,这种改革是很难在短时间内顺利实施,而不受到将领的阻挠的。
总而言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实现了什么目的是有两方面的,一方面是集权于帝王,避免内战的爆发,另外的一方面就是兵役制度的顺利实施,这两个方面是这次事件的最主要目的,还有一些比如避免拥兵自重等,都在这次事件中可以顺利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