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 夷陵之战前曹丕为何不联蜀伐吴?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是蜀汉刘备集团对东吴大规模的战役,它是中国史上一次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在这场战役中有一点值得大家关注,那就是,曹魏集团为何不战前联蜀伐吴而是在战后伐吴呢?
公元222年,刘备亲自率军和陆逊对峙于夷陵道。陆逊坚守不出,刘备找不到战机,到了六七月,天气炎热,刘备就把军队结营岸边的林木中乘凉,首尾据说连营七百里。陆逊找到机会,火烧连营,刘备大败,一路向西溃逃,蜀军伤亡惨重,得赵云断后,蜀军才缓过神来。当时,陆逊并未乘胜追击,他认为若吴军深入追击,曹丕就会乘机袭击东吴,于是提前退兵,防备魏国。
这时,我们不禁有了疑问,夷陵之战前,曹丕为什么不联合蜀汉伐吴?
战前,孙权曾派使者出使魏国,向曹丕称臣。谋士刘晔劝曹丕道:“主公,现在刘备为关羽报仇,盛怒出兵,若知道我们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必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所以,主公宜大兴师,径渡江袭其内。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
刘晔分析的没错,刘备当时已经被仇恨充斥,没有理智,根本不会去考虑什么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魏国在蜀出兵夷陵时,能够起大军,曹仁,曹休,张辽攻濡须,曹真,张合,徐晃攻南郡。则江东碧眼儿必然首尾不能相顾,虽有三个陆逊,又能救的了孙权的性命吗?这本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刘备不听赵云等人的苦谏,执意出兵,战事一开,必然第一目标就是灭了孙权,此时,曹丕若出兵,刘备必不改计抑怒救吴,必然之势也。这样蜀魏联盟可一战灭了孙权,孙权覆灭而魏强于蜀,对魏有利还是对蜀有利?
可惜的很,曹丕他还很严肃的回绝:“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必以为惧,其殆不可!”于是按兵不动。
曹丕是真不知道厉害么?真不知道这是孙权的缓兵计么?
非也,曹丕算的是政治账,而刘晔算的是军事账,当然打动不了曹丕。刘晔的看法不是没可能成功,但要冒风险,孙刘火并是曹丕求之不得的事,但曹丕突然横插一手可能会使孙刘看清厉害关系而再度联手,此时,孙刘并无损失,一旦醒悟对曹丕十分不利,曹丕不动手客观上阻止了潜在的危险。而孙刘火并必然两败俱伤,到时再出手也并非不可。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当时曹魏虽对吴蜀略有优势,但总体上还是战乱后的恢复阶段,相较而言治理内政恢复元气更重要,以中原对的实力,只要自己恢复元气就稳操胜券,不必冒险贪图一时的小便宜。
夷陵之战结束后蜀汉元气大伤,1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这时,正是蜀汉最脆弱的时候。俗话说:趁人病,要人命,这时,要了蜀汉的命,合情又合理。曹魏马上联合东吴,简单交流下灭亡蜀汉后,如何平分蜀汉土地,然后,一路挥师汉中,一路和东吴联合,溯江而上,一举灭蜀,不是更好么?
然而,这时,曹丕不但没有对蜀汉的西线形成高压,相反,却从西线把骁将曹真调到荆州,接着,又悍然对战胜国东吴发动全面攻击,结果把孙权又推回了孙刘联盟的道路上。
曹丕这样决策,意图何在?
第一、
曹丕在孙刘两家开打前,其实是在东线囤积了大量的人马和物资的,因为,曹丕认为,刘备,当世之杰也,要对付江东一个碧眼儿,胜算很高,所以说,当时,中原的人,很是看不起江东的人,关羽就是一个典型,骂碧眼儿跟骂孙子似的。刘备占据着长江上游,亲统大军顺流而下,那原本就是势如破竹。三国末期,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说的就是这顺流的优势。也许,曹丕就这么分析着,确认刘备必定能战胜孙权,所以,提前把军力集结在东线和襄阳,只等孙权主力一败,立刻两面出击,攻打濡须和江陵,先把东吴吞了,回头再收拾蜀汉。等到刘备惨败,曹丕又料定东吴定然会深入蜀境,如此,则东吴后方空虚,可趁势夺取濡须和江陵,断了深入蜀地的东吴军马后路,大致东吴的结果就和关羽在襄阳毁败没什么两样,先胜后败。
第二、
要君主权威,战前碧眼儿装孙子装的很到位,战后就不把他当回事了,当时天下虽三分,但孙权尚未称帝,孙权的反复是对自己君主权威的挑战。非得给孙权教训,杀鸡给猴看。(时曹丕篡汉刚两年)第三、
蜀汉虽败,但以孔明等人之才,挡魏、吴还是很有胜算的,何况蜀中险峻,轻易也打不进去,还白白地浪费物资。夷陵之战时,刘备更多的是败于自己的无知(曹丕在刘备夷陵扎寨时就料定刘败),而陆逊乃是新人,并没显示过人军事才华,致使曹丕误以为东吴无人,更坚定其用兵东吴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