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是历史上第一个使用望远镜的中国皇帝
望远镜是17世纪发明的最重要的科学仪器。它发明不久,便由传教士带到了中国。崇祯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先用望远镜观测天象的中国皇帝。
一般认为,望远镜的发明者是荷兰米德尔堡的眼镜商汉斯·利珀希。1600年几个孩子在汉斯的店里玩耍已做好的镜片,他们偶然发现透过两片叠在一起的镜片,远处教堂的风标居然被放大了许多。汉斯便根据孩子们的发现,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单筒望远镜,被称为“荷兰柱”。
最初,“荷兰柱”只是贵族手中的玩具,后来便有人将它用于军事以嘹望敌军的阵地。意大利人伽利略制造出了可放大3 0倍的高效望远镜。16 88年牛顿又发明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它只有6英尺长,但物像清晰。其后,望远镜日益完善。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耶稣会传教士阳马诺最早向中国人介绍了望远镜的巧妙。中国的第一架望远镜是 6 26年由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带来的,他还和李祖白两人共同翻译了《远镜说》一书,把西方望远镜的制作使用方法介绍到中国。《远镜说》一也标志着“西方光学输入中国的开始”。
望远镜传人中国,立刻引起了“好奇访异”者的兴趣。但首先重视它的是天文官,颇称赞其精妙。大学士徐光启于崇祯二年(1628年)奏请,装配三架望远镜用来测天,并获得崇祯帝的准许。崇祯七年(1634)年,由汤若望监制的望远镜大功告成,崇祯帝接“历局”奏折,随即派太监前去验看新制望远镜,然后又命令汤若望在宫中“筑台”陈列。
切安排就绪,崇祯帝亲临观看望远镜,看后崇祯帝万分欣喜。崇祯帝成为最早用望远镜观测天象的中国皇帝。到了清代,帝王对望远镜的兴趣依然很大。热心科学的康熙帝,曾带领诸皇子,用望远镜观看过日食。1773年12月26日,意大利画家潘延璋、法国机械师李俊贤献给乾隆帝大小西洋奇器25件,乾隆帝最感兴趣的则是一架用新法制作的短筒望远镜。
望远镜不仅宫廷天文学家使用,民间也有人用它观测天象。明末清初人揭暄是中国最早用望远镜进行月面观察的人,他还为后人留下了中国最早的月面图。见诸记载的民间较早独立制造望远镜的是明末苏州人孙云球。据康熙《吴县志》载,登上虎丘用孙云球自制的“千里镜”试看,“远见城中楼台、塔院、若接几席,天平、灵岩、穹窿诸峰,峻赠苍翠万,象毕见”。
望远镜不仅用来测天,它还用于军事。中国最早将望远镜用于军事的则是明末苏州人薄珏。崇祯四年(1631年),薄珏为中丞张国维造炮,“每置一炮,即设千里镜,以侦贼之远近”。薄珏创造性地把望远镜放置在自制的火炮上提高了射击精度。在明清的交战中,望远镜发挥了巨大的功用。
望远镜还满足了中国人对西洋器具的好奇心,以致收藏望远镜的风气直到清末仍很盛行。清康乾时期的宫廷丽i师郎世宁所绘香妃戎装像卜,顶盔贯甲的香妃就令人瞩目地握着·具单筒望远镜。清代著名戏曲家李渔的拟话本短篇小说集《二楼》中的《夏宦楼》说的就是秀才翟吉人借助望远镜窥视闲阁隐秘,成就一段美满姻缘的故事。曾国藩女儿曾纪芬年谱中就有她从小在家中玩翠远镜的记载。清
朝时每架望远镜征关税银阴两,当时其进风琴,银规矩等都要先折成望远镜再征税。可见当时望远镜进口数量很多,已在中国人中很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