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白面书生如何“黑化”成铁面无私的包青天?

2017-05-11 16:58:41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说起包拯,如今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是个眉间印月、身材魁梧的黑脸大汉。他机智无双,巧破狸猫换太子;他不畏权贵,怒铡负心驸马陈世美;他不惧

说起包拯,如今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是个眉间印月、身材魁梧的黑脸大汉。他机智无双,巧破狸猫换太子;他不畏权贵,怒铡负心驸马陈世美;他不惧鬼神,日可断阳夜断阴……是百姓心中无处不在的保护神。但据故宫南熏殿所存画像来看,铁面无私的包青天生得却是白面净脸,和善可亲。一个清俊儒雅的白面书生是怎的变成铁面阎罗?为什么白脸变黑脸?为什么眉间有月牙印?包拯形象的变化背后藏着什么样的动因?在宋代人看来,包拯其实是一位十分平凡的官员,甚至还被批学问太差:“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但其学问不深,思虑不熟……”

宋人眼中,包拯就是个耿直到近乎不通人情世故的二傻。他一生也没办过什么惊天大案,历史上唯一明确记载的案子只有他38岁当天长县县令时断的“割牛舌案”。一户人家的牛舌被人割了,牛主人到县衙告状,包大人直接让这人回去把牛杀了。不久后,来了一个人状告牛主人犯了私杀耕牛的罪行。包大人二话没说,指出这人就是偷人牛舌者。理由很简单,不然你为什么要多管闲事揭发别人私杀耕牛呢。难得的是,这盗贼很配合地认了罪,史载“盗惊服”。

他既没有收服过五鼠,也没有大义灭亲斩过自己的侄子,但为官清廉、敢于直言是不争的事实。41岁时,包拯来到盛产砚台的端州任殿中丞,与其他中饱私囊、借用端砚贿赂上级的官员不同,包拯一年之间也不曾取一砚作为私用,甚至连他平时办公用的旧砚,也依法造册上交。奉公守法的包拯很快获得皇帝和百姓一致好评,三年后,他被调入京城担任监察御史。在这个岗位上,他也尽心尽力地弹劾他人,说到激动处甚至把唾沫星子都溅到皇帝脸上,终于成功地把天子宠妃的伯父张尧佐拉下马来,这一事件,奠定了他的“江湖地位”。

明成化年间的《包龙图公案词话》是第一本描写包拯外貌的话本。此前,宋代的话本《合同文字记》、《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以及元代的杂剧《包待制陈州粜米》、《包待制三勘蝴蝶梦》等着重渲染的都是包拯的断案经过。而《包龙图公案词话》给了包拯一个“八分像鬼二分像人”的怪异容貌,文中说包公面生三角眼、鼻子直、口唇方、天庭饱满“面有安邦定国纹”。不仅如此,在戏剧中,黑脸白眉开始正式成为包公的象征。

白脸的包公是百姓心中的清官,而黑脸的包公却进化成为无所不能的保护神。公元十三世纪,蒙古人的铁骑闯入中原,将汉人从高床暖枕的美梦中惊醒。仗势欺人的权贵、名目繁杂的赋税笼罩在百姓头顶。他们希望有一个包拯那样的好官,救自己于水火之中。于是,作为艺术形象的包拯出现了。可一个白脸儒生,怎么能打败凶神恶煞的贪官污吏?黑脸的大汉才能使之不寒而栗。黑脸包拯,不仅能护佑百姓免受豪强欺凌,也能为百姓抵御鬼神侵扰。元明时期,民间传说包拯死后成了地府阎王,专管地府亡魂。鬼神一向都是中国人所畏惧的存在,包公要想震慑那些牛鬼蛇神,自然得有一副不怒自威的黑色面孔。有诗云:“诗句藏谜谁解明,包公一断鬼神惊。寄声暗室亏心者,莫道天公鉴不清。”寥寥几句,道尽了平民百姓对光明正义的执着向往。

包拯黑脸的形象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与戏剧的发展密不可分。黑色,在传统戏剧文化中,代表着正直与粗暴。为了表现包公刚正不阿与铁面无私的形象,戏剧中的包公一直以黑脸示人。随着戏剧的流行,人们逐渐相信目之所见的黑脸包公就是真实的包公,就像人们相信关羽是个大红脸一样。

关于包拯头上月牙的来历,可谓众说纷纭。有说,是他小时候在路边睡觉时被马踩出来的;有说,是他掉下井里磕的;有说,是他自己画上去的;有说,是他天生就有的……无论原因为何,那月牙的作用都不容小觑。作为人鬼两界的判官,包拯需要不断来往于人间与鬼府,那个月形印记便是包拯穿梭阴阳的通行证,月牙向左弯曲之时,他是料理凡间案件的人;月牙向右之时,他是主持阴间讼事的神。

事实上,从《梅兰芳缀玉轩藏明代脸谱》和清初昆、弋脸谱来看,最初包公脸谱上并没有月牙图案,额上只有两道清晰的白眉。经过明末清初戏曲舞台上的不断演变,包公眉宇间的图案变为一副太极图。到了清朝末期,人们才将原黑脸谱上的太极图改为明净高悬的月牙图,既寓意包拯明察秋毫的睿智,也隐含明镜高悬的旨趣。

在远古传说中,智者不仅拥有一双慧眼,还于印堂处拥有一只天眼,天眼一开便可洞察万物,明察秋毫。佛教中也说,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麁,若细,诸色无不能照。机智善断的包拯被人们赋予一只象征智慧的天眼是不足为奇的。而日月,在中华文化中是天地的眼睛。古有盘古的眼睛化成日月的传说,后有卢仝“皇天要识物,日月乃化生”(《月蚀诗》)的诗句。包拯头上的天眼逐渐演化为一弯月牙也不足为奇。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