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他是三国中最高“智囊”之一但死法窝囊至极

2017-04-13 20:37:57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在三国这个乱世出英雄的时期中,周瑜与诸葛亮同为世之人杰,他们心中自然有惺惺相惜之意。周瑜的死,物伤其类,诸葛亮也应该是很伤心的。但

在三国这个乱世出英雄的时期中,周瑜与诸葛亮同为世之人杰,他们心中自然有惺惺相惜之意。周瑜的死,物伤其类,诸葛亮也应该是很伤心的。但是诸葛亮气死周瑜背后的真相,不时很有争议,真的是诸葛亮气死周瑜的吗?

赤壁一战的中心问题就是决议荆州归属,连夷陵大战也是因荆州易帜引发的。其中周瑜和诸葛亮又结合又斗争的故事,不但成为赤壁一役成败的关键,而且还为决胜以后情节的开展添加了袅袅不绝的余韵,留下最着名的的警语,便是周瑜临终前发出的慨叹:“既生瑜而何生亮”。

用金庸小说的套语(“套语”为话本小说的语词系统之一,颇近古意)来说,周瑜用尽心机谋害诸葛亮的种种打算失败之后,应该取的正确态度是“学艺不精,技不如人,认栽。”何况“小时分胖不算胖”,“退后一步天地宽”,“留得青山在”,“躲过初一,还有十五”等等,为自个想开点的说词道理有的是,何至于一而再,再而三应战诸葛亮,而被活活气死呢?

说气小量狭,真实冤枉了历史上的周瑜,《三国志》反而特别赞同过他的“性度恢宏,大率得人”,“惟与程普不睦。”裴松之注《三国志》引《江表传》则补充说:“(程)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谨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歉让服人如此。”可见历史上的周瑜和小说戏剧中的周瑜差异之大,远胜于曹操。奇异的是却没有热心人替他昭雪,后人作昭雪文章,说不定也有势利心作祟。

唐宋以前,历史上认定赤壁之战的主帅是周瑜,如李白的《赤壁歌送别》诗就说“二龙相争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还特别强调“遐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英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两位都是川人,却都没有提到诸葛亮什么事,就是明证。

朱熹在《通鉴纲目》中首先遡刘备为正统,诸葛亮位置也大幅上升,说话戏剧艺人讲述三分故事,东吴患得患失的私心被张扬出来,特别是他们趁关羽北上宛洛,威震华夏之机偷袭荆州,致使诸葛亮《隆中对》恢复中原的筹划功亏一匮,特别为南宋盼望“王师北定中原日”的士民所痛诟。主题一经确立,元人《隔江斗智》杂剧描写诸葛与周瑜间争斗,周的形象因之被改塑。

《三国演义》状况略有不同,它先用才智相若的周瑜,后以韬略相捋的司马懿来烘托、突出诸葛亮,以使诸葛亮一线贯串。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