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秦人一个非诸侯国 为何能战胜强大的犬戎骑兵

2017-04-13 21:39:53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镐京事变,秦人救周。 在洛阳王城,周平王正式册封秦人为诸侯国,封地就是整个关中之地。 但是有一个特殊的条件——“戎无道,侵夺我岐、丰

镐京事变,秦人救周。

在洛阳王城,周平王正式册封秦人为诸侯国,封地就是整个关中之地。

但是有一个特殊的条件——“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周平王的说法是:犬戎无道,侵夺并盘踞在我周人的岐山、丰镐之地,只要秦人能攻杀驱逐戎狄,这片土地就是秦人的了。

但是,但是。。。从公元前771秦人救周到公元前651秦穆公齐恒公联手安定晋国内乱为标志,经过120年,两个甲子的跋涉、拼杀、奋争,秦国第一次有了大国的地位。

这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与中原诸侯避之不及的戎狄部落作战。

秦人作为非诸侯国的族群武装,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犬戎骑兵?而各自具有兵车数千乘的齐、鲁、晋三大诸侯国,为什么不敢起兵与犬戎作战?

秦人的军事优势,究竟隐藏在哪里?

纯粹就战力而论,当时的秦人族群,具有两方面独特的优势。

一则,秦人具有强悍的尚武精神,有举族成军的作战传统,有长期锤炼的良好军事素质等基础优势。用今天的话说,秦人对军事与战争,有着天才的直觉。在舜帝与大禹时代,秦人的生存传统,主要在驯兽与工程两方面,其尚武精神,还算不上当时的超一流。但是,从大禹死后遭逢突变而落入低谷开始,秦人的尚武精神,在颠沛流离中有了历史性的提升。历经四百余年,至于夏末,秦人已是天下赫赫有名的尚武大族了。非如此,没有鸣条之战的灭夏大功。历经商代六百余年,秦人一直是商王国镇守西陲的军旅诸侯。周灭商之后,至秦仲一代,处在西部戎狄海洋包围中的秦人族群,已经强大到可以进行大规模作战了。

其次,到了西周末期的秦襄公一代,秦人已经具有了不同于中原诸侯的实战风格。其时,中原诸侯军是典型的兵车规制,战车昂贵,训练难度大,作战成本非常高。一次车战大失败,便很难在短时间内再度成军,并恢复战斗力。西部犬戎与戎狄族群,却是传统的早期骑兵,无论兵器多么粗简,行动都要快捷得多,作战方式也简便有力得多。综合评价,西周战车兵的实战效能,显然不如早期骑兵。这种情形,是三大诸侯国不敢出兵的真实原因。

秦人则不同。特殊的历史,造成了秦人独有的实战风格。这种实战风格的基本面是:既不同于中原车战的教条法则与笨重缓慢,又不同于西部犬戎无序散漫的野战,而是一种既灵动又整肃的组织化作战风格。如果单与西部戎狄相比,秦人是一样的早期骑兵,兵器也未必好到哪里去,但其整体作战的组织化军事素质,却要比西部犬戎族群高出一大截。这就是战力优势。秦人所以在戎狄海洋包围中屡战屡胜,不断壮大,这种根基性的军事优势是最重要的原因。惟其如此,此前的周宣王才破除规制,下令不是诸侯国的秦人,对犬戎进行讨伐。此时的周太子宜臼,也才将秦人的出兵,看作是真正的出路。

虽然,我们对早期骑兵的作战样式已经知之不详,但是,我们可以确定地说,自马匹被驯化以来,人类就有了早期骑兵。早期国家时代,更是有了成建制的早期骑兵。以马镫的出现早晚,或以早期马的主要用途是拉车为理由,说魏晋南北朝发现马镫之前统统没有骑兵,这是一种非常简单化的论断。

至今,仍然存在的普遍事实是:草原牧民完全可以在没有任何装备的条件下灵动骑马、飞速奔驰。在放牧生活相当普遍的早期国家时代,为什么不可能照样如此?应该说,当时人的骑马才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基本生存能力,相比当今的牧民,一定更出色,更普及。忽视这种当今实践生活中仍然可见的历史元素,是完全不可取的思维方式。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