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黑历史 刘备为称帝让一个活人被死亡
诸葛丞相和王司徒的惊天辩论,估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两位老人家不辞辛劳在两军阵前高声激辩,实际上一开始围绕的还是双方政权合法性的问题。只是后来丞相把辩论变成了一场人身攻击的骂战,以致王司徒含恨而终。
回到前面的话题,在辩论中,诸葛亮言必称“汉室”、“曹贼”,俨然是将蜀汉政权归为正统,而曹魏只是篡权夺位的国贼。而王朗这边则刚好相反,称诸葛亮北伐军为“无名之师”,犯上作乱。
抛开个人好恶不说,其实王司徒的说法是更有道理的。话说东汉末年分三国,从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分成了三个国家,皇帝自然也从一个变成了三个。虽然这三个皇帝,均自有说辞,说自己称帝名正言顺。但实际上,按古代的礼制,曹丕是正式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而登基的。
不管献帝是否心甘情愿,曹丕手上是有传国玉玺和禅让诏书,举行了禅让仪式而登上的皇位。历史上将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归为正统,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曹丕接受禅让成为皇帝,立马就让刘备的地位非常尴尬。过去三国争霸时期,曹丕是魏王,刘备是汉中王,大家地位对等,有事好商量。但曹丕称帝后,蜀汉政权的合法性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另外,天下间的人才选择要投靠的主子时,刘备这边就比曹丕低了一级,不利于招揽人才。
因此,找一个理由让刘备称帝成为了蜀汉政权的当务之急。但是刘备称帝有一个很大的阻碍,就是汉献帝的存在。刘备既自称皇叔,那是以汉臣自居的。正史记载,曹丕接受禅让后,将汉献帝封为山阳公,好好地保护了起来。因为对曹丕而言,献帝活着已经掀不起什么大风浪,让他活着还可以继续用来牵制刘备等人。
对于这个难题,《三国志·先主传》中是这样记载的:“或传闻汉帝见害,先主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意思是说,曹丕登基后,有传闻说汉献帝被曹丕害死,刘备既未求证也未责问,直接就为献帝发丧,给他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完了之后,宣称曹丕杀死献帝,自己继承大统于西川,成功达到了称帝的目的。
然而,尽管当时刘备称帝是形势所迫,但当时献帝并未遇害,刘备就听信传言为其发丧,是不义之举。如此登上的皇位多多少少都会给后人留下口实,有损其贤德之名。
可是,由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为了凸显刘备的正面形象,将这段历史篡改为曹丕杀害了汉献帝,给了刘备一个名正言顺的称帝理由。不知各位读者朋友们,对此做何感想。