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托孤裴炎 裴炎却把唐王宗室废了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唐高宗时期居宰相之位。历任濮州司仓参军、御史、起居舍人等职,后以黄门侍郎之职拜相,加授同三品,又进拜侍中。他是唐高宗的顾命大臣,受遗诏辅政,改任中书令。
永淳二年,唐高宗李治生了重病,命太子李显监国,让托孤裴炎辅政。唐中宗当了皇帝之后,想让自己的老丈人韦玄贞当宰相,又想给奶妈的儿子五品官,裴炎坚持说不行。唐中宗很不高兴,跟身边人说,我就是把皇帝让给我老丈人当又有何不可,何况区区一个宰相。
裴炎听了很害怕,就找到武则天,准备废了唐中宗。一帮人带兵进入大殿,把唐中宗从座位上拉下来,称奉了太后之命。要废帝。唐中宗说,我有何罪。武则天说,你想将大唐江山送给你老丈人,你说你有罪没有。
然后废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帝。裴炎封侯。
武则天执政后,又把李旦废了,想立侄儿武承嗣为继承人,裴炎说,您难道忘了西汉吕后的下场了吗。我怕你会成为第二个吕后。武则天说,我能跟吕后一样吗。裴炎说,殷鉴未远,当绝其源。
武则天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武承嗣又把一帮李唐宗室的人杀了,别人都不作一声,只有裴炎据理力争,武则天更为生气。
徐敬业造反后,武则天找裴炎商量对策,裴炎说这主要是因为皇帝没有亲政,所以导致一帮家伙有了起兵的借口。如果您把朝政大权交给皇帝,徐敬业不用追剿,很快解散。此时武则天的心腹说,老裴这话不对。他是李治的托孤重臣,大权在握。如果没有反心,怎么会在此危急时刻要求太后归政。
肯定有猫腻,估计是徐敬业的内应。
武则天于是派人审查他,大臣们都给裴炎说话,力保他肯定不是反贼。太后皆不纳,斩炎于都亭驿之前街。
武则天是怎么侦破徐敬业和裴炎的勾结案件的?不能不说有两把刷子。
原来徐敬业在扬州叛乱前,想拉拢裴炎为内应。骆宾王便编了一首童谣:“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童谣很快在洛阳流行开来。裴炎听闻,便想找人破解童谣,最终找到了骆宾王。骆宾王解道:“‘两片火’是个‘炎’字,‘绯衣’是个‘裴’字,‘小儿’是个‘子’字,‘当殿坐’表示昌隆,是个‘隆’字。这首童谣就是说你裴炎裴子隆将会成为皇帝。”裴炎大喜过望,当即决定与徐敬业合谋造反。
这纯粹是吴用给卢俊义下套的节奏啊。
后来,裴炎听闻徐敬业起兵,便给他写了一封信,结果被人截获。信中只有“青鹅”二字,群臣皆不解其意。武则天以拆字法破解了这封密信。她道:“‘青’字可拆分为‘十二月’,‘鹅’字拆为‘我自与’,裴炎是在表示要在十二月于城中为内应。”
人才啊。
裴炎刚被抓住,身边人劝他给武则天说点好话,不定能够从宽处理。裴炎叹息道,宰相下狱,哪有全身而退的道理。于是没有向武则天低头,被抄家。所有替裴炎说话的人都被流放或者杀头,最次也是贬职。
唐睿宗复辟之后,给他平了反。
黄震评价:裴炎受高宗顾命,而以一语之失废中宗,自李勣至炎,有唐再失托孤之任矣,国欲治得乎?呜呼甚矣,伊霍、孔明之不世出,而事莫难于托孤也哉?
托孤这事不好干,所以伊尹霍光周公诸葛亮这帮人才会千古被人传颂。李世民托孤李勣,李治托孤裴炎,都没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