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袁崇焕遣使吊唁努尔哈赤背后的故事

2017-04-13 21:56:49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袁崇焕晚明的重臣之一,但其结局凄惨。今天,小编想和大家谈谈袁崇焕派使者吊唁努尔哈赤背后的不为人知的秘隐,一起来看看吧。 皇太极在沈

袁崇焕晚明的重臣之一,但其结局凄惨。今天,小编想和大家谈谈袁崇焕派使者吊唁努尔哈赤背后的不为人知的秘隐,一起来看看吧。

皇太极在沈阳即位。十月,袁崇焕派遣僧人李喇嘛、都司傅有爵等人前去吊唁努尔哈赤,同时祝贺皇太极即位,表达议和的意愿。

实际上,袁崇焕还有更深的用意,即努尔哈赤一死,他的儿子们凶狠如豺狼,可以借机离间他们,使之内斗。袁崇焕也向朝廷表达过这种想法:“八犬同牢,投之骨,必噬。臣正与经督及内臣谋其能往者。万一此道有济,贤于十万甲兵,且乘是以觇彼中虚实。”

这大概才是袁崇焕派出使者的真实意图。朝廷的回复是:“悉听便宜行事”,让他看着办。

皇太极此时已经决意出征朝鲜,对此积极回应。十一月,皇太极派遣方吉纳、温塔石等人跟随李喇嘛返回,并带去给袁崇焕的一封书信,其中说道:“顷停息干戈,遣使吊贺,来者以礼,故遣官陈谢。昔皇考往宁远时,曾致玺书言和,未获回答。如其修好,答书以实,勿事文饰。”

袁崇焕对外隐瞒了此事,让来使把书信带回。

这一年冬天,袁崇焕和赵率教以及两位监军率军巡视锦州、大小凌河,建议大兴屯田:“辽左之坏,虽人心不固,亦缘失有形之险,无以固人心。兵不利野战,只有凭坚城、用大砲一策。今山海四城既新,当更修松山诸城,班军四万人,缺一不可。”

大明天启七年也就是后金天聪元年正月,皇太极再一次派遣方吉纳、温塔石带着书信来见袁崇焕,“约其议和,及每岁餽报之数”,提出了议和的条件,也就是明朝廷必须按岁奉献银两。

也是在这一个月,皇太极派二贝勒阿敏率领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等人带兵渡过鸭绿江,征伐朝鲜,同时打击毛文龙。后金军队先后攻克义州、铁山、平壤等地,朝鲜国王逃往江华岛。

袁崇焕趁机派人修复锦州、中左、大凌等三城,一边再派遣杜明忠、方吉纳等人前去商讨,表示和好的诚意,请求减少岁币的数量,并对侵犯朝鲜一事表示质疑。

另一方面,朝廷命令袁崇焕出兵,以缓解朝鲜和毛文龙方面的压力。袁崇焕发兵九千逼近三岔河,可惜为时已晚。三月,朝鲜投降,与后金定盟议和,明朝廷失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盟友,后金的战略形势大为改善。

对此,朝廷中有许多批评的声音,袁崇焕为自己的决策辩解:后金军队号称十万进攻朝鲜,十万留守,以逸待劳。而且西边蒙古各部居心叵测,明军出兵之后,万一他们乘虚而入,夺取关、宁,明军必然首尾难顾,“此时救人耶?抑自救耶?”

另外,从宁远到三岔河六百里,明军孤军深入,往返需要几天的时间,粮草供应是一个大问题。最稳妥的策略是派赵率教带领少量精骑逼近三岔河,“如有可图,不妨渡河一试。如无隙可抵,我兵但阵于河西”,以为牵制。

此外,这一次明军趁机修复了三城,让关外的防守绵延四百里,增加了防守的纵深,整个山海关的防卫更为坚固。

四月,皇太极致信袁崇焕,解释自己对朝鲜用兵的原因,同时指责明军修筑城堡:“……尔诡言修好,仍遣哨卒侦视,修葺城堡。我国将帅,实以此致疑。”

关于岁币,皇太极认为这是讲和的信物,必不可少,但是数量可以商量:“夫讲信修睦,必藉物以成礼,我岂贪而利此,使尔国力不支?可减其半。岁时餽答,当如前议,则两国之福也。”

最早袁崇焕议和是自作主张,后来才报知朝廷。朝廷最初也同意议和,随即以为不妥,下旨不许再与皇太极议和。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