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为何说胡惟庸只是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棋子

2017-06-21 10:24:22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有点历史常识的朋友应该都对胡惟庸案不太陌生吧,胡惟庸在当时朱元璋手下的一大批人才中并不算出色,那为什么朱元璋要对他痛下杀手呢?答案

有点历史常识的朋友应该都对胡惟庸案不太陌生吧,胡惟庸在当时朱元璋手下的一大批人才中并不算出色,那为什么朱元璋要对他痛下杀手呢?答案只有一个,朱元璋看上的是胡惟庸背后的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的丞相制度。韩林儿龙凤元年,胡惟庸在和州投靠朱元璋。洪武六年,在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的举荐下任右丞相,洪武十年升左丞相,位极人臣。在此之后,胡惟庸便起了异心,广结党羽,甚至连当初举荐他的李善长也成了胡党。并且他办事不汇报朱元璋,自个儿独断专行。

甚至私拆朝廷各部上奏朱元璋的奏疏,有对自己不利的就私藏。其实朱元璋给胡惟庸最初定的罪名,并不是谋反,而是“擅权植党”。这一罪名要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九月说起,当时占城国来进贡,可是接待人员没上报给朱元璋。这事让一个宦官知道了,就私下通报给朱元璋。朱元璋龙颜大怒,立即责问胡惟庸和汪广洋。这两人磕头请罪,申明说这个事情应当由礼部负责,所以过错在于礼部。

朱元璋质询礼部。礼部又推向中书省,说这事儿应该由中书省负责。这可把朱元璋给气坏了,你推我,我推你,踢球呢?于是,朱元璋下令,把所有相关人员全部关进牢狱。说来这只不过是一次办事人员的疏忽大意。可朱元璋不这么想,他感觉受了一伙大臣的蒙骗,自个儿被架空了。这朝廷上还有谁可以信任呢?必须查,查清楚。可查来查去,没个结果。没办法,只得找一个替罪羊,谁呢?倒霉蛋汪广洋。朱元璋将他赐死。

这事儿到这里也就算过去了,哪知道节外生枝--这汪广洋有个叫陈氏的侍妾,汪广洋死后,她自杀殉夫。朱元璋认为这个女人品德很高尚,要给予表彰。可一查这陈氏的出身状况,才知道她是犯官之女,被卖为官奴的。按照规定,官奴只能赐给功臣,不能纳为妻妾。朱元璋再度愤怒,再一次审查相关人员。这次审查六部官员,包括胡惟庸都受到了牵连。这么一搞,朝中人心惶惶,相互弹劾。想的都是把对方整倒,把自己从是非堆里摘出去。

公元1380年正月,大臣们纷纷上疏弹劾胡惟庸。御史中丞涂节诬告胡惟庸有谋反篡位之心。前御史中丞商嵩也弹劾胡惟庸,说他擅权。朱元璋派人彻查胡惟庸,并未查处谋反迹象,所以,先定了个“擅权植党”的罪名。不久后,又查出胡惟庸的其他罪名--勾结北元、勾结倭寇等。案子审理整整十年,不仅查出胡惟庸的诸多罪恶,而且他的同党也暴露出来,这其中有太师李善长、大将陆仲享、名臣宋濂等。

朱元璋是大开杀戒,受到株连而丧命的人多达三万余人。但是请朋友们仔细想想,朱元璋是个什么样的人,难道一个小小的胡惟庸的那点花花肠子他会看不出来?但他为什么要放纵胡惟庸乱搞呢?想必有朋友已经猜到:胡惟庸案是个圈套,朱元璋其实早就对丞相制度不满,只是苦于找不到废除丞相制的理由。于是便设下了这样一个套,所以就算当时丞相不是胡惟庸,朱元璋还是会搞出个张惟庸案,李惟庸案,来打破丞相制——这个对皇权威胁最大的官制。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