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曾国藩的修身处世智慧 人生两大凶德万要戒掉!

2017-06-06 16:38:31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我知道有很多人不喜欢曾国藩,第一大原因是曾国藩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觉得太平天国是农民起义,曾国藩帮助腐朽的满清朝廷对付农民起义,就

我知道有很多人不喜欢曾国藩,第一大原因是曾国藩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觉得太平天国是农民起义,曾国藩帮助腐朽的满清朝廷对付农民起义,就是他的不对,而且他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还涉嫌滥杀无辜,得到个“曾剃头”的称号;第二大原因,是基于少数对曾国藩更为熟知,或有其他关联的人,就是天津教案,看起来在这次事件中,曾国藩一味讨好洋人,拿国内民众开刀。

基于这些,很多人不明白,为何现代有一些人特别推崇曾国藩,还向曾国藩学习,向他学习什么?

上面所提到的这些是事功还是事过,我们先不评论,各有各的看法,还真没法说服所有人。但现代我们向曾国藩学习,主要是学习他的“大学问”。学习曾国藩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如果不明白这一点的价值,同学们可以去看看曾国藩留下来的家书,日记。相信对自己的成长会有很大帮助。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其中的一个例子:

曾国藩曾经在写给九第曾国荃的一封家书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历现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

1、人生凶德之一——傲气

曾国藩曾多次劝诫弟弟们,切勿恃才傲物。他曾以读书学习为例告诫弟弟们:我们研究学问最要虚心。我常看见朋友中有好的人才,往往恃着自己的才能傲视一切,动不动就说别人不如自己。见了乡墨便说乡墨不通,见了会墨便说会墨不通。既骂房官,又骂主考,没有人学便骂学院。平心静气来说,他自己所做的诗或文,实在也没有什么超人之处,不仅没有超过别人的地方,而且还有见不得人的地方。只是因为不肯用对待别的尺度反过来衡量自己,便觉得别人不行。既骂考官,又骂同考先灵取的。傲气既然大,当然不能进步,所以僚倒一生,没有一寸长进。

恃才傲物的结果是什么?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最终伤害的是自己。人生要有傲骨,但不可有傲气。赵括无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却一身傲气不把秦军放在眼里,却白白葬送了四十多万赵军;项羽一生骄傲,不屑于同刘邦一样关键时刻“委曲求全”,最终乌江自刎。我们在学习、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别人比自己强,却骄傲的鄙视别人,要不是怎样怎样,他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他是靠运气才拿下这个大单子的。但是却不仔细想想,别人超过自己、别人成功的背后,是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运用更好的方法,即使这次你失败了不如别人,你也可以从中汲取教训多多学习对方的优点,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你被傲气冲昏了头脑,你就一错再错。

2、人生凶德之二——多言

曾国藩曾经因为在好友面前得意忘形,夸夸其谈,惹得好友反感,拂袖而去。曾国藩反思自己在这件事上:一是平常就自以为是;二是嘴上说话没把门的,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三是明明说话得罪了人,还跟人强辩,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相通了这三点,就领悟到了“言多必失”“戒多言”的真谛。

曾国藩一生在“戒多言”上下足了功夫,他不仅经常批评自己“每日言语之失,真是鬼蜮情状!”也经常反问自己“言多谐谑,又不出自心中之诚”,这种言语习惯、个性缺点,“何时能拔此根株?”他不仅对自己有这个“戒多言”的要求,还把它当成家训智慧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内容,尤其是对他的两个儿子和几个弟弟反复灌输、强调这一点。

“戒多言”的本质并不是什么要一味的少说话甚至不说话,也并不是什么沉默是金,而是在面临人和事的时候,要做到自我控制,避免祸从口出、乱从口出,这是一种临事不纠缠、少争论的行动智慧。

当今社会人才济济,或许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需要你自己抓住机会展示自己,求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但是展示自己不是要你一味的夸夸而谈。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