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枭雄刘备为报弟关羽仇伐吴成功了吗
刘备的一生是比较坎坷的,可以说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可以说三国众多英雄豪杰之中就属刘备的称霸之路最为艰难,而且好不容易称雄一方,还来了个关羽大意失荆州,导致原定的战略部署难以实现,因此刘备不得不东进伐吴,那么这次伐吴成功了吗?
毫无疑问这次伐吴是非常失败的,当时刘备面临着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荆益之地,益州只是作为一个产粮地,后勤地方,而荆州这个交通便利,地理优势出色的地方才是刘备崛起的根本所在,而关羽一场大败,荆州全失,可以说是让刘备陷入到一个非常尴尬的地方,空有一个大本营,但是没有一个攻坚的优秀阵地,而且当时刘备阵营内部的问题也是比较严重的,为了稳定内部,将内部的压力转移,刘备不得不打,可以说刘备伐吴在政治上来说是必须的,只有打下荆州,哪怕只是打下其中的一部分,回到之前三方割据的局面也要好过现在这样的景象。
刘备不得不打,但是当时刘备阵营处于青黄不接的局面,当年跟随刘备打天下的死的死老的老,所以刘备这次出征其实是单人统军的,其实刘备一生也多次上战场,经验也算是丰富的了,起初在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的口号之中,刘备军气势旺盛,连战告捷,接连的胜利迷惑了刘备,在之后面对陆逊的严防死后,刘备一直无法攻下夷陵,久攻不下,气势已失,再加上战术部署不恰当,被陆逊找到机会一举击败,一场战役就奠定了伐吴的败局,也让刘备吞下了自大的苦果。
蜀王刘备伐吴的时候为什么不带诸葛亮
众所周知,刘备一生之中最后一次出征打仗就是东征伐吴之战,而这场战役最后也以惨败告终,对于三国鼎立的局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这一场大战对于吴蜀两国都没有好处。对于刘备的这次失败,很多人都不解,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前去,这样肯定不至于落得这么惨败的下场。
首先需要说的是在历史上的诸葛亮没有演义中的那么神,历史上的诸葛亮虽然称得上是一个全才,但是相比来说他的军事能力比之他政治后勤等方面来说还是差了不少,而且纵观历史上诸葛亮自从跟着刘备,几乎就没有指挥过什么战役,演义中所谓的诸葛亮博望坡之战的妙计其实都是罗贯中编的,那场战役其实是刘备指挥的,和诸葛亮没有多少关系,所以说其实对于刘备而言诸葛亮是一个内政上的人才,而不是出去带兵打仗的,真正的军师反而是庞统、法正等人,但是很可惜庞统法正早早地就死了,而在这场战役失败之后诸葛亮还感叹:“若是法正尚在,决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
其次当时刘备伐吴主要是为了缓和自己内部荆州、益州两大势力的矛盾,而诸葛亮应该算是不属于两者的超然存在,所以说刘备这次出征不带上他也是很有可能的,再加上刘备自己已经亲征了,诸葛亮这个丞相再走,成都靠谁来处理政事,靠谁来安抚留下来的那些人,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刘备才把诸葛亮给留下来了。
蜀王刘备伐吴到底带了多少人
大家都知道,刘备伐吴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这场战争的成败可以直接决定三国未来的走向,那么在这场至关重要的战役之中,刘备带了哪些人呢?历史上知名的那些个猛将谋臣之类的有没有出场呢?
首先从兵力上来说刘备当时大概也就是带了6-8万的兵,而且因为路线太长了中途需要留人防守,所以真正在前线的其实也就是4万多的样子。而东吴的人反而要相对多一点,再加上有城可守,所以其实总体上还是东吴占上风。
至于说到刘备到底带了哪些谋臣武将这个问题,其实应该问的是他还能带谁,当时的情况是早年跟着刘备打天下的老臣死的死,老的老,几乎没有几个完好无损的,诸葛亮不用多提,他本来就不支持攻东吴,再加上诸葛亮必须坐镇后方,所以没有跟去,而赵云其实一直没有再正面战场上带兵打仗过,一直不受重视(毕竟我云哥出生太低了),至于马超则是镇守边疆,防御羌人,所以也不能出动。而关羽作为出兵的理由,自然是早死了,张飞也被手下人弄死了,黄忠病死了,庞统很早之前就死了,法正这个最受信任的军师也已经去世了,可以说当时刘备阵营中真正最能带兵打仗的就是刘备他自己了。
因为没有什么猛将谋臣能带,刘备最后带了一些在历史上不怎么有名的人,文有马良(不是神笔马良哦),黄权;武有冯习、张南、傅彤等人,路上又招揽了当时的一些南越异族比如沙摩柯等人一起攻打东吴,可以说这次出征真的是“星光黯淡”,纵观双方阵营,军事才能真正突出的也就是陆逊一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